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三上井冈山时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其所历经的井冈山斗争、开辟的井冈山道路、铸就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砥砺着我党坚定前行。8月10日,安徽师范大学赴井冈山精准扶贫调研团队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与来自全国23所高校的330余名学员齐聚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此外,团队还依托专业特长,积极开展旅游精准扶贫调研。
红色教育助成长,致敬先烈放光芒
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培训生活丰富多彩。朱毛旧居和八角楼的现场教学,感悟红军生活的艰辛;黄少群、李忠教授的专题讲座,体会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红军后代梁汉平夫妇的互动教学,引导红色基因的传承。滔滔赣江,巍巍井冈,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散落着100多处革命旧址。团队先后前往井冈山烈士陵园、领袖峰纪念碑、黄洋界纪念碑等诸多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烈士陵园内,青松翠柏,庄严肃穆。在这里,我们聆听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历史的厚重沉淀,接受灵魂的红色洗礼。学生党员们纷纷表示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必将坚定对党的信仰。
实践体验历艰难,革命精神永相传
一头连着闻名遐迩的黄洋界,一头连着宁冈小村,当年朱毛红军行经这条小道挑粮上山,被传为佳话,小道也被镌刻上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崎岖的羊肠小道,多变的阴雨天气,新老党员互相搀扶,互相鼓励,充分发扬了党员的团结互助精神。一路汗水,一路高歌,彰显的是党员们不畏艰难,永不放弃的信念与意志。“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暖暖和和入梦乡。”穿上红军装,戴上红军帽,演绎一场红军之行。自己动手,忆苦思甜,尝出的不仅是红军餐的味道,更是一种永恒的红军精神。
深入调研察实情,专业分析求创新
学习先烈无私为民,将扶贫惠民落到实处。“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秉持这种坚持,在教授杨效忠的带领下,走访贫困户、探访农家乐、采访村干部,针对不同人群,量身定制问卷,促使调查结果反映实情,有所导向。在神山村,同学们冒雨前行,挨家挨户走访,他们与村民亲切交谈,详细询问致贫原因、扶贫措施以及脱贫困难,耐心向村民们解释“旅游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此外,团队还坚持“边调查边分析”的原则,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不断精准 扶贫方向,改进扶贫方法,力求创新规划。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党章党规历久弥坚,总书记讲话引人深思,广大学生党员需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不断弘扬井冈山精神,以学促做,将“两学一做”落到实处,坚守党的宗旨,履行党员义务,真正为民谋福祉,争做合格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