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山东省人民政府近日公布了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州市高柳镇段村烈士祠榜上有名。此次公布的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山东省首次将抗战遗址、纪念设施作为单独的文物保护单位类别予以公布,充分反映了对保护利用抗战文物、传承弘扬红色文化重视程度。
1945年秋,为缅怀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地区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由当时的益寿县人民政府筹资在段村的一寺院(唐代铁塔寺)旧址上修建烈士祠,翌年秋落成。1947年烈士祠遭国民党军破坏。1952年重修。1067年,阳河人民公社进驻,占用厅堂办公,1077年迁出。1084年,益都县民政局拨2.1万元专款维修,2009年、2014年,高柳镇先后筹资120余万元对烈士祠进行了修缮整修。
段村烈士祠它是一典型古式建筑的四合院,坐落在北段村的南侧,东西长50米,南北60米,占地3000平方米,四合院内,古砖古瓦,加上墙上檐下庄严古朴的图案,令人顿时肃然起敬。
烈士祠大门坐北面南,门前有四级台阶,匾额上有“浩然正气”四字,门联为“千古壮烈”,“万载光荣”。 院内有正堂三间,厅内高悬3块大匾,分别题“英名千古”、“忠勇壮烈”、“浩气长存”,祠内保存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烈士英灵648位,其中包括省级著名烈士2名和“一门九烈”、“一门三烈”等英雄群体。目前烈士祠分为四个展区,其中一展区为中共党史和青州北部党组织发展史;二展区是主要展示648位烈士的简要生平及烈士用过的战斗遗物;三展区是“一门九烈”和“一门三烈”的英雄事迹及烈士遗物;四展区主要介绍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典型人物和事迹。
记者为给青州电视台《“荣利杯”·寻找青州红色记忆》大型人物访谈系列节目提供素材,再次来到北段村采访,看到烈士祠内展示着的英雄事迹及烈士遗物,似乎向我们默默控诉着那段屈辱的历史和日寇的暴行,把我们的思绪引向半个多世纪前……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益都县(青州市)县长杨九五命令全县群众普遍接受军事训练。国民党青州驻军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沿县城周围修筑防御工事,准备抵抗日军的侵略。10月,日军入侵山东,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渠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率10万军队,不战而逃。之后,日军沿胶济铁路东犯,侵占青州,派500名日寇驻守益都火车站。国民党益都县县长杨九五效法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渠弃城南逃,将胶济铁路重要交通站益都县城拱手让给了日本人,青州沦为日寇铁蹄之下。
那时,由于我党地下党组织的宣传教育,抗日救亡思想已经在群众中产生了深远影响。日军占领益都县城的消息传到附近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十分气愤,纷纷要求抗日。
日本侵略军对青州实行殖民统治,成立“青州道道尹公署”,汉奸方永昌任“道尹”。成立“益都县公署”,丁训斋任“知县”。又先后派兵对胶济铁路严加防守,把沿铁路两侧的村庄,组成护路村,强迫农民在铁路两边挖了深7米、宽5米的护路沟。不仅占去了很多农田,而且给铁路南北之间的交通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日军还在胶济铁路沿线和朱良、口埠、郑母、赤涧、大尹等村镇,拆除了大量的民房,到处修筑炮楼、设立据点,建立“爱护村”,发“良民证”,成立“新民会”,进行奴化宣传。同时,日本侵略者在青州到处杀人放火,手段之残忍,实为罕见。所到之处,见房就烧,见人就杀。机枪扫,刺刀杀,大开膛,剥人皮,活埋人,点“天灯”,无所不有。被杀的人中,上有80多岁的老人,下有不满周岁的婴儿。妇女被剥光衣服扭秧歌,有的遭强奸后再被杀死。使广大人民群众陷入日伪铁蹄的蹂躏之下。北段村自然也未能幸免。前来骚扰的日军常常一进村就杀猪宰牛、拔菜摘瓜,所幸全村村民提前集体出逃躲避,暂时保全了性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上空笼罩着恐怖的阴云。但是,青州人民,在敌人带血刺刀的面前,并不胆怯、后退。他们抓住时机,用智慧消灭敌人。
在国难当头之际,为了动员军民抗战,青州各地党组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冲破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所设置的重重阻力,坚决贯彻全面抗战路线,积极开展宣传、发动群众的工作,青州的各界有志之士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活动中去,全县迅速形成了轰轰烈烈的抗日局面。群众只要是听说要打日军,就会踊跃参加,纷纷拿起武器,奔赴抗日战场。
益都县城以北的北段村是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又是青(州)垦(利)公路必经之地,是那时南京到北京间一条比较重要的交通道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也为日本帝国主义通过青(州)垦(利)公路到国民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益都县城的重要通道。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躲避匪盗祸乱,村里曾经围村筑起了5米多高、1米多厚的围墙。墙上修了炮楼、炮眼,很是坚固。日军入侵青州后,日本人在村东南方向北阳河西岸的朱良安了据点,共产党则在北阳河东岸东朱鹿一带活动频繁,北段村成了敌占区和抗日游击区的“拉锯区”。杨国夫领导的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十团挺进益都后,许多青年参加了八路军,村里成立了青抗先、儿童团、自卫队,抗粮抗捐抗日伪顽。朱良据点的汉奸杨荆山(外号杨勾鼻子)曾多次到村里替鬼子要钱、要粮,都被村民打跑了。北段村也就自然成了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1938年1月17日拂晓,日军经过广饶县沿青(州)垦(利)公路南犯,沿路村庄的老百姓闻讯后,异常惊恐,相率逃散,十室九空。北段村也不例外。当时虽然大部分群众逃离居住地,但也还有个别群众因各种原因留了下来。北段村的教师刘旭广、赶马车的刘汉章、农民刘正明等人就未逃离家乡。
日军经过北段村附近时,一个日本骑兵发现北段村村民刘汉章在公路附近的坟地里遛骡子,于是想夺走这匹骡子,被刘汉章发现,刘汉章跳起身,打算去牵骡子。他还没走几步,就看到那个鬼子兵,荷枪实弹,全副武装,骑着马向这边走来。显然,他已经看到了这匹骡子。相距不过五百米,刘汉章急忙把骡子牵到一个坟头的西边,把那头大骡子拴在一块石头上。当他回来时,那个鬼子兵已经离坟头不远了。鬼子一边跑,一边哇啦哇啦地叫着,也听不懂他说些什么,看行动是想要抢走那头骡子。
那时,过的是亡国奴生活,在那群禽兽不如的日本鬼子面前,人们的生命财产,是没有任何保障可言的。刘汉章上前去用手势给他解释,但不起任何作用,被鬼子一下子推了一个趔趄,险些跌倒。刘汉章知道,在禽兽面前是无道理可讲的,有多少善良无辜的民众,无缘无故地死在他们的屠刀之下。可是现在怎么办呢?情况十分紧急。
正在这时,那头骡子从坟头的西边跑了出来。那个鬼子看见了,哇啦哇啦地狂叫着,舍了刘汉章便向坟头西边追了过去。当时的骡子,在农村那可是农民的全部衣食所靠,一半家产,怎能啥的让鬼子抢走呢?所以,刘汉章也就急忙撵了过去。
人都有这样一种特性:不管平时他多么胆怯怕事、懦弱无能。但是,到了一个特定时间,一个特定环境,他被压得或者惊吓得无法再忍受了,便会从内心、从肌体爆发出一种精神,一种能量,一种不可抗拒的,甚至事后连自己也不敢相信的 “英雄气概”,那时,他真敢上山打猛虎,下海斗跤龙,真敢把皇帝拉下马来,刘汉章就是这样。
形势急迫,不容他多想,他急中生智,心里想如果能够引鬼子进村,利用建筑物和街巷熟悉的优势,就能甩掉鬼子,甚至可以干掉鬼子,保住骡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