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是“马红军”的长寿秘笈
马崇德老人喜欢给干部和群众讲述过去椠封为分田地的故事
马老一直用军礼答谢所有的镜头
马老与老伴在一起
图为“马红军”在接受媒体的采访
中红网贵州黄平2016年12月14日电(廖尚刚)近日,贵州黄平县新州镇屯上村的苗族群众都在商量,如何以最简朴又欢庆的方式为“马红军”庆生的话题。有的说应该自编自演一些苗族歌舞来热闹一番,有的建议为他录制点影像作纪念,等等。这下一来,历来低调的“马红军”全家可能将在这样喜庆日子里忙开了。
“马红军”真名叫马崇德,是1934年12月26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黄平县时,因伤因病失散在当地的6名红军战士目前唯一健在的老人。2017年1月1日元旦这天,正好到了他100周岁的寿辰。
马崇德老人是广西乐业县逻沙乡黄龙村棒屯人,1917年元旦之日出生。1931年,刚满14岁的马崇德就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后来,他所在的部队奉命到红色苏区“围剿”工农红军。在战斗中,马崇德被红军俘虏而参加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马随红军长征到达湖南湘江战斗中腿部受枪伤。1934年秋末冬初时节,由于伤口溃疡,走到黄平县黄飘乡蒙加村凤凰山时倒在一块田边,当地苗族青年沈光健冒险将他救回家中治疗。为防国民党中央军来搜查,沈光健将马崇德转移到偏僻的一座小庙里隐藏了一段,马崇德的伤才基本好转,体力逐渐恢复。沈光健救红军的事传出去后,保长逼沈光健要人,沈光健只好逃到谷陇、旁海等地避难。于是马崇德又辗转到炭坑,苗族村民潘继勇将他收留治病。马崇德病好后在黄飘一带一边当长工,又一边暗地宣传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的共产主义主张,并激起了当地苗族群众团结起来反帝反封建的斗志,使黄飘乡一带的革命运动的火种迅速在附近的村寨中点燃起来。马崇德在黄飘乡不畏强暴的红军精神,赢得了广大民众的爱戴和拥护。新中国成立初期,当地群众竭力向人民政府反映马崇德是红军留下来的革命同志。当时的乡指导员张以庆和谢吉贵还上门动员马崇德出来工作,但他觉得自己是没有文化就谢绝了。土改时,政府在黄飘屯上给他分了几间瓦房和田地,同时还与当地一位久已爱慕他的苗族姑娘结婚成家,从此在屯上村气概下来,并与当地与苗族群众结下了亲兄弟般深厚情谊。平时,马崇德老人喜欢给村民和党员干部讲些当年共产党和红军的江西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所以当地许多人都尊称他叫“马红军”。1987年,经中央批准,马崇德老人被光荣认定为失散红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