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寨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全国第二将军县,有着辉煌的革命历史。从“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金寨的传播到新中国成立,金寨30年红旗不倒!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金寨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抗日战争时期,金寨是国共两党领导安徽和鄂豫皖边区抗日民主救亡运动的中心;解放战争时期,金寨是刘、邓大军建立的大别山后方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金寨所处的位置特殊、做出的贡献巨大。根据《安徽省抗日战争史》、《金寨县革命史》及《走进金寨》等史书记载的大量史实,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条结论。
一、金寨是中共安徽省工委、鄂豫皖区党委和国民党安徽省政府、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的迁入地、组建地,是国共两党领导安徽省乃至鄂豫皖边区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日。1938年5月,日军进逼皖中,蚌埠、合肥相继沦陷。为避日军兵锋,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和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于6月从六安迁至金家寨(当时为立煌县城)。中共安徽省工委为坚持国共合作的抗日统一战线,领导安徽和大别山地区的抗日民主运动,也于6月从六安迁至金寨县(时称立煌县),机关设在新四军四支队立煌兵站,先驻桃树岭、后迁白水河。10月,国民党第21集团军总部又迁至金家寨,金寨遂成为国共两党在大别山地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抗日民主救亡运动的中心。
迁入金寨后,安徽省工委不失时机地选派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到省、县动委会和各抗日工作团工作,通过动委会和工作团来推动抗日民主救亡运动,很多共产党员担任了县动委会指导员和工作团团长。同时还通过省动委会,选派一些共产党员到国民党各级政府中任职,他们广泛团结各界爱国进步人士,深入动员民众,推动了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省工委迁至金寨后,即以省动委会的名义,在桃树岭四支队兵站内举办干部培训班,为各县动委会和工作团培训了一批骨干力量。6月下旬,董必武等中央领导同志来金寨地区视察抗日民主救亡运动,并作出重要指示。
为加强对金寨地区抗日工作的领导,安徽省工委及时组建了中共立煌县委,并先后建立了麻埠、双河、汤家汇、斑竹园等4个区委和20多个党支部。立煌县委在努力恢复和发展党组织的同时,积极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和调动一切爱国力量,广泛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武装,促进了金寨地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同年8月,立煌县动委会在金家寨船舫街成立,县内4个区、3个镇、24个乡相继建立了动委会。在抗日工作团的协助下,全县还先后组建了工人、农民、青年、妇女、文化、商业等各界抗敌协会69个,会员达7000多人。各抗日团体纷纷走上街头、深入乡村,集会演讲,声讨日军侵华罪行、鼓舞群众抗日斗志。金家寨、麻埠、流波、胡店、双河等地都举行了1000多人参加的群众集会,其中金家寨群众大会到会者达4000多人。各类抗敌文艺团体也经常深入城镇、农村宣传演出,影响很大。省妇战团、立煌县妇抗会以及金家寨、麻埠镇等动委会先后发起募捐运动,共捐银元5000多元、鞋4.8万双、棉背心5万余件。县妇抗会还组织了洗衣社、缝纫社,为住院伤兵洗衣做饭,为前方将士制做军鞋,有力地支援了前方抗战。
1939年2月,为加强对鄂豫皖边区抗日工作的领导,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撤销中共安徽省工委,成立中共鄂豫皖边区委员会,郑位三任书记,机关设在白水河汪家老屋四支队兵站。为便于开展工作,区党委在民运部内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妇女工作委员会,在宣传部内成立了文化工作委员会,三个委员会都通过省、县动委会开展工作。区党委成立后,即在白水河举办了3期党员干部训练班,学员来自六安、霍山、霍邱、固始、寿县、英山等县,共培训干部300余人。同年夏,民运部的妇女工作委员会经过努力争取,在金家寨高庙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妇女培训班,为各县培训妇女骨干100多人。
7月,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局,鄂豫皖区党委于7月24日撤离白水河,转移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驻地庐江东汤池。之后,先后成立的中共立煌市委、立煌中心县委和立煌县委相继领导金寨人民坚持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直到抗战胜利。期间,中共中央中原局鉴于大别山形势逆转,于1939年11月决定撤销鄂豫皖区党委,成立豫鄂边区党委和皖西省委,中共皖西省委于1940年2月在新四军驻立煌办事处正式组建(同年3月迁至霍邱刘家仓房),领导立煌和霍邱两个中心县委的抗日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