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流水,一愰四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纪念周恩来涎辰120周年的活动,很快来临之际,为深切缅怀总理,他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立下的丰功伟绩,学习他和宏扬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表迏故乡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特写此文以示深深思念。
驸马巷邻里的惦想
淮安是周恩来童年生活和学习的地方,也是他自己胸怀大志,走向社会的起奌。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在淮安诞生,并在此度过难忘的12个春秋。他12岁从淮安走后,开始了革命征程和壮丽人生。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树卓著功勋,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丰碑似地屹立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深深地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的心里,更是总理家乡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矿藏。他让中国感到骄傲,淮安因此而倍感自豪。
周恩来对家乡始终充满炽热的爱。虽然离开故土后,再也没有重返让他魂牵梦绕的故乡,但对故土培育过自己的那片沃土,始终怀有深厚度的感情。
周恩来在东北读书时,曾多次写信给他的表姐龚志如,询问家乡和他童友的一些情况。到天津南开读书后,他思乡之情与日俱增。在作文日记中盛赞家乡“乃古之名都,扼江北之要冲”想念家乡“泪盈枕席,竟夜不能寐”。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在重庆对记者说﹕“35年了,我没有回家,母亲墓前想来己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1946年,他在南京梅园新村同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内战政策进行針鋒相对谈判斗争时,还多次梦见自己又回到淮安,梦见自己又在文渠里划船……。
1950年秋,新中国刚从废墟中诞生,周恩来与淮安驸马巷老家通上了信,八太和孙子尔辉到北京看望周恩来,因西花厅不仅是周恩来住所,也是他办公室,周恩来安排他们住在国务院机关亊务管理局的惠中飯店。期间周恩来和邓颖超看望伯母,并接到西花厅玩,陪她游览了风景秀丽颐和园。周恩来问她的伯(婶)母,“家乡人生活好吗?”“北乡人也能吃到米饭吗?”在听了回答后,周恩来又高兴地告诉她:“家乡还要挖一条大河呢!从洪泽湖一直挖到海,到那时淮安就好了,北乡也能种水稻了。”周恩来同志始终把家乡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总理的亲人们,几次从西花厅回乡时,带回总理对家乡的问候和亲切关怀,並感人肺腑,乡亲们充满喜悦和牵挂。 你关爱家乡百姓,既有乡情、又讲原则。经常向北京的亲属询问,家乡百姓能否吃得饱、穿得暖,吃到大米的百姓多不多,乡下有没有人家盖新房。曾多次听取淮安县委负责同志汇报工作,每次总是不厌其烦地询问每个细节,真切地希望他们讲实话、实是求是。家乡人民一直深记着 你的一片深情厚意。家乡县委负责同志进京看望你,顺便带去家乡的土特产莲子、藕粉、茶馓,你不仅付钱和粮票,还交给家乡负责同志一份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的文件,请他们好好学,严格遵守……,小事受到总理亲切关怀,你对故乡的挚爱,赢得故乡人们敬仰和爱戴!
70年代,周总理的侄儿周尔辉,姪媳孙桂云帶着孩子去北京看望伯父。家乡人民想着他!邻里们拜托过总理亲属,代传驸马巷乡邻的口信,向总理问好!望总理有时间,回家乡看看!表迏故乡人民深深厚爱和牵挂。总理为国家人民利益为重,沒有机会回乡,让驸马巷街邻们长长深深去念想。
岁月里,乡邻们深梦想过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你可知道,你的家乡人民想念你!故乡的驸马巷街头巷尾左右邻舍的群众,多少年一直惦想着你!1970年,当你得知家乡人民,摘掉吃国家返銷粮、供应粮帽子时,你发出由衷的笑声,并连声说好!
驸马巷老街乡亲们想着你,岁月里,一天天一次次做你回乡的梦,见你家门己好久未传来家书的喜讯时,乡亲们添上久久的盼想,当文革时,四人帮的一股邪风恶浪向你朴来,驸马巷乡亲街邻们一个个都暗暗为你担忧,默默地祝福你平平安安!当你没日沒夜地为国事操劳,为了国家人事安排,你带病去长沙去找毛主席,商讨让邓小平尽早地出任国务院副总理 的议事,为了国家利益,你操尽心血。你身边工作同志,大家劝说你多保重身体!你却说﹕"死我并不怕。古人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是七十七岁的人了,也算得上是高寿了。可是这二十几年的时间总该把国家建设得好点,人民的生活多改善一些,去马克思那里报到,才感到安心。现在这种状况去报到,总感到内疚、羞愧。"这些话说传得家乡亲人们的心里,乡亲心里深受感动!
你为了国事不顾身体,带病工作也消瘦了许多,亲邻们为你添上心痛的牵挂和深想!听说你睡在病床上,还是始终热想着人民百姓事,1975年,你大手术之后依然牵挂着,远在千里之外的云南錫矿工人的健康。一生勤勤恳恳、呕心沥血、任劳任怨,一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有时在16小时以上,你心系人民,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只要是关系群众安危冷暖之事,他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逢年过节,他总是关心在生产一线的工人能不能吃上一顿饺子。你多次奔赴抗洪前线、地震现场,哪里有灾情,哪里群众有困难,就及时出现在哪里。1973年,你重返延安时,目睹群众生活仍然贫困的情景,禁不住潸然泪下,痛心地自责对不起老区人民……。为人民操劳到最后的时间,家乡人民是一次次疼爱般感动热泪盈眶。当你长时间的病魔在病床上,逝世前交待说﹕“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这也是为人民服务。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你一生无私的亲民精神,故乡人民从内心感激!你离开人世,离开我们,父老乡亲们,为失去人民好总理!怀着悲痛的心追念你!天天走进故居,久久悼念你!从心底悲痛万分!虽说你离开我们己久,情弦己断,思念深情还常在,怀念你的丰碑永在故乡心目中。
又是一年一年的你家腊梅花,仍一次次的盛开,乡亲们一次次进你的家院,感受伟人亲情的情怀,故乡乡亲们怀念伟人,这亲情思念的梦,总是越做越深 !直到永远!
圆了思念西花厅的梦
l949年6月,新中国成立之际,12岁的周秉德随父母来到首都北京,来到开国总理,也是她亲伯伯的周恩来身边。周秉德的父亲是周恩来的三弟周恩寿长女,也是周恩来最亲密的晚辈,她少年和青年时期曾随伯父母共同生命15年之久,与伯父有较深的亲情。几十年,周秉德从未间断地看望伯父母,74年回北京,看到伯父面色消瘦,老年斑越来越多,伯父对他讲“你也看出来了,我现在有点病,明天就要住院了”。当时她还不知道伯父已经患了癌症。她还高兴地讲﹕“伯父你平时还那么忙,现在下决心住院了,身体调养好又能好好工作了”。1975年5月20终于在中南海再见伯父,他更瘦了人就象衣架子,他眼睛还是很有精神,那一天,也是周秉德最后一次见到伯父,至今想起来还是让她心酸不己。1976年1月8日在上海出差的周秉德,从广播里听到伯父去世噩耗,她当即晕倒在地,马上买了机票,戴着黑纱,回到西花厅。初以为伯母会在床上躺着哭,哭个泪人,没想到她在客厅里等我,见她泪流,还对我讲“孩子别哭,要坚强、要化悲痛为力量”,周秉德参加周恩来所有告别仪式,留有深深的思念。至伯父母去世后,留给周秉德依然是无尽的哀思,深深的思念。每年1月8日和3月5日老人总是和总理的一大家亲属,以及西花厅工作人员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西花厅的那里聚会,给老人鞠个躬,周秉德也不敢多看西花厅那海棠、芍药、水仙、园中的小径,都有伯父母的身影,回荡伯父母朗朗的笑声,谆谆的教诲,总是怀念的深情留在心里。
周总理离开我们四十多年了,这些年,总理的亲姪女周秉德,念想着伯父,想着故乡淮安,这里是她的老家,是她父亲和伯父一起生活过的地方,淮安的驸马巷与北京西花厅结有很深的情緣,西花厅连着故乡地、连着故乡情,连着总理思念故乡的情意、连着总理亲属的亲情,也连着驸马巷街邻们对总理家长长的思念。
1958当时淮安县副县长王汝祥同志,代表淮安人民,去北京西花厅看望周总理,他回来多次讲过西花厅;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由两个院组成。前院进门不远处可见一座小假山屏档住人的视线,茂密而细长的修竹环绕它。院内自南向北一条弯曲长廊,隔在汽车道两侧长廊中段,设一凉亭,它的南端往西拐到西头处筑一小巧的水榭,池子没有水,常年干涸。整个院子内绿化很好,树木花草茂盛,院内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略有一点花草芳香。自从周恩来住进西花厅,这里始终保持庄严幽静,美丽与朴素的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