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纪念日也即长征胜利日,通行的说法是“以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大会师为标志”,时间由中央办公厅〔1996〕13号文件指出:经中央同意将10月22日定为“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纪念日”。这个“10月22日”即1936年10月22日,是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辖第二军(原第二军团)同在此迎候的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时属西方野战军)一部在甘肃隆德的将台堡(今属宁夏西吉县)的会师日。
因此,有两点需要指出:一是红军三大主力(第一、二、四方面军)并未齐聚甘肃会宁大会师,会宁会师是1936年10月7日时,第四方面军一部及红军总部与在此迎候的第一方面军一部的会师;二是1936年10月22日,则是第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委任弼时率总指挥部及第二军(原第二军团)同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时属西方野战军)领导及所部第二师在甘肃隆德的将台堡(今属宁夏西吉县)的会师。
还有一点,1936年10月22日被指定为长征纪念日,是因为把它作为了最后一次的长征会师日子,其实,最后一次的长征会师日子是它的第二天,我在本文后面会讲述。
我指出的这几点并不影响长征纪念日(长征胜利日)的确立,只是把长征胜利会师说的更加细致一些、更加具体一些。以下图说。
先看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四支红军长征队伍的目标都是北上。这四支红军长征队伍分别是(按照完成长征的先后顺序):第二十五军;中央红军(含第一方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初期是第二军团、第六军团)。
请仔细看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到达陕甘苏区的是两条线路:黄色线是表示红二十五军路线的(终点是永坪镇),红色线是表示中央红军路线的(终点是吴起镇)。从陕甘苏区里出来两条向南的红色线,其箭头分别指向会宁、将台堡,这就是已在陕甘苏区站稳脚跟的中央红军派出红一方面军去迎候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这就表明,红军三大主力中,红一方面军一部去迎候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是橙色线,会宁是主要会师地点,),而红一方面军另一部去迎候红二方面军(红二方面军是棕色线,将台堡是会师主要地点)。注意,红二十五军和中央红军完成长征的时间,比红二、四方面军要早一年左右。在迎候红二、四方面军时,红二十五军已编入红一方面军。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
我按照出发长征的时间顺序,简要图说。
——中央红军(含第一方面军)长征
中央红军长征主要包括中央纵队和第一方面军的5个军团,最先出发长征的部队是第一方面军第九军团,他们于1934年9月30日从中央苏区“东大门”——福建长汀南山镇钟屋村(中复村)出发的,现在有“长征零公里处”标志(下图左侧)。这个地点也是所有长征路线的地理最东点。
江西于都(当时称雩都)则是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及第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万余人出发长征的地方,有史料称,红军分别从于都梓山的山峰坝、花桥,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罗坳孟口、鲤鱼、中埠和靖石渔翁埠等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的长征路。现在,于都河边树立着“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镌刻着“长征从于都出发”。
中央红军陕甘支队长征的终点是陕北的吴起镇(时间是1935年10月19日),标志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
注意,上面我说的是:“中央红军陕甘支队长征的终点是陕北的吴起镇。”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福建、江西出发长征的中央红军各部并没有同时完成长征,最先完成长征的是“陕甘支队”。
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到达川西后,因为张国焘不愿意北上,中央红军中的中央纵队、第一军(团)、第三军(团)组成陕甘支队先期北上抵达陕甘苏区,而朱德总司令等总部及机关人员和第五军(团)、第九军(团)留下和第四方面军在一起,一年后才继续北上,其中,朱德总司令等总部及机关人员和第五军随第四方面军抵达会宁(时间是1936年10月9日)后再去陕北,而第九军已改名第三十二军,并编入第二方面军抵达将台堡(时间是1936年10月22日)后再去陕北。
由此可知,中央红军各部长征的起始时间各异,完成长征(会师)的地点也各异,所经过的地域,随不同的部队亦不同——陕甘支队经过如今的省级行政区划为12个: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包括当时的西康)、重庆、甘肃、宁夏、陕西;朱德总司令等总部及机关人员还经过了青海,并且是在结束长征后,才抵达了陕北;而第九军团/第三十二军也经过了青海,并且也是在结束长征后,才抵达了陕北。
如果我再说的细致一些,那就是陕甘支队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第四方面军调拨过来的成建制的部队,所以,尽管第四方面军的大部队是在甘肃的会宁结束长征的,但第四方面军编入陕甘支队的那些部队却是在陕北的吴起镇结束长征的,他们比兄弟部队早一年完成了长征。
——第二十五军长征
第二十五军于1934年11月19日从鄂豫皖苏区的河南何家冲开始长征,现在那里立着醒目的“大红星”,标示何家冲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第二十五军走过了河南、湖北、甘肃、宁夏、陕西5个省/自治区,于1935年9月15日抵达陕北永坪镇,与陕甘红军(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结束长征。如今,永坪镇立着“永坪会师纪念碑”, 这个地点也是所有长征路线的地理最北点。
第二十五军先于中央红军陕甘支队一个月抵达陕北,因而是最先完成长征的红军部队。
——第四方面军长征
第四方面军长征的时间,军史上以强渡嘉陵江(嘉陵江战役)作为开始:1935年3月28日晚至29日晨,第四方面军分为左中右三路强渡嘉陵江。现在,在四川苍溪的当年渡口旁,立着时任总指挥的徐向前题字“红军渡”的纪念碑。
第四方面军各部队结束长征的时间各异:1936年10月7日,第四方面军先头部队第四军第十师的2个团抵达甘肃会宁城,与在此迎候的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其中有来自第二十五军的部队)各一部会师;10月8日,第四军第十师一部与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一部在会宁的青江驿会师;10月9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率领红军总部和第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红军大学和步校人员以及各军,抵达甘肃会宁城,受到在此迎候的第一方面军战友们的热烈欢迎。如今,会宁的会师门还在当年的位置上。
在大部队会师的此时,担任后卫任务的第五军(由第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和第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合编的)尚在会宁城外的华家岭顽强阻击敌人(大墩梁阻击战),副军长罗南辉及887名红军指战员牺牲,迟至1936年10月23日后,才撤向会宁城。
会宁会师后,没有编入西路军的第四方面军部队陆续去往陕甘苏区。
第四方面军长征所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划为:四川(包括当时的西康)、青海、甘肃。
——第二方面军长征
红二方面军在长征初期还未组成,当时是第六军团于1934年8月5日从湘赣苏区的遂川县横石、新江口出发西征(上图中的深棕色线),军团主力于10月24日在贵州印江的木黄与第三军会师。会师后,第三军恢复第二军团番号。1935年11月19日,第二、六军团由湖南桑植县刘家坪、水獭铺(现为瑞塔埔)出发,第二军团是开始长征,而第六军团则应是继续长征。如今,刘家坪立着“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
随后,第二、六军团一起出发长征,在四川与第四方面军会师后,与中央红军留在四川的第三十二军(即第九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一起完成了长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