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寨是红二十五军准备长征的初始出发地
(一)红二十五军向西战略转移是中央指示信、军事训令和周恩来口头指示的一再要求。
1.1934年3月中旬,鄂豫皖省委就接到中共中央批转的要求红二十五军向桐柏山区转移的建议。省委召开会议进行了讨论,作出了红二十五军暂不离开鄂豫皖根据地的决定,并及时向中央提交了书面报告。
2.1934年7月1日,鄂豫皖省委又收到中央2月12日的指示信。指示信指出,“省委当前的任务,在于保全我们的活力,保全我们的队伍,重新创造新的苏区、新的根据地,整理、锻炼和强固我们的力量,创造新的主力红军,同时扩大开展新的游击战争,为恢复原有苏区而斗争,这是在目前形势下唯一正确的战线。”同时还就新区的选择,提出了原则上应该注意的3个条件。即:㈠敌人力量比较薄弱;㈡群众中革命的影响较大,或者群众比较容易为我们争取者;㈢地势有利于我们防御和作战,粮食和一般物资条件比较丰优。
3.1934年7月1日,省委同时收到中共中央、中央军委6月13日的军事训令。训令对省委4月13日的报告,“原则上同意省委提议红军主力仍留在原来苏区继续行动”,同时又提出“应创造一个较强的独立团到平汉铁路西桐柏、随县地域去活动”。
4.1934年9月,受中央委派到鄂豫皖根据地工作的程子华带来了周恩来的指示。1933年10月,成仿吾受鄂豫皖省委指派,到中央汇报工作。他首先到达上海,又辗转来到中央苏区瑞金,见到了周恩来,向中革军委汇报了鄂豫皖根据地工作情况,参加了六届五中全会。1934年6月,周恩来安排程子华到鄂豫皖苏区工作,并带去中央的决定和其口头指示。周恩来指出:当前在鄂豫皖地区,敌人占绝对优势。红军不断伤亡,难以得到补充,也变少了。根据地发生了人力、物力的严重困难。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如果红军得不到人力、物力的补充,继续削弱,以至被消灭,那么根据地也就没有了。出路在哪里呢?他说:“中央决定了,红军主力要作战略转移,去建立新根据地。”这样既可使红军部队得以保存和发展,同时也将敌军主力引走,减轻鄂豫皖根据地的压力。
从以上中央一系列的指示均可看出,对红二十五军的战略转移,中央是早就有要求的,只是在1934年9月以前,鄂豫皖省委根据当时实际斗争状况作出了暂不离开根据地的决定。
(二)鄂东北道委书记郑位三来信是红二十五军从金寨向西战略转移的直接动因。
1934年6月,程子华带着中央的决定和周恩来的指示从中央苏区江西瑞金出发,经上海、武汉等地,9月份到达罗山县杨店殷家湾,与鄂豫皖省委常委、鄂东北道委书记郑位三会面。1934年11月4日,鄂豫皖省委率红二十五军从英山县陶家河地区向赤南县(现金寨县南溪)活动,到达葛藤山地区时,收到了鄂东北道委书记郑位三派陈锦秀送来的一封信。内容有:“宝珊、海东、焕先同志,中央派人送来重要指示,已到我处,请你们接信后,火速率领红二十五军到鄂东来找我们。”鄂豫皖省委收到来信后,立即开会研究讨论,向皖西北道委部署今后工作,成立红25军留守处。11月6日,省委即率红二十五军从葛藤山地区出发,昼夜兼程向鄂东北开进。应该说,此前红二十五军在鄂豫皖根据地的活动是积极、主动且富有成效的,如果没有郑位三的来信,至少短期内不会向西挺进。
(三)金寨县南溪镇葛藤山是红二十五军准备进行长征的初始出发地。
1.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是红二十五军长征的集结出发地。1934年11月11日,鄂豫皖省委在光山县花山寨举行第十四次常委会,会议决定遵照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的指示,红二十五军向平汉铁路以西鄂豫边界的桐柏山区、豫西的伏牛山区战略转移,创建新的根据地,谋求更大的发展。同时留下省委常委兼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和一部分红军武装再次组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鄂豫皖边区的武装斗争。会后,红二十五军将鄂东北地方武装中的西路军补充进来,同时撤销师一级建制,军直辖223、224、225和手枪团。11月16日,省委率领集结于罗山县何家冲的红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出发西进,这说明何家冲是红二十五军最后集结出发的地方。
2.金寨县南溪镇葛藤山是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初始出发地。一是红二十五军在南溪葛藤山接到郑位三来信时,信中明确指出中央派人送来重要指示,而中央的重要指示则正是要求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这时,省委和红二十五军领导人实际上大体已知下一步将有重大行动,而且也是在接到通知后,才立即离开了军队当时活动的驻地;二是红二十五军从葛藤山出发前已进行初步研究,并向皖西北道委部署了工作任务,同时成立了红二十五军在皖西北的留守处,这说明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已作好了进行战略转移的充分准备。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在其所著的《长征行》 一书中指出,“讲中央红军最后在于都集结出发进行长征,同中央机关和红军各部分别从所在驻地出发进行长征,这两者不是矛盾的。当时,红军各部和中央机关分驻不同地方,接到命令后离开所在地。就此而言,这就是他们各自开始长征的出发地。”因此,根据这一观点,也可以说金寨县南溪镇葛藤山是红二十五军开始长征实行战略转移的初始出发地。
四、金寨是支持配合红军长征的重要根据地
(一)成立于金寨的红218团是红二十八军第三次组建的主体。
1.红218团在沙河店组建。1934年12月,红二十五军离开根据地长征后仅一个月,高敬亭在金寨县全军乡熊家河主持召开皖西北道委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如何坚持斗争。会后即在沙河店整编部队,将红二十五军留在皖西北地区不同建制的小部队,与从长山冲突围出来的红82师、第3路游击师余部一起,合编为红218团,团长罗成云,政委熊大海,下辖第1营、第2营和苦工队(由肃反后尚未处置的人员组成),全团约700人。这使得根据地分散的武装力量集中起来,为后来红二十八军再次组建打下了基础。
2.红二十八军第三次组建。1935年2月1日,高敬亭率领红218团到达金寨县青山镇的抱儿山,与前来送信的方永乐、徐成基率领的鄂东北独立团会合。随即按照鄂豫皖省委长征前的指示,带领2支部队向东南方向转移,于2月3日到达岳西县的凉亭坳地区,召开干部会议,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当前形势,研究落实省委指示。会议决定以红218团和鄂东北独立团为基础,第三次组建红二十八军,高敬亭任政委,统一领导鄂豫皖地区党政军工作 。下辖第82师和手枪团。82师师长罗成云、政委方永乐、政治部主任熊大海,手枪团团长余雄,全军共1000余人。
在红二十八军第三次成立时的1000多人中,原红218团就有约700人,占全军总人数的百分之70,且多是主力红军队伍,理所当然是红二十八军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红二十八军有力牵制了追剿红二十五军和围剿根据地红军的大批国民党军队。
1934年11月中旬,红二十五军长征西进后,敌人组织了18个团的兵力进行跟踪追击,同时以56个团及一些军、师属的营、连和地方保安团、民团约17万人兵力,对留在根据地不足3500人(其中鄂东北1500人,皖西北2000人)的党组织和红军及游击队“限期剿绝”。国民党军队设立以蒋介石、张学良为正副司令的豫鄂皖“剿总”,将鄂豫皖边区划分为4个“驻剿区”和1个“护路区”,第一、二、三、四“驻剿区”分别由25路军梁冠英部、东北67军王以哲部、57军何柱国部、11路军刘镇华部负责,驻地分别设于罗田、潢川、红安、霍山。制定实施以“构成碉堡地带截匪之窜路”为主旨的“清剿”计划,修筑碉堡路障,实行移民并村,严密保甲制度,推行“十户连坐”,盘查行人物品,对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红218团成立和红二十八军组建后,根据斗争实际灵活机动转战,时而会合,里面分兵,时而长途奔袭,时而近地游击,最终粉碎了敌人剿灭鄂豫皖边区革命力量的企图,同时使主力红军得到了战争的锻炼,提高了战斗力。他们的行动,有力牵制了数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围剿”军队。
(三)金寨以金刚台为中心的老根据地成为整个鄂豫皖边区革命斗争的战略支点。
1、成立商南县委。1935年3月、6月,皖西北第一、二路游击师东移霍山、潜山、太湖地区后,留下来的党组织和革命武装在根据地缩小、难以立足的情况下,退守至金刚台一带坚持斗争。经高敬亭批准,将赤城、赤南两个县委合并,成立中共商南县委,邱玉生任书记。县委决定以金刚台为依托,广泛发动群众,继续坚持斗争,发展革命力量,为主力红军筹集给养并配合作战。
2、重组革命武装。商南县委成立后,立即将赤城特务队和赤南、固始、霍邱、六安县第六区转移到此的所有工作人员以及红军家属统一起来,编成商南大队,下辖2个分队、1个手枪队和1个妇女排,共约80人。后来商南大队发展到100余人,成为根据地的主力部队。县委又从中抽调部分骨干力量,组成5个便衣队,分布于赤城熊家河、苏仙石和赤南麦园、黄柏山、伏山地区,进一步形成坚持根据地斗争的基本力量。
3、坚持正确路线。商南县委在领导根据地斗争过程中,纠正以往“左”的错误,坚持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秘密斗争相结合,注重发动群众,分化瓦解敌人,建立统一战线。他们对国民党军政人员和地主豪绅采取打击与争取相结合方针,实行区别对待,取得显著效果。
4、灵活斗争策略。一是精选打击目标。采取奔袭、夜袭等措施,镇压一批反动联保主任、恶霸地主,公布敌人罪状,打开了工作局面。二是积极反击进攻。对进山搜剿的敌军及当地民团,以山林为掩护,采取游击战术,予以坚决反击,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三是主动下山伏击。在敌人实行冬季“雪地搜山”之时,与便衣队紧密配合,在挥旗山下伏击敌军运粮队,筹集了一批粮食与物资,挫败了敌人的封锁,取得了反“清剿”斗争的胜利。
5、教育争取敌人。开展广泛深入的分化瓦解敌人的工作,在西河桥、熊家河、桃树岭等地普遍建立“两面政权”,争取一些国民党基层工作人员白天为国民党工作,夜晚为共产党和红军筹集粮款、提供情报。
中共商南县委在与红二十八军及皖西北道委联系困难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领导和坚持了以金刚台为中心的根据地斗争,并派出2个便衣队到麻城木子店、龟峰山一带活动,开辟新的游击区域,使金刚台成为大别山北麓坚持根据地斗争的一面旗帜、一个重要的战略支点,直到长征最后胜利、抗日战争爆发,为鄂豫皖边区游击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斗争史乃至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壮举,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由国内革命战争走向民族战争的重要转折。从金寨走出的2支红军队伍直接参加了长征,为长征胜利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全国人民尤其是各级党员干部应该永远铭记、永远传承。
(作者系金寨县红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党史县志档案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本文参考资料: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②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③金寨县党史办公室编:《金寨县革命史》(1921-1949),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④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第三卷》《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⑤刘秉荣著:《中国工农红军全传》(四)、(六),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⑥石仲泉著:《走进党史》系列《长征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⑦金寨县红军历史编辑委员会编:《金寨红军史》,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