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我们翻过高耸入云的分水岭,就进入了渭河源头。最高海拔2980米,就俏生生地耸立在渭源和漳县之间。这里距渭源县城40公里,距兰州164公里。
汽车海拔从两千米扶摇直上,而车外温度也从26摄氏度下降到18摄氏度。在盘山路十几分钟的车程后,我们就来到分水岭顶峰。
峰顶之上,有一座网球场大小的观景台,边缘立有甘肃省交通厅设立的地理标志碑:“分水岭海拔2980米”。按照标志碑的标示,显示分水岭的北面属于渭源地界,南面则是漳县。渭源县一侧地势较缓,高原草甸地貌特征明显;而漳县一侧地势陡峭,公路盘绕跌宕,海拔快速下降,满山的植被愈发显得葱茏。
这里,是渭河与洮河的分水岭,也是渭河的源头。由此向西北汇集的涓涓小溪流汇入洮河流进黄河,向东南汇集的汩汩小河先是流入漳河,然后流入渭河,最后在陕西汇入黄河,全长818公里。
站在分水岭观景台上,我们本以为分水岭的高度已经令人仰止了,但我们还可以眺望到更高的、顶峰积雪终年不消的露骨山——雪山太子。它磊落不群、特立独挺,海拔竟有3941米。
分水岭集险峰奇石、草地野花、珍稀动物、历史传说于一体,是人们举行野营活动和探险的好地方。我们抵达分水岭时,已是傍晚七点一刻,但见晚霞灿烂,山花烂熳,牧草青青,流水潺潺,生态环境优美。据说,这一带有11万亩草场,甘肃南部最大的天然牧场就在这里。要是大白天,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险峰奇石带来的无穷乐趣,而且还可以感受到牛羊成群、牧歌嘹亮的草原风情。
渭源也是红军长征的经过地。1936年8月25日夜,红四方面军30 军89师经漳县进入渭源。26日凌晨,到达县城外。由于城内军政要员逃遁一空,只留下一些普通百姓,所以红军行动未受到任何阻挡。当年,群众看到红军到来,当即打开城门,鸣放鞭炮,牵羊挂红,欢迎红军入城。同时,另一支红军队伍也经陇西首阳镇进驻渭源县渭北镇(今北寨镇),当地贫苦农民尤进财等人组织群众,欢迎红军的到来。
这年9月1日,红军兵分东(渭源)、南(漳县)两路攻打官堡镇(今渭源县会川镇)。此地有鲁大昌部一个骑兵团的兵力驻防,经过两昼夜激战,敌骑兵团被打跨,红军迅速占领了官堡镇。从此,渭源从南到北变成一片红色区域。
红军进驻渭源后,立即开展了以“抗日救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活动。8月27日,红军召集30 多名留城群众,在渭川小学(现渭源县清源一小)集会,宣布成立了渭源县苏维埃临时政府和5个区苏维埃临时政府,5个区抗日义勇队,每个区义勇军队员约100人左右。后来,合编为“渭源义勇军团”。9月27日,义勇军团奉命撤离,随红军西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