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师分会年会时,父亲朱群的战友印伯伦叔叔对我说,有两份东西要给我。“闽赣行”归来,我和晓虎一起登门看望印叔叔并为老人家拍摄《红色印记》的照片,他拿给我两份复印材料,其中一份就是关于九一村和九一河的。回家后我反复读了几遍,明白了老前辈的心思——他是希望我们这一代人永远不要忘记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永远不要忘记人民子弟兵与根据地老百姓血肉相连的深厚情谊。这次再访苏中,我决心去九一村、九一河看一看。
4月15日下午,在大丰党史办同志的引领下,我们顺利找到了九一村和九一河。九一村是个普通的村庄,位于盐城市大丰区西团镇。九一河看上去也不起眼,是一条很普通的小河,与新中国成立后的水利工程或支干渠不可同日而语。不宽的河边立着一块黑色花岗岩石碑,背面的《九一河纪略》告诉了我们事件的原委:1947年夏,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解放了苏北重镇盐城。战后,部队奉命进驻台北县(今大丰市)休整,正逢天气久旱无雨,沟河干涸,驻扎在西团区黄浦乡一带的三十一旅九十一团指战员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帮助当地群众开挖河道,引水浇灌。指战员冒着炎热,战高温,连续奋战15天,在五十里河与三十里河之间平地挖出一条约5华里的引水灌溉河,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的凯歌。为了纪念九十一团全体指战员的功绩,当地政府决定将这条河命名为“九一河”,当地村民也将自己世代居住的村庄改名为“九一村”。
九十一团是一支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它的前身是1944年4月在东台县组建的苏中军区特务第三团,这个团有两支红军血脉:一支是闽东独立师的一个纵队,另一支是湘鄂赣边东北分区的红军和游击队的一部分。在抗日战争中,这个团继承和发扬了红军的光荣传统,与日伪顽进行了长期的浴血斗争,参加了许多著名的战役战斗,打了不少大仗恶仗,为创建和保卫苏中抗日根据地,夺取苏中抗日斗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1945年11月,苏中军区特务第三团编为第七纵队第五十五团。1946年3月,华中军区决定将全部日式装备的华中军区独立第一军(由起义的汪伪警卫第三师改编)的3个团与第五十五团合编,仍称第五十五团。在七战七捷的苏中战役中,五十五团多次参加战斗,打得异常英勇,特别是保卫海安的战斗,在正面不足15公里、纵深仅10公里的狭小地区,我军3千余人实施运动防御,抗击国民党军7个旅5万之众的进攻,敌军是我军的十几倍。在十分险恶的形势面前,全团连续奋战4昼夜,打退国民党军多次轮番猛攻,以伤亡200余人的代价,毙伤敌3000余人,创造了华中野战军与国民党军伤亡之比1:15的新纪录。粟裕大将在《回忆苏中战役》中,表扬了七纵部队“作风顽强,指挥灵活”,并指出:第七纵队“所属4个团,只有1个团打过大仗”。这个团就是五十五团。1946年9月,七纵奉命将所属的第五十五、第五十九、第六十三团组建第三十一旅,第五十五团遂改称第九十一团。这就是第九十一团的来历。1947年1月,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原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改为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但第三十一旅和下属各团的番号保留了下来。开挖九一河就发生在这个时期,当时团长是周建平,父亲是团政委。
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统一编制,第九十一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二五三团,隶属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第二十九军第八十五师建制。无论渡长江,战上海,还是收福州,打漳厦,渡海攻占湄洲岛,二五三团都英勇顽强,攻必克,守必固。在攻击集美的战斗中,二五三团坚决执行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关于保护好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的指示,宁愿多流血牺牲,坚决不使用各种火炮轰击,完整保存了集美学校。陈嘉庚先生十分感动,特请毛泽东主席为“集美解放纪念碑”题写碑名,以纪念为解放集美保护集美学校而牺牲的烈士忠魂。
厦门战斗胜利结束后,兵团抽调二五三团配属二十八军,参加攻金作战。二五三团和二十八军的两个团组成第1梯队首次渡海。登陆后,二五三团占领了古宁头半岛,向金门城方向攻击,俘虏了一批敌人。后遭到国民党军两个兵团的连续反击,敌我兵力、装备之对比极为悬殊。在渡海船只被毁、部队后援不继的情况下,全团仍英勇顽强血战三昼夜,毙伤敌近万人,直至最终弹尽粮绝战斗失利,指战员大部壮烈牺牲。原八十五师师长兼政委朱云谦在《回忆参加金门之战》中写道:二五三团“是八十五师也是二十九军的主力团”,“不愧为一支英勇顽强、能攻善守、屡立战功的精锐部队”。军长胡炳云也称赞二五三团是“威震敌胆的军中劲旅”。
掐指算来,九一河开挖至今已有70年了,虽然当年九一河的建设者在后来的战斗中绝大多数已经英勇献身,未能再回来看一眼,但苏中老区的百姓还是一往情深地念记着解放军的恩情,实在令人感动。70年前,在紧张的作战间隙,全团官兵以半个月的休整时间为群众挖河抗旱排忧解难,写下了军爱民的一段佳话;而老百姓以部队番号命名村庄、河道,几十年默默相守也是民拥军的一个见证。正是有着这样鱼水相依、亲如一家的军民关系,我军才能在苏中地区纵横驰骋,所向无敌;正是有了这样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苏中根据地,我们的粟司令才会几次斗胆直陈,胸有成竹地建议在苏中地区打几个大仗,并成功指挥了苏中战役、淮海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战斗,取得中国革命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歼敌数量最多的辉煌战绩,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