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瓮安县城武圣宫,这是当年红军召开大会的地点,红军向群众宣传抗日主张,并和当地群众一起过年。但武圣宫已被拆除了,只留下瓮安县文物管理所在遗址上挂的牌子,遗址处现为五圣宫巷内老粮食局宿舍。
1934年10月3日至6日,任弼时、萧克、王震等率领红六军团西征途经瓮安永和、猴场、天文等境内,这是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之前,派出的先遣部队突围西征,以策应中央红军的长征。这次经过只有短短3天,但是打通了由黔东抵达乌江南岸的通道,扩大了红军的政治影响,奠定了红军在当地的群众基础。一年后的1936年1月22日至1月26日,贺龙、任弼时等率领红二、六军团长征,相继进入瓮安。
红军到达瓮安时正逢春节,队伍一到县城,便立即开展政治宣传,在武圣宫(今粮食局老宿舍)召开大会,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取消苛捐杂税的斗争,把没收土豪劣绅的粮食衣物分给干人,还杀了几头肥猪,与干人们一起过年。在此期间,还号召干人子弟积极报名参加红军。
至今,当地百姓中还流传着“红军年”的故事。
红军年的故事:红军到达瓮安县城,原本显得特别冷清的街道一下子热闹起来,红军到的那天正赶上过年,红军在街上写标语,宣传抗日主张。他们脸上都是笑咪咪的,像吃过蜜糖一样,见到人就打招呼,他们写的标语是“打富济贫!打倒土豪劣绅!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后来就号召大家去武圣宫开群众大会。当时呼啦啦去了好几百人,比办酒席还热闹。
开大会的时候,先是女红军在台上讲,接着还有几红军干部也分别讲了话,场面十分热烈,全场掌声不断。后来又请“长官”讲话。有人说“讲话的就是贺龙将军!”大家争相观看。正在讲话的人大约四十岁,嘴上留有两撇胡子,身材敦实,神态坚毅,虽然穿的是打补丁的衣服,却显得很威武。
贺军长笑着对大家说“今天过年,过年就要过的热热闹闹的,开完了会大家不要走,我们杀了几头猪,好好的过个年”。群众听了很高兴,就起劲地鼓掌。
散了会,红军真的支了几口大锅煮肉和大家一起吃,红军和几百名群众一起过年还是头一次,大家吃的很高兴。吃完饭,红军又演了文艺节目,让过年的气氛热热闹闹的。
为了纪念和感谢红军,有的人就把那次过年称为“红军年”。随着红军的声势不断壮大,“红军年”的故事就越传越远。
在瓮安县城里还有新建的红军桥,位于县城红军路西段、彩虹桥南侧,是连接老城区至河西大道的主要桥梁。红军桥采用满堂支架现浇预应力箱梁连续结构建设,全长134米,宽30米。
离开瓮安县,我们来到了福泉市(古称“平越”),寻找福泉市史志委编纂的史料中,标注的“贺龙曾住在谢家老屋”。1936年1月26日,二军团四师进占平越,击毙伪县长,军团直属队确曾在平越驻扎。
有报导,“谢家老屋”在“城厢镇鸪鸡苗寨”,这让我们费了不少口舌,才打听到今为金山街道太平村。在村领导的带领下,我们顺利地找到了下谷基组村民谢正权家,今非昔比,当年谢家的老屋已经改变为新农村的二层小楼了。
不过,在新式小楼前还遗存有当年的老屋,据说也是红军住过的。
能够表明“太平村下谷基组”和“鸪鸡苗寨”确有关系的,莫过于谢家的老平房上还挂着“鸪鸡苗寨”牌匾(从右往左读)。其实,“下谷基组”中的“谷基”就是“鸪鸡”的谐音。
谢家人对我们的造访非常高兴,一番寒暄,立即亮出了谢家一直珍藏的祖传烟斗——外表光滑锃亮,中间分出两根竹体,形似连体双胞胎。经测量,烟斗长1.1米,烟嘴部位套着一快圆形的虎骨。谢正权拿着超长的烟斗,自豪地说,这根烟斗已经传了四代人,“年限不低于百年。”
谢正权的父亲回忆说,根据祖辈的口传,谢家是苗寨中的大户人家。1936年大年初三,红军经过平越时,一位大胡子军官带领部队夜宿鸪鸡寨,就住在他家。“当时有卫兵持枪对这位军官的房间进行日夜守护。”“长辈说,这位大胡子军官就住在四合院的正房内,看到放在墙边的烟斗后爱不释手,立即装上烟草抽起来。”
谢正权还说,直到改革开放后,谢家后人才逐渐知道,当年夜宿他们家的红军,有可能就是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那个大胡子军官,可能就是贺龙元帅。
关于“双胞胎”烟斗的故事是否真实,已无法考证。但对这个苗寨来说,谢家祖传的双胞胎烟斗,曾受红军的“大人物”喜爱,这在当地已经不是新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