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伟人光辉人生路,深情牵挂巍巍大别山。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世界发展进程。
2017年2月19日,是邓小平同志逝世20周年。在回忆伟大而光辉的一生中,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时期,小平同志一共与金寨县四次结缘,与大别山区金寨人民结下浓郁的深厚感情!
邓刘大军千里挺进了大别山
在中国革命时期,邓小平同志两次到金寨[1]。1947年夏,邓小平和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挺进了大别山。从当年8月27日至1948年3月29日,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度过了216天。其中,邓小平在金寨县运筹帷幄56天,刘邓大军前方指挥部就设在沙河乡下楼坊周家老屋。邓小平第一次来到金寨,刘邓大军解放了立煌县城金家寨,改立煌县为金寨县。第二次来金寨,同年12月下旬,与李达、李先念、段君毅等一起,住在漆店区(现沙河乡)下楼房村,度过了1948年的元旦和春节,重点研究发动群众、剿匪反霸、土地改革、政权建设等工作。据原金寨县斑竹园镇文化站站长廖家同考证,邓小平在金寨第一次住了9天,第二次住了47天。1980年,当年刘邓首长身边工作人员的苗冰舒回大别山金寨县省亲,向我们讲述了当年首长在金寨东南部地区视察时的动人情景,金寨县委宣传部根据回忆,编写了七个故事,分别是“一捧红枣”、“一块冰糖”、“金丝毛毯”、“打狗棍”、“穷和尚”、“人民的温暖”、“人民的聪明之处”,后来收录在《立夏节烽火》一书中。
在共和国建设时期,邓小平第三次来到金寨县。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身负重任,日理万机,没能再回大别山区,但他始终没有忘记金寨人民。三年困难时期,老区人民生产生活得怎么样?1960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带着对老区的牵挂,亲临视察金寨,足迹踏遍红土地,时时处处惦记着金寨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建设情况,给老区人民亲切关怀和极大鼓舞。
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第四次情系金寨县。1983年4月底,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建成后。5月6日,立夏节起义54周年纪念日正式对外开馆。邓小平看到老区人民的请示汇报,欣然挥笔为博物馆题写了馆名。
邓小平与大别山区的金寨人民一直心相连,情相依,伟人与金寨老区人民结下的深厚情谊载入了光辉的史册。
一、金寨因刘邓而闻名世界
金寨县因中国革命而得名,2017年是金寨县得名的70整周年。这与邓小平有着直接的关系。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核心区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境内四周多山,关寨环立,形势险要,自古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历代多为兵争之地。
金寨县的前身是立煌县。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以后,主动撤出大别山区进行了伟大战略转移,国民党部队占领了大别山核心区重镇金家寨。国民革命政府以及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发出命令:“于金家寨添设新县,即以陆军第14军军长卫立煌之名,定名立煌县,以金家寨为县治所在地……”自此,在华夏的版图上产生了一个因中国革命而诞生的县。
1947年,邓小平和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以摧枯拉朽之势,先后解放了县城23座,歼灭了敌正规军6千余人,反动地方武装8百余人,并建立了17个县的民主政权,初步完成了在大别山地区的战略展开,取得了挺进大别山的一系列胜利。刘邓大军胜利实现了“大别山上胜利酒,扬子江畔共洗尘”的豪言壮语!当时,有一首歌曲赞扬了这个伟大的战略斗争,这首歌的歌词是张际春在行军路上组织写的,歌词作者是邢岳,曲子是《信天游》的调子。歌词是:“刘邓大军真勇敢,渡河反攻鲁西大胜歼敌六七万。蒋介石正在手忙脚又乱,我们又挺进到大别山。艰苦行军二十多天,南渡黄河胜利控制了大别山。大别山好比一把剑,直插到蒋介石的心里面。中原人民盼望咱,解放人民建设中原要靠咱。同志们大家齐动员,克服困难建设中原。毛主席领导如明灯,刘邓首长指挥就是指南。同志们挺胸勇敢往前干,胜利的曙光在眼前。同志们挺胸勇敢往前干,胜利的曙光在眼前。”
9月2日,解放了大别山区重镇的金家寨,建立人民民主政府。当时,随军南下的年轻干部白涛同志被任命为县长。县委书记由张延积担任。根据县委十次会议的决定,经地委、区委同意,报邓小平、刘伯承等领导审定,将“立煌”改为“金寨”。白涛挥笔写下了通俗易懂的五言诗句,以流利的书法,谢了十几张“金寨县民主政府布告”,张贴全县重要集镇,其中开头是这样几句:“查我金家寨,大别山中心,革命根据地,中外有威名。立煌本国贼,不应留臭名,改名金寨县,历史面目真……”[2]
立煌县改为了金寨县!从此,一个红色金寨县以新的命名而载入了人民共和国和世界的史册!
二、“办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到人民的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热爱人民,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坚守的力量源泉。”“邓小平同志从对人民的挚爱,延伸到对党、对祖国的挚爱。”邓小平常常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的生命是属于党、属于国家的。”质朴的语言,集中表达了邓小平同志对人民的大爱。
他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了具体行动上,作为立身之本、为政之要。
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胜利到达了战略要地大别山核心区。但是,到了大别山,并不等于就站稳脚跟了。邓小平对此终生难忘:“我一个,先念一个,李达一个,带着几百人不到一千人的前方指挥所留在大别山,指挥其他几个纵队,方针就是避战,一切为了站稳脚。在大别山那个丘陵地带来回穿梭,一会儿由西向东,一会儿由东向西,今天跑一趟,明天跑一趟,不知来回跑了多少趟,调动敌人,迷惑敌人。这样搞了两个月,我们向中央军委、毛主席报告,大别山站稳了,实现了战略任务。”
为什么能在大别山站稳呢?除了军事战略战术正确之外,主要心存人民,情系群众。
在大别山上,邓小平和刘伯承根据中央建立和巩固大别山根据地工作的重要指示,注重加强对贫雇农组织的领导,耐心细致做好宣传、组织、发动、教育群众的工作,关切、关注群众生活生产。针对地方群众粗脖子病多,影响身体健康的实际情况,他要求想尽办法帮助群众治疗疾病,解除疼苦。他要求部队在疲劳的行军之后,还得自己推谷子、舂米、做饭、打草鞋。出发前,用了老板姓门板,还主动安装好,帮助群众挑满水缸,等等。
邓小平帮助老漆找耕牛的故事至今还在大别山区传颂着。
1947年12月30日至1948年2月24日,刘邓大军前方指挥部就设在下楼房。沙河乡楼房村位于大别山区的金(寨)商(城)麻(城)交界地区。
12月31日,中共鄂豫皖区党委会议在下楼房的周家老屋召开。邓小平、李先念、李达和鄂豫皖区党委书记段君毅,五旅教导队政委高治国,军械处处长杜炳如,以及金寨县委书记张延积、副书记张健、县长王相卿,漆店区委书记江川,等10 人参加。见大家进来,邓小平很客气地让座。江川对到会同志一一作了介绍。
邓小平亲切地说:“我们从这里路过,找大家来谈谈,到大别山后给群众做了哪些好事?这里的群众发动得怎样?”大家便你一言我一语地汇报了几个月来的金寨县各区发动群众、建立农会和清匪反霸、改造政权的情况。大家忘记了时间和寒冷,越谈越热火。
这时候,邓小平突然回头问:“那位陈科长把老乡的牛送回去了没有?”江川忙说,已经送还了,还当面向老乡道歉了。
原来一天晚上,邓小平和李达参谋长正在与江川在一起研究土地改革问题,警卫员紧急报告:“有一位姓漆的老人来‘告状’,说耕牛被解放军 ‘牵走’了。”邓小平十分吃惊,谁在破坏军纪呀!他专门接见了老漆,详细询问了经过,并说:“要真是解放军牵了你的牛,一定会还给你的!你老人家不要着急!”他马上叫江川和区武装工作队好好查一查。第二天中午,江川向邓小平报告:前天夜晚,二纵十三团在黑河村和抢劫老百姓财物的民团打了一仗,耕牛是民团抢去又被十三团同志抢回来的,因当时不知耕牛是谁家的,还在养着,正准备开个群众会,找人认领呢。邓小平听了非常满意:“这样就很好,不要认为这是件小事情。严守纪律、关心群众,这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在大别山立足生根的大事。破坏纪律、脱离群众,是自掘坟墓。记住这是个教训。苏联有一本小说《不走正路的安得伦》,你们看过没有?可以看一看,看看搞地方工作,单凭热情,武断蛮干会闹出什么样的恶果来!”“十三团考虑得很好,要他们在群众会上好好地宣传一下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定要欢迎群众监督人民军队!”邓小平最后说:“凡事一定要多动动脑筋,对群众有利的就做,否则就不做。一切行动都要以维护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在新区工作,尤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耕牛失而复得了,老漆特别高兴。当天晚上,他提了满满的一篮糍巴,扛着一袋红芋来到邓小平住处:“我是来请罪的,你们军队这么关心老百姓,我却冤枉说你们军队牵了我的牛,我全家都埋怨我不该冤枉人民军队,非要我来请罪不可。”邓小平和蔼地说:“一点误会,没关系,你丢了耕牛向我们报告,说明你老人家相信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嘛。”漆老头一定要邓小平收下糍巴和红芋。邓小平连忙说:“我们军队讲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准随便收老百姓东西的,望你老人家理解。”老漆十分恳切:“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们穷人,你们不是说军民一家吗﹖”邓小平看一时难以说服他,又见他满脸惭愧之情,就只好说:“我们收下你的东西,但必须付钱。”他叫警卫员拿一块银元给老人家。老漆推辞说:“长官,你吓死我了,这点东西最多也只几十文,你给我这些钱我说什么也不能收!”邓小平耐心解释:“不要叫长官呀。我们军民一家,算互赠礼物,你的东西我们收下,这一块银元,算赠送你的礼物。”
军民鱼水亲。老漆感到难以推辞,就收了一块银元,千恩万谢,心里甜蜜蜜地走了。
一次,刘邓大军在安徽省金寨县沙河乡下楼房地区的大山上行军时,看见有一座关帝庙名字叫海螺寺。邓小平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还是一座名山哩!”邓小平和刘伯承随老和尚就进了庙里。邓小平询问了老和尚的身世,又向他讲了一些共产党的政策和当前形势。老和尚连连称赞,并拿出笔墨纸砚,请邓小平题字。邓小平挥笔写了“庙小乾坤大,山高日月长”十个大字,下面落款是“红军战士”。老和尚又请刘伯承题字,刘伯承看看关羽塑像,挥笔写了“忠为其本,义字当先”,下款是“拜谒关羽大将军神像敬题一个老红军战士”。老和尚说:“过去认为红军都是大老粗,没文化,二位的文才和墨宝要是在科举时代,一定会金榜题名,我要好好装裱珍藏。”说罢从屋里提出一只小木箱,从箱底翻出一张国民党报纸,指出一段给邓小平、刘伯承看:“这是我上月从信阳化缘时带回来的,这上面讲共产党杀人放火,共产共妻,刘邓十万大军被国军击溃,余部逃进大别山,全是胡扯。我虽不懂天下大事,但见过的世面多了。国民党的部队每来一次,我都要有些破费,可是,前日贵军在敝寺做午饭,连烧柴都是自己在山上拣的,临走时还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水缸也挑满了。一位长官看我咳嗽,还叫医生给我看病。自古以来,哪有这样好的部队﹖”邓小平说:“感谢长老对我军的夸奖。”临走时,邓小平掏出两块银元给老和尚,老和尚推辞再三。邓小平说:“一件蓝衫之助,略表心意,长老一定要收下。”警卫员私下埋怨:“政委,我刚给你领来的两个月伙食津贴,你都给了这个鬼神宣传员了。”邓小平安慰:“你看那和尚是个穷和尚,他是被逼出家的。”刘伯承也说:“不怕的,大别山人民还能少了咱们吃的,你要知道,叫宣传鬼神的人宣传我们人民解放军的好处,那意义就更大了”
依靠老区广大群众,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对邓小平来说,帮助群众找牛、还牛,一件蓝衫之助,只是一件“小事”。然而,这却是他想群众之所想,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最好见证[3]。
三、一篮鸡蛋严规矩
大别山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曾经历了“六进六出”。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战争是“五进五出”: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到川陕地区;1934年秋,红25军进行长征离开了大别山;1938年春,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1946年6月,中原军区突围;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中华民族反击日本侵略者是“一进一出”:1942年12月到1943年初日本血洗大别山,就金寨县就出现了流波、茅坪、金家寨、杨滩、开顺等系列惨案。
大别山区的革命和民族独立斗争形势几多挫折,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 “驻尽山头,杀尽猪牛,见影就打,鸡犬不留”反复清剿血洗,使得这里人民生活异常困难。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区,了解到每次进出,大别山金寨人民百姓都承担了巨大牺牲和奉献的实际情况后,特别注意严明纪律[3]。
在整顿纪律大会上。刘伯承痛心疾首地说:“部队纪律这么坏,如不迅速纠正,我们肯定站不住脚!”邓小平严肃地批评道:“部队纪律这样坏,是我们政治危机的开始,这是给自己挖坟墓!”会议上宣布了三条铁律:枪打老百姓者枪毙;抢掠民财者枪毙;强奸妇女者枪毙!不准强迫老百姓当向导,不准向老百姓要东西,不准打骂群众!这期间,战斗英雄、劳动模范、警卫团副连长赵桂良因为违反了纪律,公审之后被枪毙了。
在坚守大别山的日子里,为了建设根据地,邓小平和战士们一样风餐露宿,踏冰卧雪;和群众一起忍饥挨饿,共渡难关。1948年的除夕这天,金寨县委的同志来给邓小平、李先念、李达等人拜年,顺便带来了一些年货,有麻糖、花生、羊肉和一只鸡。邓小平紧蹙着眉头:“哪儿来的这些东西?”“要过年,群众慰问的。”“嘿,真是‘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哪!”邓小平稍微舒展眉宇,但接着地叹气地说:“群众生活够苦的,这些东西要送还他们!”当地领导人说现在生活上的必需品,花钱也买不到,建议留下,给群众钱吧。邓小平坚决地安排退还:群众也需要这些过年呀!警卫说:“群众的东西买也不行,我们过年晚上吃什么?”邓小平一边扇炉火,一边笑着说:“你一定还有什么东西,拿出来吃嘛!”警卫实话说:“只有几个麦饼,还有一些枣子。”这是邓小平进入大别山的第一个除夕,也是最后一个除夕,邓小平就是吃着又糊又硬的麦饼度过的!
有几天连阴雨,邓小平等人都只好住在斑竹园七里冲红军家属吴大娘家里,调研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每到开饭时,看到邓小平和大家吃的都是自己做的一些稀饭和老咸菜,吴大娘心里非常过意不去。一天晚上,听说部队执行任务要离开了,吴大娘把准备留给女儿做月子吃的一小提篮鸡蛋煮熟,叫警卫员拿去给首长带着救急用。邓小平坚决地说:“这怎么行?一个鸡蛋能换一两盐,这些鸡蛋换油盐,够她们要吃好长时间呢!”他叫警卫员赶快给吴大娘送去一块银元。
吴大娘见警卫员送来银元,有些生气了,跟警卫员扯来扯去地,坚决不收。警卫员没办法,只得返回如实汇报。邓小平再次诚恳地说:“那就把鸡蛋再送给吴大娘吧。”吴大娘非常不高兴地说:“跟你们首长直说,我儿子也是红军,你们住在我这里,就是住在自己家里,难道自家人吃几个鸡蛋还要钱?你把鸡蛋拿回去,哪个首长说不要,叫他自己送给我,我跟他好好说说道理!”警卫员只得把鸡蛋拿了回来。
邓小平提着那篮鸡蛋来到吴大娘房里:“大娘,你这么关心我们,真的领情了。革命军人吃老百姓的东西一定要给钱的,这是纪律。听说你儿子也是红军,他吃老百姓的东西不也是要付钱的呀!”吴大娘才缓和地说:“你们的政策我懂,我给你们的东西和别人家给的不一样。你们住在红军家属的家里,吃自家东西,不算违反纪律!”说着,把鸡蛋接过来提到邓小平的房里,倒在床上,转身快步地走了。
这时,刘伯承进来了,听邓小平说了吴大娘送鸡蛋不收钱的事,也很为难,他想了想说:“还是老办法,我们临走时,把钱留下!”邓小平说:“好!”刘伯承打趣地说:“好了,今晚行军有夜餐吃了!”
有一次,了解到个别战士放群众水塘抓鱼吃等现象,邓小平十分严肃地批评:这是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丢在脑后了。加上敌人在那里反面宣传,说共产党杀人放火,群众有的到现在也不敢回家。你再在那里搞些名堂,群众会怎么看?他们还怎么相信我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我们党政策的体现,是我们军队宗旨的体现,是团结群众,战胜敌人的革命法宝。今后不管是谁,只要他违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破坏群众纪律,就一定要严肃处理!
四、不能这样土改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各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大别山地区也纷纷开展了土地改革。
这时野战军为了对付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对大别山区的“围剿”,刘邓大军一分为内外两个指挥部,邓小平以自已年轻为由,让刘伯承转移到外线作战,自己率领着短小精悍的前方指挥所和警卫团,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周旋于大别山。
一次,听到金寨漆店区的下楼房村贫农团反映,不断有农民将白天分给自己田地上插的牌子,晚上又偷偷地拔掉了,不敢接收。邓小平在漆店区召开贫农团代表会议上,询问为什么农民不敢要分得的田地。贫农团代表叫廖祥武如实地说:“1930年春到1932年10月红军时期这里搞土地改革,我们收了几季庄稼,但红军主力转移后,我们这里成了游击区,农民分得的土地统统被地主恶霸和还乡团地主夺回去了,粮食也全被他们反攻倒算回去。这次人民解放军来是否能站稳脚群众有怀疑,所以分的田地老百姓不但不敢要,有的晚上把牌子拔掉又送还给地主了。”
邓小平又了解了其他一些地区土改情况,大体都是如此。他和副司令员李先念等前方指挥所的领导同志研究后,认为不能这样搞土改,因为这里敌情特别严重,如果强制进行土改,不但不能发动群众,还要脱离群众。大家意见统一后,邓小平立即给刘伯承发电报通报了情况,并向中央写了报告,详细介绍了大别山土改的情况,建议土地改革应分区域进行,在解放区很巩固的地方可以搞土改,不巩固特别是游击区或新解放区不宜搞土改。
据一些老同志回忆,党中央、毛主席十分重视邓小平的意见,很快复电,同意邓小平关于分区域进行土地改革的意见,并将这个意见通知了其他解放区参照执行。
1948年5月25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的指示,发向全党。6月6日,邓小平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结合实际情况,起草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后简称《六六指示》),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的重要意见,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赞赏。毛泽东6月28日代中央复电,表示“完全同意”邓小平起草的指示意见,并将这个文件转发给各中央局、分局、前委[4]。
邓小平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后,立即召开中原局地区负责人会议,停止了不合实际的土地改革运动。事实证明邓小平的意见是践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