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一民,《刘少奇与安源矿工》
侯一民,《毛主席与安源矿工》
侯一民先生
中国美术馆经过精心准备,八月末,以侯一民先生的两张主题《刘少奇与安源矿工》、《毛主席与安源矿工》为核心,举办“侯一民大型学术解析展览”,把创作两幅画的过程所做的全部素材和创作环境予以充分呈现,揭示艺术家一贯坚持并至今矢志不渝的“艺术来源于生活”的主张和实践。
侯一民因创作《刘少奇与安源矿工》获得荣誉和赞赏,也因创作《刘少奇与安源矿工》而走向人生底谷。通过创作《毛主席与安源矿工》使个人逆转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生于1930年的侯一民是河北省高阳人。曾任中央美院油画系副主任、壁画系主任、第一副院长,著名油画家、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壁画学会名誉会长,参与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设计。1986年后,参与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等园林创建,任总顾问。2013年1月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而立之年的侯一民,1961年国家博物馆交给《刘少奇和安源矿工》的绘画任务。为此,他三次前往安源,了解掌握刘少奇23岁作为工人代表领导了安源大罢工的史料,刘少奇不止一次到过安源,1922年9月14日安源煤矿大罢工时,刘少奇是工人代表(李立三为总指挥)。第一稿画得不太满意,题目是《刘少奇一身是胆》,第二稿题目是《刘少奇和安源矿工》,重点放在“我们不要做牛马、我们要做人”这样的动人场面,画中的很多人都是有当时的人做原型的。比如刘少奇旁边的杨士杰,还有另外几个年轻人,罢工以后,刘少奇把他们送到苏联学习,回来以后就做了安源地方的党支部书记,后来被敌人钉在俱乐部里面七天七夜,没有屈服,最后拉出去砍头的。画中人物的服装是最典型的,侯一民还给他们多穿了点衣服,当时是“矿工头上三尺布,下矿包包头,上矿遮遮羞”,拖着煤斗,在井下,井下水很大,说他们是“水老鼠”,在水里爬,就露着一个头,这些东西都深深地感动着侯一民,绘制《刘少奇和安源矿工》时侯一民把他们画进去。此画经历史博物馆展出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便出版发行。1962年1965年三年之内,印数总计达17万张,为树立刘少奇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领袖”形象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刘少奇当时作为国家主席、党中央副主席,画张画宣传宣传不算过分。
但是,1966年“文革”兴起,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为1967年之后刘少奇被打倒,成为“头号走资派”,《刘少奇同志与安源矿工》无疑成为“反动油画”,被批判“为刘少奇树碑立传的大毒草”。接下来侯一民遭到批判,甚至被吊起来毒打,要求他肃清余毒。侯一民认真批判自己,公开场所讲毛泽东七赴安源的事实,在安源,毛泽东传播先进思想、号召动员工人,对安源大罢工做了充分思想准备,毛泽东给工人们讲:“如果我们的工人没有团结起来,就像一些小石头,资本家一脚就给踢开了。如果我们联合起来,就成了一个大石头,还能搬得动吗?” 毛泽东启发工人:“每个人是一根筷子,如果捆成一捆的时候,就变成了整体。”有了毛泽东充分思想动员,才有了李立三、组织、领导安源大罢工。侯一民为了“将功补过”,拿起画笔画了《毛主席和安源工人在一起》。领导让他谈表现安源大罢工这一重大题材的创作经过和“体会”。在当时背景下,侯一民说:“1961年初,我接受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交给的‘安源大罢工’的创作任务。大量史料证明:安源大罢工的烈火是毛主席亲自点燃和领导的,可是旧中宣部的某些人,蓄意为刘少奇树碑立传,下令去掉画稿上原有的毛主席形象,使这幅画成为一幅颠倒历史,为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树碑立传的黑画。由于我缺乏路线斗争的觉悟,做了他们的工具。”“文革”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侯一民感到以上的检查说法不正确,可是,刘少奇这宗“最大的冤案”得到彻底平反。《刘少奇同志与安源矿工》承受的错误也不付存在了,这幅画又被称为中国革命史尤其是中国工运史的主要图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