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秀《延安延安》在延安枣园文化广场东方红大剧院首演,受到欢迎,图为剧照。(谢学伟摄)
红秀《延安延安》在延安枣园文化广场东方红大剧院首演,受到欢迎,图为剧照。(谢学伟摄)
红秀《延安延安》在延安枣园文化广场东方红大剧院首演,受到欢迎,图为剧照。(谢学伟摄)
红秀《延安延安》在延安枣园文化广场东方红大剧院首演,受到欢迎,图为剧照。(谢学伟摄)
红秀《延安延安》在延安枣园文化广场东方红大剧院首演,受到欢迎,图为剧照。(谢学伟摄)
红秀《延安延安》在延安枣园文化广场东方红大剧院首演,受到欢迎,图为剧照。(谢学伟摄)
红秀《延安延安》在延安枣园文化广场东方红大剧院首演,受到欢迎,图为剧照。(谢学伟摄)
红秀《延安延安》在延安枣园文化广场东方红大剧院首演,受到欢迎,图为剧照。(谢学伟摄)
中红网延安2016年7月8日电(杨奕琨)由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延安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陕西神采演出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中国首部红色主题秀——《延安 延安》,作为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献礼巨制,于七月七日在枣园文化广场东方红大剧院首演,取得圆满成功。省委宣传部、延安市委市政府、陕文投集团和延安各界群众、游客共计600多余人观看了首演活动。作为延安首部以“秀”的类型出现的演出,它以史诗般恢弘的场景和突破性的剧场格局展现了为理想与使命投身革命的年轻人们的火热青春。
一场与青春有关的“秀”
“秀”从英文“Show”音译而来,是二十一世纪初继音乐剧之后,由美国最先兴起的一种新型综合舞台表演形式。“秀”往往将音乐、舞蹈、杂技、体育竞技、特技动作等多种表演形式有机结合,呈现出美轮美奂,叹为观止的舞台现场表演。“秀场”将高科技舞台机械与量身定制的剧院建筑、设备运用融为一体,形成戏剧性的科技呈现,让机械跳舞,让科技融入表演。
红秀《延安 延安》讲述的是:长征胜利,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本《红星照耀中国》,令红色风暴席卷全国,大批知识分子受到感召纷纷前往延安。上海大学生白雁鸣到达延安后与革命军人欧阳坚相爱,二人对失去亲人的陕北男娃栓柱视若兄弟,共同投入到大生产和大鲁艺的火热生活中。然而日军飞机轰炸袭来,白雁鸣和欧阳坚在炮火中牺牲,栓柱继承二人遗志,投入到革命洪流之中,踏上了解放全中国的道路。
与其他红色题材的文艺作品不同,红秀《延安 延安》讲述的不是某一个光辉人物的历史事迹,而是将目光锁定在那个年代所有心怀激情和理想的青年们身上。三个主角——上海女大学生白雁鸣、红军战士欧阳坚、陕北男娃栓柱,分别代表着工农兵三大群体,这三大群体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革命军人欧阳坚的清醒坚定,知识青年白雁鸣的浪漫情怀,延安男娃栓柱的从懵懂到成长,每一个曾拥有青春、心怀梦想的人,都能从这些青年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他们为何去延安?在延安经历了什么?从延安走出的愿景是什么?红秀《延安 延安》正是带着这些问题,梳理着一代人青春、理想和使命记忆,展现了这片土地和人的神奇魅力,让曾经的青年激荡豪情,让今天的青年理解父辈。
一次以创新为标准的挑战
红秀《延安 延安》经历近两年的筹备创作过程。从2014年12月就进入策划,到底如何在舞台上展现“延安”以及那个时代的人、如何有别于其他同类题材的舞台呈现方式。从整体舞台形态上,既有“秀”的表达,又有“剧”的穿插,这在一个常规剧场内是很难融合的。剧本从根本上就否定过5次,中间的细节修改、调整不下30稿。整个导演团队是个集体创作的概念,大批人员参与工作,包括戏剧导演、舞蹈导演、杂技导演,以及党史专家、文学专家、戏剧评论专家都参与进来对剧情和形式进行探讨和创新。
在剧场空间上,舞台和观众席打通成一个整体空间,在空间调度上尝试一种新的方式,戏会随时出现在观众的左右、头顶甚至身后,实现人在戏中。这次舞台设计可以说冒着很大的“风险”,它的灵感来自梯田,每一块舞台板都是活动的,而且是大幅度的运动,演员的安全、机械的稳定性,甚至上下场调度方式都和常规舞台存在很大的不同。为了实现这一效果,剧目制作团队甚至牺牲了部分舞台常用功能。
现代舞台的视觉传达,一大部分依赖于多媒体技术。《红秀》的舞台把重点放在“美术”上。现在的人一提到延安,总想到的是黄土地、窑洞、腰鼓秧歌之类的民俗民风,或者宝塔山、枣园、延河等红色政权的标志性景象,而往往被忽略的是当时的延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所呈现出来的新锐、时尚、新潮的一面。这一次,舞台的视觉将更加风格化,给观众展现一个不一样的延安。
一座连接几代人的桥梁
红秀《延安 延安》出品方对这部创新之作寄予厚望,称希望这种以年轻人的故事、创新的形式展现的艺术作品,能成为沟通几代青年的桥梁,它不仅要给当今的世界展现一个新的延安,更要让我们的后代理解延安、爱上延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