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系列座谈第三场座谈会现场。(中红网李学叶摄)
毛体书法家宋明政发言。(中红网李学叶摄)
座谈会现场。自左至右:中国著名红色收藏家李长东、金铁华,毛主席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原总参陈霞大校,安徽映山红博览园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民间艺术家储德翰。(中红网李学叶摄)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系列座谈第三场座谈会现场。左起:宋明政、盛海亮、王荣土、李长东、金铁华、吴连登、陈霞、储德翰。(中红网李学叶摄)
合影留念。自左至右:毛主席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中华抗日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伊、原总参陈霞大校、北京丁是丁卯是卯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霍金梅、盛海亮夫人杨贵兰、中国著名整脊大师盛海亮。(中红网李学叶摄)
中红网北京2016年9月7日电(江山、李学叶、布铁威)由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主办的走进毛泽东——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系列座谈第三场座谈会,今天在北京丁是丁卯是卯餐厅(悦秀城店)举行。座谈会上,中国著名毛体书法家、毛体书法艺术理论家宋明政畅谈了毛泽东书法的艺术特色,特别是毛体书法变化的奥秘,受到大家欢迎。
毛主席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应邀参加了今天的座谈会,重点讲述了毛泽东的养生之道“遇事不怒,基本吃素,坚持散步,劳逸适度”中的“遇事不怒,基本吃素”两个部分。
通过研究,宋明政发现毛主席最初写的狭长体的书体,20年代进入30年代初,主席的书法就发生了变化,由狭长的书体逐渐的变成了一种行书。毛泽东在青少年时代花了10年左右的时间,对自己的书体进行了三次根本性调整,最后基本定格在扁平书体上。毛泽东为什么要花10年左右的时间进行自己书体的三次大的根本性调整?又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书体定格为一种斜式扁平体式?
宋明政说,1921年胸怀革命大志的青年毛泽东已经结束了自己的学校生活,正式踏入社会,投身到如火如荼的中国革命中去,并迅速成为中国革命的活动家和领导者。革命斗争,战争炮火连天,毛泽东感到时间紧迫,经常通宵达旦的工作,使他感到只有调整自己的狭长书体为扁平书体,才能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因为就书写而言,竖式狭长体书写速度慢,且书写不易连笔行草时发挥。方形方块字,虽较狭长字体矮、平、扁,便于书写。但方正块体较扁平书体书写,要求要高,不易提高书速。所以,最后定格为扁平体。为什么定格为扁平体式呢?这里当年毛泽东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1.扁平体,更符合汉字的左右结构、左起右收的书写习惯;2.扁平体更易于拉伸倾斜,更便于连笔行草的发挥,更便于提高书速;3.扁平体,低矮、平衡、上下竖写,所占空间小,能够有效增加整行整页的字的容量。据统计,每行可增容1/4的字数。同时,还可减少书写中换行次数和翻页换纸的次数所占的时间,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这最后一点便是青年毛泽东调整书体的立足点和考虑问题的初衷。
毛泽东中后期的书法墨迹之倾斜也并非其书作时刻意为之。宋明政认为,在毛泽东超负荷的长时间工作中,书法不知不觉出现了各种不同倾斜度、不同方向的倾斜书体。开始,仅是一种客观无意识所为,这便是无意识的先天倾斜。但是到了后来,在他发现这种扁平书体,或是方体的倾斜书写,确实能增加每行每页纸的字容量,书写时减少换行和换纸次数,而有效节约书写时间,提高工效,又节省纸张,便是刻意所为了。毛泽东一生如此为国操劳,如此日理万机,可想而知。他一生能有如此多的墨迹存世,并有数以千万字的各类文章问世,确是令人难以想像的。他一生所书写的各类文章如此众多,书体如此繁富,这是古今中外任何一位职业作家都无法企及的。他哪来这么多精力和时间?秘密有一部分就在这里,就是他字体的倾斜大大提高了书速工效。“延长”了他有限的生命,成就了更多更伟大的事业。
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总编辑江山主持了座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