红四军进驻马图纪念亭(胡金辉摄)
一九二九年学生军(红四军)宣传队集会场所(马图乡得震楼)——胡金辉摄
朱德曾经在龙岗镇马图村居住过的“见龙居”(胡金辉摄)
坐落在丰顺八乡滩良村的东江苏维埃纪念馆红色苏区(胡金辉摄)
烟雾缭绕的大山深处,丰顺县龙岗镇深处的马图村里,村民饶叔仔细端详着焕然一新的见龙居。丰顺县下决心修缮革命遗址,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饶叔感慨:“传承红色基因,对后辈是很好的教育。”
巍巍莲花山下,英魂长留。从东北至西南的莲花山脉横亘丰顺县境,几十里山地峰回路转、层峦叠嶂,曾经为中共红军保留下了革命的火种,丰顺人民一直以拼搏的姿态,展示着客家儿女不屈的斗志。
早在大革命时期,丰顺县民众就积极参加东征、北伐战争。丰顺苏区一串串名字对广东人民来说并不陌生,如李坚真就是丰顺苏区的创建人之一。更有朱德、朱云卿、罗荣桓、聂荣臻、粟裕等在丰顺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推动了土地革命运动与苏维埃政权建设的步伐。
1928年成立苏维埃政权
硝烟远逝,山河故国。
茂盛的草木掩盖了几十年前的沙场焦土和沉戈,丰顺县城一带早已盖起楼房,老百姓的生活安逸而富足。那些正在睡午觉的孩子们可知道,脚下的土地曾流淌过先辈英烈的鲜血?
早在大革命时期,青年团、共产党先后在丰顺建立了组织。1926年9月,经汕头地委批准,丰顺县支部升级成立丰顺县部委员会。丰顺县地方党组织领导民众走上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之路。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胜利后,起义军从南昌入粤,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率二十军第一、第二师和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南下潮汕时,中共丰顺县部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粤省委即刻以全力在东江接应”的指示,在丰顺的县城策划外攻内应,举行暴动。
起义军进入丰顺攻陷留隍后,即派出地方干部和农民自卫军,配合起义军参加与国民党反动军队激战的“汤坑战役”。同年10月,郑兴、朱公伟、黎凤翔、邹玉成、杨淑庆等组织丰顺县农民武装,在九龙嶂柑子窝村建立广东工农革命军第十团,开始在农村建立红色割据区域,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的土地革命运动。
1928年2月4日,丰顺县建立了第一个乡苏维埃政权——潘田乡苏维埃政府。同年5月,中共丰顺县部委在九龙嶂改组为中共丰顺临时县委。10月15日,丰顺县委在丰北的大龙华乡叶华村宝田庐召开丰顺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号召开展土地革命运动,成立以黎果为委员长,李坚真和朱士庵为副委员长的丰顺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以彭化民为主席的丰顺县军事委员会,组建邹玉山任团长的红军独立第十四团。
当时,土地革命受到积极响应。劳苦大众纷纷加入农会,全县会员约万人,获中共中央巡视员贺昌(毅宇)评价称“丰顺工作最好”,广东省委也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扬。
1930年5月,丰顺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苏维埃政府之下,辖5个区苏维埃政府,40多个乡苏维埃政府。1930年9月13日—15日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报道:“丰顺县已经有四十多个乡苏维埃,五个区苏维埃的政权,而且县苏维埃也于本年五月成立了。”
红四军主力曾在马图休整
沿着蜿蜒的山道,踩着烈士们的足迹,走到见龙居下。红砖黄砂,用隶书书写的“见龙居”三字依然苍劲有力。8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斑驳的墙壁上划出伤痕、裂缝,让原本就简单的房子更加沧桑。
当年,马图村这个不足百户人家的小山村,是粤东最早建立地下党组织和开展武装斗争的地区。见龙居,正是红四军军部旧址,朱德曾在此住宿三天两夜。当时,政治部则设在得震楼,是陈毅的居所。
1929年6月,红四军政治部主任陈毅从闽西到丰顺革命根据地,商议共同开创闽粤赣边区革命根据地等事宜。其年10月,朱德和朱云卿率领红四军3个纵队共6000多人,从闽西分3路进军粤东北。
攻占梅城后,红四军主力游击丰顺并在龙岗镇马图村休整。同年10月30日,朱德、陈毅在当地的文祠学校召开各纵队司令员、参谋长及东江特委丰梅等地方负责同志参加军事会议,号召东江同志艰苦奋斗,争取扩大红军队伍,巩固苏维埃政权,史称第一次“马图会议”。
莲花山下,碧血丹心。史料记载,在马图区域内发生战斗60余次,革命群众被杀害270余人,有烈士38人。见龙居、燕翼居、得震楼、八士庐和西华寺军事培训学校等革命遗址,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龙岗镇党委委员饶富通,曾在马图村担任11年的村党支部书记。饶富通上世纪70年代出生于革命遗址八士庐,他的爷爷是儿童团的团长,曾迎接朱德等将士进村。饶富通说:“永远不变的是先辈的红色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