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陈华:找到《育英校歌》历史的故事(组图)
2015-02-27 19:01:28
作者:陈华(陈小娃)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我马上找到了姚远方的儿子姚鸿(现任中共党史出版社副社长)核实,问他是否知道《小小叶儿哗啦啦》这支歌?他明确的答复:是我爸爸创作的诗歌,还曾经在建国初期的纪录片《天安门》中播放过⑿。他还告诉我,父亲姚远方已因病于2010年10月在福州逝世,享年88岁。

歌词作者姚远方和姚鸿在家中

    不尽的遗憾——如果作者还在,他知道《小小叶儿哗啦啦》已改编成为育英学校校歌的故事该多么高兴!在抗战胜利69周年的今天,晋察冀据地儿童团的歌声还在继续,历经66年还在中国首都北京的上空回响!!

    遗憾后的祝福——我衷心地希望,校歌的原词作者姚远方能在遥远的地方,听到我们育英学校师生们迟来的祝福与歌声!!——“小小的叶儿哗啦啦啦啦,……”

    2014年9月1日  写于北京槐柏树
    2014年11月1日修改补充

    (作者系中直育英学校 第12届毕业生)

    注释:

    ①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成立于1982年,是由原《晋察冀日报》的老同志们组成。为了写好自己的报史,全国103位报社老同志来京开会,推选出了45名编委,陈春森任会长。现已完成《晋察冀日报史》、《文旗随战鼓》、《人民新闻家邓拓》、《晋察冀日报通讯全集1938-1948》等15本(套)报史书籍。

    ②沙飞(1904-1950):曾任《抗敌报》(《晋察冀日报》)副主任、《晋察冀画报》社长,鲁迅、白求恩、聂荣臻等历史珍贵照片拍摄者。其女王笑利,曾在北京80中学任历史教师。

    ③杨沫(1914-1995):女,1936年入党,曾任《晋察冀日报》文艺副刊编辑,解放后搞文化创作,《青春之歌》小说作者,改编为电影后,亦影响巨大。其子马青柯,马建民杨沫长子,曾任国家审计署工会副主席。

    ④晋察冀边区光明小学:始建于1947年4月4日,在阜平县城南庄槐树庄村建校,是晋察冀边区的干部子弟学校。第一任校长陈君平,一年后调离,由刘建勋接任校长。3个月后刘校长调去筹办中直育英小学;光明小学与延安保小、晋冀鲁豫行知学校合并,新组建了华北育才小学。在中直育英小学进京后,原光明小学的康秀悦、张新民等几位老师,又被刘建勋校长从华北育才小学抽调到了中直育英小学工作,康秀悦还曾任育英小学第三任校长。

    ⑤陈君平(1904-1973):女,河北定县人,1935年在北平参加“一二九”、“一二一六”学运,去南京请愿;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入党,曾任定县高小、北平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教师;张家口第十小学、晋察冀光明小学校长、北京分司厅学校校长;北京市中小学教职工联合会党组书记、北京市政协委员。文革中受迫害致病致残,69岁病故于北京。其夫马振武,曾任晋察冀军区外事处长,建国后曾任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外交部礼宾司长。

    ⑥陈英:女,1924年生,1939年入党。曾任《晋察冀日报》内参《敌情资讯》编辑、晋察冀四分区宣传科长;北京市委党校教师、市委宣传部处长、市出版局、文物局副局长,离休后任市文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等职。

    ⑦陈春森:1916年生,河北曲阳人。参加一二九学运,“七七事变”后参加抗战,1939年入党,曾任《晋察冀日报》编辑、编辑部副部长、编委,《老百姓》、《实话报》主编,建国后曾任铁道部宣传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中国铁路文联主席等职。现任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

    ⑧《晋察冀日报》:创刊于1937年12月11日,最初叫《抗敌报》,最早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办,后成为晋察冀边区党报。报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一手拿笔一手拿枪”,游击办报10年半,1948年6月15日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成为中共中央《人民日报》。

    ⑨《晋察冀边区革命歌曲选》,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编辑,1997年编辑出书,伊之、张非主编。伊之,曾任《晋察冀日报》电讯部党支部书记、建国后曾任中国铁路文工团党委书记等职,中联部副部长张致祥夫人。张非,音乐家,曾在晋察冀为《张老汉》、《爬过高山》、《庆祝胜利》等十几首歌谱曲。

    ⑩田崖:女,笔名田涯,晋察冀边区青年作曲家,在抗日战争中曾为《过年曲》、《小木枪》、《小小叶儿哗啦啦》等诗歌谱曲。

    ⑾《晋察冀革命文化艺术人物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⑿在电影纪录片《天安门》中,有小学生演唱《小小叶儿哗啦啦》的全部影像,使用的是姚远方1940年的原作歌词,但曲调没有采用田涯原曲。

    (因行文时间仓促,如有史料不准确之处,可以新资料为准。——作者)

    作者简介:陈华:女,1951年生,曾用名陈小娃,曾在中央直属育英小学、北京女十二中学学习。1968年到延安插队,在延安县蟠龙公社纸房沟大队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民小教师、妇女队长、大队党支部副书记;1971年调到延安县委工作,曾任县妇联副主任、公社党委副书记等职;1977年调回北京后曾任东城区东直门街道办事处团委书记、党委宣传部长;1984年考入外交学院,毕业后曾任东城区政府外办副主任、主任,1994年任北京市政府外办处长。2006年退休后在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任副秘书长、副会长兼秘书长。

    (此文将被摘要登载在《百年潮》2015年第三期上。)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王全兵: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以“五个着手”提升博物馆软硬件建设
·下一篇:无
·特稿:找到《育英校歌》历史的故事(组图)
·找到《育英校歌》历史的故事
·育英校歌的历史初探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陈华:找到《育英校歌》历史的故事(组图)
特稿:找到《育英校歌》历史的故事(组图)
特稿:维系真情 景致倾心——江苏常州嬉戏谷维景国
王全兵: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以“五个着手”
特稿: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以“五个着手”提
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以“五个着手”提升博物
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组织干部职工倾力落实阳
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局“六个要求”推动全年工作
闲笔民国诗、文、画坛才女与轻灵羽衣之旗袍
春临桂北千寻色、我撰苗山数比联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100首红歌歌词(写红歌画红歌内容参考)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