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张家界市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参观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红二军团军团部旧址〔〔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司令部(兼代总指挥部)旧址〕、刘家坪会议旧址。
我们先到达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下。
这个纪念碑位于红二、六军团出发长征的所在地——桑植县刘家坪。1935年11月19日当晚,为策应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长征,贺龙代表中革军委分会下达突围命令,二、六军团从桑植县刘家坪、水獭铺(现为瑞塔埔)出发,开始长征,所以,纪念碑立在了这里。纪念碑前是个不大的广场。
纪念碑正面嵌着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出发长征时任六军团政委)的题字:“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刘家坪”。纪念碑基座上是《长征中团以上干部烈士名录》、《桑植籍烈士英名录》、《营职干部(名录)》。
在《长征中团以上干部烈士名录》中写明:“……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在伟大的长征途中,行程两万余华里,沿途进行了大小战斗约110余次,占领县城36座,共牺牲了二千多人。”
纪念碑旁是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由廖汉生(出发长征时任二军团第六师政委)题写馆名。纪念馆的建筑面积和展室面积都不是太大,但展出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
纪念馆陈列内容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红二、六军团会合,策应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战略转移;第二部分 恢复和发展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第三部分 长征。
在纪念馆里展示了红二、六军团序列,其中指明出发长征时:红二、六军团共有6个师17个团,总兵力21000多人。
在纪念碑的侧前方,是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刘家坪干田坝,现在是一片平坦的草地。也有说,这里是红二军团长征出发誓师地。
离纪念碑几里路,是龙堰峪(自然组),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和刘家坪会议旧址在这里。目前红二军团军团部旧址〔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司令部(兼代总指挥部)旧址〕正在维修中,力争在10月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完工并开放。
这处旧址原为当地乡绅刘九桐等人的宅院,建于清朝末年,坐北朝南,有28间房屋,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40平方米,系四连环走马转角吊脚楼群,属典型的湘西土家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旧址房屋形成左、中、右三天井,当年依次驻中共湘鄂川黔省委、中央军委分会、省军区和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等机关。贺龙、任弼时当年的住室在二楼,也在维修中。
解放初期,当地政府将旧址房屋全部分给贫农无房者居住。现在除了当年总指挥部和军团领导居住过的房屋划由县文物局管理外,仍有部分房屋由当地村民居住使用。
靠近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的一座破败民房,是红二军团政治部驻地旧址,也是刘家坪会议旧址。
关于刘家坪会议的意义——红二、六军团正确抉择,实行战略转移。
红二、六军团为策应中央红军(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长征,一年里钳制敌军6个纵队10多个师的兵力,与敌进行大小战斗30余次。1935年9月,红二、六军团在石门磨岗隘召开会议,对一年来策应红一方面军和反“围剿”斗争进行总结。与此同时,蒋介石正计划一场针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和红二、六军团的新的更大规模的“围剿”。10月8日,蒋介石下令成立宜昌行辕,委派得力干将陈诚任参谋长,代行其职权,调集22个师140个团,加上地方保安部队,共30余万兵力,“围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企图将红二、六军团聚歼于桑植、龙山、永顺之间,从而消灭长江以南唯一的一支红军主力部队。
针对红二、六军团会师以来空前的严峻形势,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中央军委分会,于10月17日和10月22日,两次在石门渡水坪召开会议,研究对策。有的主张突围,转到石阡、镇远、黄平地区,建立新的苏区;有的主张在现有苏区防守;有的主张突入敌后,在苏区附近寻机打击敌人,以粉碎敌人的“围剿”,来保卫和扩大苏区。
但是,由于会上意见不一,会议议而未决。
1935年11月4日,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中央军委分会在桑植刘家坪召开会议,再次讨论红二、六军团行动对策。
会议认真分析了敌我形势,认为敌人大兵压境,已完成了对苏区的包围封锁;而红一方面军已北上陕甘,红四方面军已退至川康边界,红二、六军团已陷入相当孤立无援的境地;由于一个时期苏区政策过“左”,群众发动不充分,后方不很巩固,加之根据地面积不大,不利于大兵团机动作战;因敌人封锁,兵员、物资、粮食的补充和供应都极为困难。敌人在不断缩小包围圈,根据地在日渐缩小,红二、六军团已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经过激烈争论,会议决定实行战略转移,突围至湘黔边的芷江、晃县、玉屏一带,争取在贵州的石阡、镇远、黄平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
刘家坪会议是一次关乎红二、六军团生死存亡的重要会议。在这生死抉择之际,贺龙、任弼时等红二、六军团领导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出了正确的战略决策,决定立即实行战略转移,从而开始了长征。
接着,我们去往桑植县达洪家关,参观贺龙纪念馆、贺龙桥、贺龙故居。如今,洪家关已经打造成景区,主题:“贺龙故里•美丽乡村”。
在停车场旁,新修建的民族式建筑尚未竣工,挂匾“贺龙故里”,但这并不是贺龙故里的故居,而是接待用房,贺龙故居离此还有三百米。
走过重新修建的“红军桥”,有街道和旅游步道均可去往贺龙故居。
走过一座造型古朴的木质结构风雨桥(亦称为廊桥)——“贺龙桥”(建于1916年),就看见了贺龙故居的院落门。
贺龙故居,已在贺龙闹革命后,早被国民党反对派烧毁,我们看到的,是桑植县政府于1975年按原貌所修复的,并在四周砌有围墙。石木结构朝门的门首红底金字匾额上的“贺龙故居”四个字为邓小平手书。
贺龙故居里的正屋为坐北朝南、三柱四棋笼后檐的砖木结构房屋,分为四扇三间,为湘西常见的木架毛瓦平房,是贺龙祖父贺良仕于清道光年间修建的,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后为贺龙的父亲贺仕道所继承。贺龙于1896年3月22日诞生在此,他的姐姐、妹妹、弟弟也都出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由于他们家人口多,贺龙父亲将这三间房用木板隔成六间,正中一间为堂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