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胡遵远: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红25军政委、军魂——吴焕先
2016-08-02 11:15:14
作者: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 胡遵远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人物简介:吴焕先(1907-1935) 男,汉族,中共党员,革命烈士,1907年生于湖北省黄安县箭厂河乡(今河南新县箭厂河乡),是鄂豫皖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红25军政委。1935年8月21日在甘肃泾川县牺牲。

    吴焕先是鄂豫陕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1907年生,1923年考入麻城乙种蚕业学校,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他一家六口惨遭国民党地方民团杀害。1927年11月率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后带领部分武装在黄麻地区和光山南部坚持武装斗争,为开辟以柴山保为中心的鄂豫边苏区创造了条件。后任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土地委员会主席、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黄安县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12师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第25军73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苏区后,任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总司令,参与领导重建第25军,任军长。在国民党军重兵划区“清剿”、苏区大部丧失的严峻形势下,指挥部队连续取得郭家河、潘家河、杨泗寨等战斗的胜利。1934年4月,第25、28军合编为第25军后,任政治委员。11月奉中共中央指示,率部进行长征,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进入陕西南部秦岭山区后,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民主政权,组织地方武装和发展红军主力,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开辟了鄂豫陕苏区,先后任中共鄂豫陕省委副书记、代理书记。1935年7月率部西进,接应中共中央和红军北上。同年8月21日在甘肃泾川四坡村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8岁。随后, 红25军在军长徐海东、政治委员程子华率领下于9月和陕北红军会师,10月,毛泽东

    表彰红25军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

    虽然吴焕先同志牺牲已经80多年了,但是每每想起这位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贡献一切的先行者,人们的敬慕之情便油然而生。

    一、组建红二十五军

    1924年,吴焕先在麻城蚕业学校读书,放寒假的时候,他带回家一张马克思的画像贴在香案上。父亲很生气,斥责他说:“这是敬祖宗的地方!”吴焕先说:“他是革命导师,照他的办法,就会创造出个新社会来!”父子俩为这事还吵了一架。吴焕先的三叔期望他念完洋学堂,将来能混上个一官半职,自己也能沾点光,主动上门送学费。可他没料到,吴焕先毕业后,1926年,在党的领导下,就搞起农民运动。一些被清算的土豪劣绅,对吴焕先恨之入骨。有一天,恶霸方晓亭带着地方民团,把他父亲、哥哥、嫂子、弟弟等在家的六口人,全给杀害了。吴焕先回来,看见母亲和弟弟伏在六位亲人的遗体旁边哭得死去活来,自己也悲痛万分。他擦去了眼泪,对母亲说:“妈妈,你们快走吧 ,只有打倒军阀、地主阶级,劳苦大众才会有家,才会有活路!”为了避免母亲再遭杀害,吴焕先劝她丢开家业,到外乡投亲靠友。

    在这场残酷的斗争中,吴焕先也深刻认识到:要想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得有自己的武装。第二天,他就组织农会的骨干分子,在他家门口架起20盘铁匠炉,连夜赶制鱼叉、大刀、梭标。他们奇袭民团,打监卡、乡公所。农民武装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190人发展到三千多人。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结合起来了!为配合北伐战争,他们向封建地主和一切反动势力进行了猛烈冲击。1927年的“四•一二”,蒋介石叛变了革命,陈独秀搞投降路线。但黄麻地区的党组织抓住枪杆子不放手,一支枪也没被缴去。5月间,光山县柴山堡大土豪陈日辉带着一万多人的反动红枪会,向吴焕先领导的农民武装扑来。在木城寨血战了七昼夜,革命的武装打败了反革命武装。8月,吴焕先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又主动配合麻城农民自卫军打败了恶霸头子王芝庭的反动武装,活捉了王芝庭。这一连串的胜利,震撼了鄂东北的封建统治。中国共产党的威望更加提高,吴焕先和其他领导同志的名字在广大人民中间更加响亮地传开了。

    1927年11月,爆发了著名的黄(安)麻(城)武装起义,吴焕先同志是领导人之一。此后,革命形势时起时落。到1932年初,鄂豫皖边区的革命政权和红军大大发展起来了。可惜的是,张国焘极力推行错误路线,先“左”后右,于1932年10月惊惶失措地带着红军主力越过平汉路向西去了。此后,敌人并没有减轻对根据地的压力,仍然集中十五个师的兵力反复清剿鄂豫皖根据地。这时,几乎村村都遭到血洗,房屋在火光中变成废墟;成百成千的老弱妇幼被集体枪杀。几千名青年妇女被装上汽车送往河南、武汉贩卖了。在这严重的形势下,鄂豫皖地区多么需要有个统一领导啊!多么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红军坚持斗争哪!这时,担任鄂东北游击司令的吴焕先同志勇敢地站出来了!他找到省委书记沈泽民、郑位三等同志,建议迅速把分散的红军、游击队、伤病员集中起来,重建红二十五军。省委做出了重建红二十五军的决定,任命吴焕先同志为军长,王平章为政委,徐海东为副军长兼七十四师师长。在很短时间之内,吴焕先同志就把军部、两个师、五个团、两个特务营,全部组建起来了。他亲自到各师、团,到各个连队给干部、战士讲话。他说:鄂豫皖根据地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丢,大别山的红旗不能倒!战则存,不战则亡,我们一定坚持到最后胜利!

    全军重建不久,吴焕先等同志就指挥部队连续打了三个胜仗:在郭家河子将敌人一○四旅全部歼灭,俘敌两千余名,缴获长短枪两千多支,我军只伤亡几十人;在潘家河子歼灭敌人一个整团;接着,又在杨泗寨歼敌三百多。三战三捷,军威大振,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全军指战员为自己有这样一位指挥才能出众的军长而无比兴奋。

    二、官兵爱戴的卓越领导者

    1933年4月,除地方武装外,红二十五军主力发展到一万三千多人,被敌人摧毁的鄂东北苏区,又逐渐恢复了一大片。但是,在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下,省委负责人冒然决定攻打敌人据点七里坪。结果,红二十五军损失过半,敌人也更加疯狂起来。

    1933年夏到1934年秋的一年多时间里,是我们最艰难的时刻。皖西和鄂东北被分割开,而鄂东北敌军更多,处境更险恶。吴焕先同志始终神态镇静,无所畏惧。同志们见到他就觉得有力量!吴焕先同志经常到部队、战士中间讲全国革命形势,讲列宁领导苏联十月革命的故事,讲得战士喜笑颜开。吴焕先同志非常关心伤员,因为没有药,他和医务人员研究,用山涧水洗伤,用南瓜瓤子敷伤口。有一次,警卫员见他脸浮肿了,用小锅给他熬了一点稀粥,他端着小锅,送给伤员吃。

    吴焕先同志公而忘私的精神,还表现在家庭问题上。有一天,吴焕先同志的母亲讨饭到军部驻地,被警卫员发现。在这艰难的日子里,母子相逢,是多么不易的事啊!有的同志提议,让他母亲暂时留在军部。焕先同志又怎忍心让自己的母亲到处乞讨?但在当时的险恶情况下,又有什么办法呢?这样的母亲又何止万千呢?母亲知道部队处境非常艰难,她见了儿子一面,说了几句话,就咬着牙悄悄地走了。从此,他们母子再也没有见面。过了些天,吴焕先的妻子听说部队断粮了,背着自己从外县讨来的几十斤米和十几个鸡蛋,给部队送来了。焕先让警卫员把粮食和鸡蛋都送给伤病员。妻子走后没几天,就饿死了,听到这个消息,同志们都流了泪。

    当时,一个连队只有十几发子弹,这怎能消灭敌人呢?战士们经常为这事焦虑。有一天,吴焕先带领部队打了个埋伏,发挥近战特长,只用二十几分钟,就全歼敌人两个连,缴获了许多枪支弹药和粮食。人有吃的,枪也有打的了,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大胜利。

    在战斗中,吴焕先同志总是亲临火线,退却时,又常常走在后头。那年冬天,焕先同志带全军主力在鄂东北被四个团的敌人包围在仰天窝一座山上。我们弹药已经打光了,只能用大刀、刺刀和敌人搏斗。恶毒的敌人放火烧山,我军陷入浓烟烈火之中。吴焕先同志镇静地把指挥员找来,将突围方向、时间、集合地点作了安排,随后,亲自带一个排占领了一个高地,掩护部队突围。成群的敌人向高地扑来,战士们同敌人滚打在一起。两个敌兵抓住吴焕先同志的大衣领子,喊叫着:“缴枪,缴枪!”吴焕先同志用力一甩,一个敌兵把焕先身上的钱袋子(那时每个干部都保存一些公款)撕碎了,白花花的银元撒落一地,两个敌兵便拚命地抢。警卫员廖辉和几个战士都机智地扯开自己身上的钱袋子。见钱眼红的敌兵为抢银元,互相撕打起来了,吴焕先同志乘机带领全排战士向山下冲去。次日早晨,全军干部战士见到衣着单薄的吴军长时,一个个满脸热泪,有的伤员也拄着棍子拥到他的身边,听他讲话。大家亲身感受到:哪里危险,吴军长就出现在哪里。他一出现,常常是化险为夷,转败为胜。吴焕先同志听到部队的战斗报告,也很激动。敌情如此严重,斗争这样艰苦,却没有逃亡,没有掉队。他十分高兴地说:这次突围的胜利,证明我们每个同志都是革命的坚定分子,都是革命的火种!有这样的火种,红军就会发展、壮大!听了焕先同志的讲话,全军上下勇气倍增,斗志更旺。

    压在红二十五军全体指战员身上的不光是敌人的疯狂进攻,同时还有张国焘的错误路线来自内部的摧残。特别是在七里坪战役中,肃反的扩大化,弄得人心惶惶。吴焕先同志从实践中逐步看清了它的危害,扭转了肃反扩大化的倾向。有一次突围时,焕先同志发现一个被绳子捆绑的人,一直跟着部队从敌人包围圈冲出来了。他一了解:原来这人是前几天肃反“肃”出来的“反革命”。焕先同志气愤地说:“哪有这样的反革命?”亲自给那个同志解开了绳子。又一次,吴焕先同志到七十三师布置战斗任务,忽然听见隔壁房间有哭声,他过去一看:是一个14岁的红小鬼在委屈地哭着,原来他被打成“改组派”了。吴焕先同志批评了逼供信的倾向,立时把那个小鬼领出来,还留在自己身边工作。郭述申同志当时是皖西北道委书记,曾因为反对轻信口供,反对杀害两个师的干部,被定为“右倾”,撤了职;后来,负责肃反的人又说他是反革命,要处决,想让焕先同志表态赞同,吴焕先当时就给顶了回去。那人不甘心,又找徐海东,徐海东同志拍了桌子,说:“郭述申是反革命,我们都是!”这样,郭述申同志才未被“肃”掉。吴焕先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保护了不少同志。这使红二十五军全体同志能够在艰苦的斗争中风雨同舟,英勇奋斗。

    七里坪战役之后,吴焕先和徐海东各带一支部队,在皖西和鄂东北战斗达半年之久。1934年4月,两支部队在商城县东南豹子岩(今金寨县汤家汇镇豹迹岩村)又会合了。在出生入死的战争年月里,战友相逢,分外亲热,这天夜里,两人整整谈了一宿,谈胜利,也谈失败,谈到七里坪战役中损失那么多同志时,都感到教训太沉痛了。最后,吴焕先同志说:要从血里找出新的路子、新的斗争策略来!

    不久,省委召开扩大会议,会上确定:吴焕先改任政治委员,徐海东同志改任军长。吴焕先和徐海东在会上提出:今后红军和游击队的行动要“灵活,慎重,不要机械”;作战方针要从实际出发,“打不了不打,打不胜不打,要打就打歼灭战!”

    蒋介石第五次“围剿”中,又把东北军从华北调到鄂豫皖地区,敌人总兵力共八十多个团。吴焕先同志坚信红二十五军是在残酷的战争中锤打出来的,不会被优势敌人打垮,问题是如何以小的代价战败东北军。他亲自找从敌占区来的商贩谈话,亲自审讯俘虏,对东北军作了细致的调查研究;东北军装备强,但他们来鄂豫皖是人生地不熟,又不善于山地作战;不少官兵思乡怀土,不愿打内战,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十分不满。吴焕先同志给干部们做了报告,要求除军事上坚决打击之外,必须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政治瓦解。他召开瓦解敌军工作会议,制定《哗变士兵优待条例》,组织“哗变士兵招待委员会”。要求部队一定要遵守俘虏政策,彻底纠正张国焘时期虐待俘虏的错误倾向,根据东北军的情况,战场喊什么话、做什么手势,他都具体地做了交代。

    7月17日,在罗山县长岭岗,东北军一一五师三个团向我进逼。我军已准备转移,但掩护部队一打,敌军就仓皇后退。于是,军领导立即改变决心,组织部队对敌发起猛攻。战士们边冲锋边高声喊话:“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东北军的弟兄不要上老蒋的当!”“枪口对外!”在军事压力与政治瓦解之下,敌人纷纷缴械投降。敌师长见势不妙,带一部人逃了命。我军俘虏敌团长以下近三千人,光机枪就缴获六十多挺,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长岭岗战斗之后,为扩大我军政治影响,和解决部队的物资困难,红二十五军打开了罗田县城,缴获甚丰。但在进攻英山城时,发现敌人增加了兵力,而且碉堡坚固,设防严密,如果冒险硬攻,必然造成重大伤亡。吴焕先同徐海东商量:要接受七里坪战斗的教训,要机动灵活,敌变我变。于是果断地决定:放弃攻打英山,改为奔袭太湖县城。太湖是敌人的后方,防守薄弱,远距奔袭,出其不意,胜利把握大;太湖城,距安徽省安庆较近,物资丰富,攻克后,政治影响会更大。为了达到奔袭的目的,留下一支小部队佯攻英山,主力昼夜兼程,连续行军二百多华里。战士们不了解情况,有些埋怨情绪,吴焕先同志在行军行列里跑前跑后,边走边做战斗动员。他风趣地说:“同志们,东北军给咱们换了装备,可是目前还是缺吃少穿,英山的敌人又不肯给我们,可太湖的县太爷已经给我们准备好了,大家愿不愿意去领啊?愿意领,就不能怕脚板疼!”吴焕先同志的讲话富有鼓动性。掉队的同志听说吴政委在前面讲话,拄着棍也要赶上去。这天夜里,各部队都提前到达了。当敌人的眼睛还在紧张地盯着英山的时候,我军已攻占了太湖,全歼守敌,缴获了大批布匹、药品、粮食和武器弹药。当时,全军每人都发到一把雨伞,大家高兴得不得了,说:“一把雨伞就是一间房啊!”还把许多粮食、衣物、食盐分给城内外的人民群众了。敌人慌了手脚,赶忙调回一部分“围剿”部队来防守后方。

    吴焕先同志没有进过军事学校,但他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胜仗和败仗中找出经验教训,找出新的斗争策略,所以,他很快成为大家爱戴的军政双全的卓越领导人。他的名字和形象已形成一种力量,他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一片群情激奋。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赵林:“学军史、庆八一”嘉兴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海盐分会来上虞区北撤会议旧址参观学习(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红25军政委、军魂——吴焕先
·特稿:七律·骁将英名留陕甘之吴焕先
·何丽琼:泾川县举行吴焕先烈士牺牲80周年纪念活动(组图)
·特稿:泾川县举行吴焕先烈士牺牲80周年纪念活动(组图)
·何丽琼:缅怀革命先烈 坚定理想信念——泾川开展吴焕先烈士陵园祭扫活动(组图)
·特稿:缅怀革命先烈 坚定理想信念——泾川开展吴焕先烈士陵园祭扫活动(组图)
·七律·骁将英名留陕甘之吴焕先
·特稿:七律·骁将英名留陕甘之吴焕先
·韩英伟:七律·骁将英名留陕甘之吴焕先
·何丽琼:甘肃泾川县吴焕先烈士纪念馆正式挂牌成立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胡遵远: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红25军政委、军魂——吴焕
特稿: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红25军政委、军魂——吴焕先
赵林:“学军史、庆八一”嘉兴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海
特稿:“学军史、庆八一”嘉兴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海
胡孝甜:亲历娄山关险,方知长征路难(组图)
特稿:亲历娄山关险,方知长征路难(组图)
不忘初心 全力扶贫——我馆深入开展第三季度扶贫走访
贺卓: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在链景旅行APP成功上线
特稿: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在链景旅行APP成功上线
汤晓晨、许思虹:抗战老兵:我为八一敬个礼(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四野后代在建党94周年之际举办文化交流促进会筹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