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袁永涛,男,汉族,生于1963年6月,1984年7月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国文学系专业,先后在永昌一中、永昌三中从事高中英语教学20多年。后从事《永昌县志》编撰工作,后调入永昌县委宣传部从事红西路军史料整理研究工作,再调入永昌县旅游局和金昌市委文明办,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成立后,被组织部门调入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专职从事红西路军史研究工作。目前是省委命名的红西路军史研究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2012年出版长篇小说《天下骊靬》,在港台澳地区引起轰动。2014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西路军鏖战永昌》专著。先后下“中国共产党历史网”、“甘肃省委党史网”、“中国红色旅游网”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2015年被永昌县委县政府授予“永昌县首批届拔尖人才”。
《西路军鏖战永昌》(二十六)
刘万祥:我参与永昌县建政工作
1936年红西路军到永昌时,我是经营小杂货铺的小商人。红军来后,派干部战士发动群众,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在县城建政工作中,我被推选为代表,出席了永昌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代表大会,接着又当选为政府委员,分工管粮秣。在红军干部指导下,参与政府工作一月有余,直到红军撤离永昌为止。
(一)县城西北隅乡苏维埃政府建立情况
11月18日,红军先头部队占领永昌城,次日大部队进城,一部分停留住宿,大部分路过,来来往往,城内显得十分拥挤。总部机关很快派出干部战士开展地方工作,深入到街道、家庭,宣传红军纪律、宗旨、任务,张贴红军布告,刷写墙头标语,安定民心;接着又号召地主、资本家及各阶层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支援红军,联合起来,为抗日作贡献。
经过四五天的宣传发动,县城内外的群众初步发动起来。11月23日,县城内的四条街道分片召开群众大会,分别成立了乡苏维埃政府,我所居住的西北隅范围内的群众,被召集到马家油坊院内,由红军的姜科长主持开大会,成立了西北隅苏维埃政府,经姜科长提名,众人举手表决,选举了政府委员。乡政府的办事机构设在马家油坊。这次大会后不几天,姜科长又一次召开会议,要乡政府推选四名代表,出席永昌区(县)苏维埃成立大会,王思福、张德文和我当选为西北隅乡的代表。会后,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枚用红绸做的代表证,上面用毛笔写着姓名和职务,佩戴在胸前,作为标志,便于在军民之间开展工作。
(二)永昌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及政府成员情况
我们被推选为代表后不几天,红军同志又通知我们参加在县衙门召开的永昌区苏维埃政府(县级)成立大会。这次大会由红军黄部长主持,参加的有县城四街的代表,还有从农村选出的代表,县城内外的一部分群众也参加了大会。大会选举木匠张仲科为主席,农民狄万川当选为副主席,失业青年王思福当选为委员兼青年大队长,修鞋匠张德文当选为财政委员、农民冯怀义当选为民政委员,旧政府粮草差役曹有德当选为民运委员,旧政府人员许教琪当选为内务委员,我当选为粮秣委员。当选的政府委员和职务分工,被写在一张红纸上,张贴在钟鼓楼南门的墙壁上,公告全县。永昌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办事机构设在旧政府院内。
(三)苏维埃政府的主要工作
被选出的政府成员很快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红军人员指导下开展工作。我是粮秣委员,负责红军所需粮食供应工作。红军用粮问题是当务之急,每个委员虽分工不同,但在实际工作中谁也离不开粮食工作。
起初,县城粮仓还有一些粮食,部分用来救济穷人,大部分用作红军食用,但红军人员多,用量大,很快就被用完。于是,我们就配合红军武装人员和青年队员,到乡下向地主老财征粮。这时,地主老财把囤积的粮食转移或埋藏了,红军不得已,使用强制手段征集他们的粮食,我数次带领青年队员和红军到乡下驮运粮食。
第一次是带着七八十头毛驴组成的毛驴队,到新城子南湾大地主王中文、王朝文家驮运粮食,每头毛驴驮一袋粮食,共驮来近一万斤。途中,在赵定庄住了一夜,发现那里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第二次,带毛驴队去南泉河滩田家庄地主田有珍、田有泽家驮粮,红军打开田家粮仓和夹墙屋两个,把粮食运来,还搞到了一批布匹、皮毛、毛毡、衣服、大烟、白银等,运往县城交给供给部分配使用。第三次是到水磨关梅家寺运粮,在当地苏维埃政府和青年队配合下,打开地主王中伦家的粮仓和油坊,将他的粮、油运往县城。在这些日子里,我们组织的人力、畜力运输队,每天车水马龙,从农村把粮食源源不断运往县城,保证了红军部队的吃粮。
到12月20日以后,马家军集结到县城四郊,每天向红军所守村寨发动进攻,形势十分紧张。原被红军控制使用的北海子河上的30余盘水磨被敌占领,城内的红军吃面发生困难,除少数机关外,大部分部队只得煮囫囵麦豆充饥。不久,红军就放弃永昌,继续西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