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组织部原部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张全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方克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原所长陈祖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陈瑛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润为
中红网北京2015年1月5日电(卫鸿)2014年12月29日,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中国政治学会科学发展与政治和谐专业委员会在京举办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
与会同志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导,就如何正确、全面、积极地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与会同志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高屋建瓴、超超玄箸,闪烁着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的光芒,是指导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当下的关键是落实,不折不扣地落实,不走样、不跑调地落实。这样扎扎实实地干上几年,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准、精神面貌、文化素养必定发生巨大变化,不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保障,而且会有力提升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良好形象。
与会同志指出,中华传统文化一直以辩证主体原则来把握人世间的各种关系。在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中华传统文化一方面强调人“最为天下贵”(《荀子•王制》),承认人对自然的开发、利用权,一方面又强调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用《易经》的话说,就是“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上经》);“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系辞•上传》)。在把握人与人的关系时,中华传统文化主张推己及人,将关爱他人视为内在于人的主动要求。例如,儒家讲“仁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墨家讲“兼爱”,“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在把握全社会的关系时,中华传统文化主张“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在把握国与国的关系时,中华传统文化主张“协和万邦”(《尚书•尧典》),“视人之国若视其国”(《墨子•兼爱中》),“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贵者不傲贱”(《墨子•天志上》)。在抽象的意义上,上述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统一性。正是因为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马克思主义才得以在中国大地上枝繁叶茂;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价值观才得以在中国大地上不断地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历史经验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以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基础;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后,面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交锋的复杂局面,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方面强调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一位马克思主义者的深思熟虑和深谋远虑。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存在。和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的文化一样,其中既有至今仍充满活力的精华,也有不适应时代要求的糟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对于传统文化,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我们必须以这些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对中华传统文化下一番总结、鉴别和改造的工夫。一是把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东西和消极的东西区别开来,比如儒家讲“孝”,直到今天,这一伦理原则在一般情况下也要遵守,但是如果像郭巨埋儿那样把“孝”推到残忍的极端,则是不应当作为道德楷模来提倡的。二是把传统文化的原始经典和后来的演化区别开来,比如孔孟虽然也讲“克己”、讲“义”,但是并未完全否定人的正当欲求,而程朱理学却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反人性主张,这种“发扬”对于本原来说,不是进步而是倒退。三是把历代统治阶级的思想主张和实际行为区别开来,比如唐明皇提倡儒家学说,主张“你慈子孝”,还亲自为《孝经》作注,却把儿媳据为己有,这就是说一套做一套;又比如,慈禧太后、袁世凯、张勋、蒋介石、汪精卫这些人都热烈尊孔,但是他们 “尊”的却是孔子学说中僵化、保守的部分,结果把国家搞得越来越来衰微破败。把这些问题一一搞清楚,我们才有可能知道应当吸收什么、应当摒弃什么。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将“古为今用”落到实处,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的转换,转换成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转换抵御西方文化渗透的坚强堡垒,转换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想助力,转换成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上,一切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文化复古主义的观点,把儒家文化与普世价值嫁接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实用主义观点,都是错误的、没有依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