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亭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油画
送郎当红军
据说毛泽东一生只题写了二处亭名,一处是长沙的爱晚亭;一处是闽西才溪的光荣亭。
1933年春,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为了表彰才溪人民在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扩大红军和武装斗争等方面的光荣业绩,拨款兴建光荣亭,亭内陈列着中央苏区授予的第一模范区的奖旗。后来,光荣亭在白色恐怖中毁于一旦。1955年,福建省委拨专款重建光荣亭,1956年毛泽东亲笔题写了亭名。光荣亭因为伟人的垂爱,超越了时代的荣光,跨越了地域的局限,成为中央苏区时期历史的见证。光荣便永远留在神奇的闽西山村。
年复一年,光荣亭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才溪人。在不断发展的岁月中,光荣亭并未老去,反而更加耀眼地存在于人们的惊叹中。革命战争年代,才溪百分之八十的青壮年男子走上革命征途,成就了建国后闻名于世的九军十八师。而确切的数字应该是小小的弹丸之地竟诞生了10位将军,4位副部级以上的老红军,17位地、师级的老红军。改革开放后,三千榔头八百斧,才溪儿郎勇闯特区,产生了二三十位百千万富翁,成为新时代的“九军十八师”。二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时期,才溪人以自己的方式呈现了光荣的本质。
光荣的源头在红色三十年代。那时中央苏区有两个模范乡,一个是长冈乡,一个是才溪乡。毛泽东在1930年至1933年间,三次到才溪调查指导工作,写下著名的《才溪乡调查》,培育出闻名苏区的模范乡。一首流传至今的歌谣这样唱道:“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饭包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提灯笼访贫农。”正是由于苏区干部扎实为民的工作作风,使众多才溪儿郎义无反顾踏上革命的道路。在这些后来被称为将军、部长的革命勇士背后,站立着这片红土地上千万个坚定的背脊。他们奉献出希望与热血,默默祈盼着春天的到来。但是,又是什么力量使光荣的过去得以延续,在大江南北写下才溪骄傲的名字?我们知道,许多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但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因为地理环境等因素,不仅难以谱写辉煌的历史,反而落后了。才溪似乎成了例外,她不仅站在改革的潮头,而且可以自豪地告诉世人“老区不老”。
在新时期才溪老板的发家史上,人们乐于称他们“敢吃螃蟹”。他们最早接收了来自中国南方春天的讯息,像鹰一样敏锐地捕捉到了先机,于是他们不可阻挡地与特区同步发展起来。但还有一点许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作为刚从“文革”恶魇中醒来的中国农村,农民外出务工还被严格限制着。而处在偏僻的闽西乡村,县乡干部却感受到群众意愿不可违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他们大开绿灯,让他们到改革的处女地上挖掘自己的梦想。这两点构成了才溪新时期“九军十八师”的关健。我们清楚地看到,如果时光倒流,这两点又与当年才溪人浴血战场的情景何其相似。历史总能在某个地方上找到关健点,这两点成为才溪光荣如一的内在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