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信仰的力量,这是精神的价值!
历史的长河波澜壮阔,张掖大地经历了无数战火风云的洗礼,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无数的英雄儿女用生命和热血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红西路军血沃张掖大地,张掖大地是一首生命的歌,张掖大地是一部英雄的诗,张掖大地是一曲不朽的魂。
红西路军西征的历史,是民族独立和解放战争历史长河中的又一不朽史诗。
79年前!1936年,北国的11月,已是滴水成冰的季节。9日深夜,红西路军战士们虽然穿着单薄的衣服,为了实现建立甘北根据地、打通国际路线的目标,顶着砭人肌骨的寒风,坚定不移地前进。
往事如烟。当年,中国西部这场战争中最高军事指挥员徐向前,在撰写《历史的回顾》(中册)一书中,心怀坦荡地告诉人们:
“西路军过了黄河,如果不在一条山蹲那么久,不在永昌、山丹搞根据地,照直往西走,扣住嘉峪关,把玉门、安西、敦煌一守,接通了新疆,形势会大不一样的。一是有饭吃,不挨饿;二是有衣穿,不挨冻;三是有枪炮、弹药补充,有广阔回旋余地。说实在话,西路军只要有个炮兵团,马家军再增加一倍,都不够我们打的。西路军先打到西边,取得补充,立住脚跟,再往回打,是不至于失败的,至少也不会败得那样惨。”
事实正是这样。
73天,战乱中的倪家营子,人烟灭绝,房屋倒塌,寒风飕飕,满目凄凉。敌人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企图以主力对主力,彻底消灭红军。自此,红军每日与敌激战七八次,黄昏时,敌缩进营地,战斗才告平静。但是敌军兵力雄厚,武器源源而来,梯队重迭,步步推进。红军呢?战斗力锐减,粮弹告罄,伤员增多。
1937年2月27日夜,红西路军从倪家营突围出来,连夜转移到沙河,马匪的追兵紧跟在后面,红军在沙河只待了一天,便连夜出发。天上散布着一片片乌云,偶尔从云缝里露出来的几颗星星,用它惨淡的光,照着荒凉、黝黑的村庄,更使人觉得深不可测。红军向倪家营子西南方向的三道柳沟转进。
西路军在临泽三道柳沟与敌鏖战,伤亡惨重,于3月11日星夜突围,向梨园口这一决战之地急进。
夜茫茫,西风紧,红军战士衣衫褴褛,步履艰难,仿佛每个人都穿着一双铁鞋。但大家还是凭着顽强的革命意志,坚强前进,用两条腿和敌人的“四条腿”争时间,比速度,要抢占梨园口。
3月12日凌晨,担任西路军后卫的九军改为前锋。为掩护三十军,展开了英勇的抗击。
红军退却祁连山中,在康隆寺等地复遭数以万计敌骑兵、步兵的合围,激战一天,晚上顶风冒雪,连翻几座大山,来到离康隆寺40多里的石窝一带。
3月14日,根据石窝会议精神,由李先念、程世才带领的左路支队,向南行动,进入风雪茫茫的祁连山区。当时许多红军战士身上没穿棉衣,脚上没穿鞋袜,肩上的粮袋里也没有一粒米,一个个蓬头垢面,两颊深陷,疲惫不堪。最困难的要算那些重伤病员了。一些患枪伤和冻伤的同志,因为没有药品、绷带,伤口溃烂流脓,只有坚定的信念硬性支撑。
西路军剩余400多人历经43天的雪中爬行,行程890多公里!终于到达甘新交界的星星峡!
星星峡峡是一条光秃秃的东西向的山梁。饶子健策马快到山口时,守卫山口的两个哨兵高声喝问:
“哪一部分的?”
“是朱、毛的部队,是中国工农红军!”饶子健大声地回答。
5月4日,左支队400多名指战员全副武装,在陈云、腾代远率领下乘坐40多辆汽车离开星星峡,向迪化进发。
陈云看亲切地安慰大家 “你们虽然失败了,剩下的人也不多了,但是,你们这些人是党的宝贵财富,是用金子也买不来的;你们在猩猩峡换下来的衣服,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现在准备拿到莫斯科去展览。” 西路军惨败河西,潜入祁连山区的消息,当时在大本营延安的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通过电台“单线”联络后是一清二楚的。他们为这支队伍的前途、命运十分焦虑。他们在派援军解围的同时,还利用国民党当局上层人士的关系,逼使“马军不得为难”红军。
在党中央和河西各族群众营救下,有4700余人回到陕北党中央怀抱!
战火纷飞的时刻,是张掖人民给了红军力所能及的支援!在血火胶着的危难时刻,更是张掖人民把西路军伤俘将士当成自己的儿子,女婿,是小米饭、土豆、青稞 子汤养育了他们。
此情绵绵无绝期!红西路军将士和张掖大地,张掖人民的深情,如茫茫祁连山绵延千里,如滔滔黑河水川流不息!
1990年11月6日,徐向前元帅的部分骨灰伴着白黄两色鲜花撒向西路军浴血奋战过的河西大地。此前,当李先念探望病重的徐向前时,徐帅告诉这位与自己并肩战斗半个多世纪的老战友:“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和太行山!”
1992年7月2日,又有飞机乘云而起,扶摇直上。李先念的骨灰和鲜花一起撒向了祁连山。
半个多月前,病重的李先念向夫人林佳楣倾吐了心里话:“将来我的后事要节俭,一切按中央规定办。我只有一个请求:把我的骨灰撒到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那里是我成千上万的战友流血牺牲的地方,我舍不得牺牲了的战友,我想和他们在一起。”
这是一条血染的道路!这是一种血脉的情节!
2015年9月19日,在红军长征80周年,西路军西征80周年前夜,以西路军元帅徐向前之子徐小岩、宣传部部长刘瑞龙之女刘延淮为正副团长的北京红西路军研究会历史联谊考察团来到了张掖——这片红西路军鲜血染红的土地,再次重走父辈西征路,为张掖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正如徐小岩和刘延淮说“我们是一家人,要共抱一团取暖!”
9月19日上午,北京红西路军研究会张掖行座谈会召开。徐向前元帅之子,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原副主任、研究会顾问、团长徐小岩带领北京红西路军研究会考察团相关成员参加了座谈会。张掖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康清主持会议。
北京东方灵活科技董事长、研究会副主任、副团长刘延淮,中国高科技产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研究会成员刘延宁,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研究会主任胡滨江,中国远洋公司处长、研究会成员谢烈,中国残疾人基金会理事、研究会成员王宇红,海军装备研究院指挥自动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会成员徐南征,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处长、研究会成员胡忆虹,广州奥科恩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杜红,华师京城董事长龚浩共16名成员参加座谈会。
会议上,徐小岩就重温学习红西路军精神、研究红西路军历史做了交流发言。张掖市教育局、旅游局、科技局及县区宣传部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就张掖贫困乡村信息化教育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红色文艺创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北京红西路军研究会成员进行了交流座谈。座谈中还表示为张掖红色旅游创新区建设、远程教育优势资源建设、自由贸易区建设、保税区建设助力!
市委市政府、张掖军分区相关负责人,市委宣传部、市双拥办、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民宗委、市科技局、市文广新局、市教育局、市旅游局市残联等市直部门单位负责人,各县区宣传部等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9月20日,北京红西路军研究会考察团继续在张掖进行参观考察,并凭吊红西路军先烈。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考察了张掖丹霞地址公园、临泽县倪家营子汪家墩红西路军烈士纪念碑、汪家墩战斗遗址、红西路军临泽烈士陵园、高台红西路军纪念馆、高台大湖湾风景区。在工作人员的详细解说中回顾了红西路军在张掖不屈的战斗历史,重温了先烈们为革命和共产主义信仰奋斗献身的精神。考察团成员在梨园口战役纪念碑前、高台红西路军纪念馆凭吊先烈,敬献花环,并为红西路军临泽烈士陵园、高台红西路军纪念馆捐赠红西路军相关历史书籍、抗战老兵书法作品等,红西路军临泽烈士陵园为考察团成员赠送了纪念品“红军杨”树枝。
一步一回头,一步一行泪,一步一深情!
在高金城烈士纪念馆71岁高龄的刘延淮和各位考察团成员双膝跪地,跪拜这位为营救西路军伤俘人员而献出生命的陇上英烈!
在梨园口战役遗址,各位考察团成员,泪洒峡谷,长跪不起,呼唤着血洒寺旺山23岁的九军政委陈海松的英名,沙哑的声声的呼唤,感天动地!
在马长滩西路军烈士群雕前,各位考察团成员洒酒、献花祭拜无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献出年轻生命的西路军将士!
在康陇寺遗址,裕固族大头目安贯布什加的孙女和诸位裕固族普通牧民,紧紧抓住徐小岩将军的双手,热泪泉涌,依依不舍!徐小岩将军连声说“我是徐向前的儿子,我们一家看望大家来啦,谢谢当年你们对父辈的救助!谢谢裕固族兄弟姐妹!”裕固族老人吧用一针一线秀织的裕固族男装穿在徐小岩将军身上,合影留念,永远珍藏!
在高高的祁连山上,徐小岩将军和诸位考察团成员,遥望父辈走过的梨园口,马长滩,双眼噙满泪水,泪水噙满双眼!眼中充满回忆,眼中充满对张掖发展的渴望,他们轻声呼唤“张掖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在临泽梨园口战役纪念馆,听讲解员张雁介绍红军杨!红军杨的故事!介绍红军娃王继曾被张掖人民营救的事迹!徐小岩将军深情的说,我们永远忘不了张掖人民对西路军的帮助!张掖就是我们的家,你们就是我们兄弟姐妹们,张掖发展就是我们发展!
在展示西路军历史最完整、资料最全面、历史最悠久的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刘延淮紧紧抱住董振堂的纪念碑,热泪撒在纪念碑上,在阳光照射下次次蒸发,情感在万里长空升腾!胡滨江主任用自己的新手绢,把董振堂、杨克明纪念碑上的雨痕,擦了一遍又一遍,她说“我们是来扫墓的,这就是扫墓!”考察团全体成员出资请纪念馆在神圣的土地上以北京红西路军研究会全体成员捐资的名义,栽种红军林,让自己的理想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息息相传!
北京红西路军研究会副主任、副团长刘延淮说“这次青海张掖之行,一直内心充满了感动,我们感觉从走父辈红西路军的路,给我们自己精神上也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和鼓舞……通过红西路军悲壮的历程,看到了他们那颗闪闪的红心,他们对党的事业,对民族的事业的忠诚,把牺牲留给自己,把生命、生存让给自己的战友,他们和敌人在战斗中忘我牺牲的那种精神,值得我们后代永远传承……这次我们到这里来,有两个目的:一是很好的学习,更深一步了解我们父辈曾经走过的一个这样悲壮的一个历程,学习他们的精神。二是我们了解到,我们父辈们曾经在张掖地区战斗过得的地方,得到了很多当地的老百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作为西路军后代,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为当地的教育建设和发展发挥一些作用。这次到张掖来,我们也希望能对张掖边远地区的远程教育、科技发展、经济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研究会成员、总参三部副部长胡正先之女胡滨江说:“看了这些战役遗址,眼前马上就历历在目,我们父辈们给我们讲过的几个战役。我们心情非常沉重,除了能够把他的这些精神弘扬下去,还要告诉大家信仰的力量,告诉大家当初是怎么走出来的”。
研究会成员、西路军总部三局电台第五台台长徐明德之子徐南征称:“这次能够有机会来到父辈们战斗过的地方心里非常激动,看到临泽地区人民对红军非常热爱,非常敬仰,而且主动去收集红军的遗骨,保护红军的遗物,崇仰这种精神,使我非常受感动,感谢他们。”
西路军骑兵师师长杜一德之女杜红说:“我们现在回顾西路军的历史,重要的是提炼那种顾全大局、服从命令,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顽强不屈、忍辱负重的红西路军精神。这种精神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性格,凝结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她是西路军两万将士用生命和鲜血谱就的瑰丽诗篇,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篇章。她同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魂等一样,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斗争岁月中的凝炼和升华,是我们的国魂和军魂!也是我们关注支持张掖发展的动力!”
西路军老战士、后任职湖北军区的胡有贵将军之女胡忆虹说“短短的几天学习考察使我们再次感受到河西走廊人民朴实真挚的感情,再次感悟信仰的力量、精神的价值。我们为父辈及先烈们参加了这场没有打赢的战斗而感到自豪和骄傲!缅怀先烈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作为后代,我们理应结合中央‘一带一路’的建设方针,为父辈们曾经抛头颅撒热血的土地上贡献力量”。
红色血脉永结情,西路军精神代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