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雄(1913-)福建省上杭县才溪区通贤乡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二军三十四师一00团连政治指导员、团总支书记、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红五军团直属队总支书记、政治部巡视员、随营学校政治委员,第四十五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被编入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1937年1月20日,红五军在高台失利后,国民党高台县县长马鹤年刚组织警察、保甲长、地主豪绅,与张步芳军阀部队狼狈为奸,到处搜捕我红军流落失散人员。他们张贴告示,威逼利诱,妄图把红军伤病员一网打尽。但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人民群众,在敌人严密监视和频繁搜捕的白色恐怖下,仍然冒着家破人亡的危险,极力保护红军指战员,帮助他逃出虎口。四十五团政委张力雄,在激战中左腿负伤无法走动,被柴维仁一家收留隐藏,后柴家人将张力雄装在草车中掩护出城。张力雄历经千难万险,回到了在临泽倪家营的西路军总部。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一大队二队队长、一大队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政治处主任、四大队协理员,抗大总校太岳独立大队政治委员,抗大第六分校政治部主任,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河南军区第六支队政治委员兼六分区政治委员。参加了林南、水林、伏牛山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三旅政治委员,鄂西军区第三分区政治委员,野战旅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十二纵队政治部副主任。江淮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中原突围和淮海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炮兵部队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第十三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昆明军区公安军第一副司令员,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云南省军区政治委员,江西省军区政治委员,福州军区顾问。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