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的余部红4军和红31军抗战爆发后编为八路军129师,红4军编为第385旅,王宏坤任旅长,辖769团 (即四方面军战斗力最强的陈锡联、谢富治师),团长为陈锡联;以及770团,团长张才千(79年对越作战时任军委副总参谋长)。红31军编为第386旅,旅长为陈赓、副旅长陈再道,辖771团,团长徐深吉(后任空军副司令)和第772团,团长王近山。129师组成后,除385旅旅部率770团留守陇东外,其余均东渡黄河,投入抗战前线,创建起太行、太岳等敌后抗日根据地。769团在抗日战争中创造过夜袭阳明堡机场等著名战例,陈锡联、李德生在抗战中都当过这个团的团长。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中,该团(当时的番号为志愿军3兵团12军31师91团)在三八线以南将近100公里以外被优势敌军割断,但该团沉着机智,在敌军重围中化险为夷,在团长李长林带领下,不仅成建制地安全返回,还带回了上百名俘虏,创下战争史上的奇迹。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91团由31师副师长李长林指挥,接过从志愿军15军45师手上收复的597.9高地,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地打退了敌军在大量飞机和炮火支援下的凶狠反扑,彻底巩固了阵地,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1969年该团番号改为106团,现隶属南京军区第12集团军36师,有“百将团”的美誉。36师是我军第一批快速反应部队,1989年夏曾全师空运北京执行戒严任务。
抗战中留在后方的385旅旅直在解放战争中与陕北警三旅合并,参加了西北解放战争,现为驻守乌鲁木齐的新疆军区第十一师。而张才千的770团在抗战胜利前夕随王树声、戴季英进军河南,中原突围时的番号为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三旅七团,经历了残酷的突围战斗和鄂西北及江南敌后游击战争,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后,余部编入中原独立旅,和新四军五师余部编成的中原野战军第十二纵队一起进军江汉平原,组建江汉军区,张才千任司令员。解放后,江汉军区并入湖北军区,1955年以湖北军区为基础组建成武汉军区,1985年武汉军区撤销,770团作为建制部队没有继承下来。
第386旅在抗日战争中创建太岳根据地,解放战争中编为第四纵队,其第十旅就是三八六旅,参加了挺进中原和淮海、渡江、两广、解放云南战役,从1949年起番号一直为13军37师,而下辖的109团就是当年的772团 (原红四方面军31军93师,即王近山师),现隶属成都军区。1979年2月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13军先是利用夜暗、偷渡红河,全线撕开敌军防线,一举攻占坝洒地区,为西线我军打开了胜利通道,随后又一举攻克越西北重镇柑塘,越军345师除师长率小部窜逃外,大部被歼灭。沉重地打击了越军的嚣张气焰。
386旅771团抗战中调回陕北,后来参加了保卫延安和解放大西北,隶属一野第六军(罗元发、徐立清纵队),1952 年集体转业编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