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夫人——曾志,原来我对其知之甚少,仅知道她是一位老革命,中共的女中豪杰。早先的电视播新闻,念到一长串中央领导干部的名字,经常能听到“曾志”这两个字,但没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
今年四月初,随淮南硖石诗词学会“红色之旅”采风团去了革命圣地井冈山,经历了一场红色洗礼。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那片红色土地,走进红军小井医院,亲近一朵朵怒放的映山红,对红色军队中的“巾帼英雄”曾志才有了初步的了解。
曾志,湖南省宜章县人,1911年4月出生。1923 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6年秋进入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20名女生只有她一人在严格的军训和斗争中坚持下来,同年入党。她参加过湘南起义和井冈山的斗争,曾任红军后方总医院党总支书记、闽南特委组织部长、福霞中心县委书记等职。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湖北省委妇委书记、荆门当阳远安中心县委书记。1939年赴延安,入中央马列学院和中央党校学习,后任中央妇委秘书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沈阳市委常委兼职工部长等职。建国后,历任武汉军管会物资接管部副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副部长兼广州市电管局局长、广州市委书记、广东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等职。
曾志同志为党和人民艰苦奋斗了一生,将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她的高尚品德和优秀情操,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称赞。
她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历经各种艰难困苦,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如一,依然毫不动摇。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她的第一任丈夫夏明震(夏明翰之弟)和第二任丈夫蔡协民先后为革命英勇牺牲,3个小孩或忍痛送人或为筹集党的活动经费而被迫卖掉,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1935年春,因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她孤身一人辗转在汕头、宜章、广州、上海等地寻找组织关系,打杂做工,经过20个月的艰难寻觅才在上海与党取得了联系。延安整风时,她被诬陷为“怕死鬼”受到审查,始终抱定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讲一句假话,直到甄别平反。“文革”中丈夫陶铸蒙冤被迫害致死,她也遭到批判并被遣送到粤北农村劳动。面对这种常人不能忍受的磨难,她以顽强的毅力挺了过来。
粉碎“四人帮”后,她担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积极投入拨乱反正的斗争,为落实干部政策和平反冤 、假错案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她晚年对儿女坦露心迹:“只要为了党的利益和需要,我可以舍弃一切,包括生命。因为我不仅是一个女人,更是一名战士”,“ 我对我选择的信仰至死不渝,我对我走过的路无怨无悔”。
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篇篇翔实的历史资料,一段段极富感染力的讲解,逐渐在我的脑海中定格了一尊丰满、立体、隽秀、坚毅的雕像。她的人生是坎坷的,她的追求是高尚的,她的人格是令人景仰的!
1998年6月病逝,曾志留下遗嘱把省吃俭用节省的6万多元钱全部捐献给祁阳和宜章两县的“希望工程”。原本可以在北京八宝山安息的曾志同志,却选择了安静地回归井冈山。生前,她特别给党中央写信,在《留言——生命熄灭的交代》中,她极力要求身后事简朴、简单办理,并让女儿陶斯亮将其骨灰撒在井冈山。中组部根据曾志同志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送别活动。遗体于1998年6月26日在北京火化,骨灰撒在井冈山上。党和人民给予她很高的评价,称她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组织战线的杰出领导者。
来到曾志的墓地,令人顿时再生感慨。一块近三角形的山岩,紧紧依偎在郁郁葱葱的大山之下,“魂归井冈——红军老战士曾志”(1911,4—— 1998,6)两行朱红大字,醒目地提醒着每一位前来瞻仰者,这就是一个老革命家的魂归之处!87个风雨春秋,凝结巍巍井冈于一体,晨观五指峰云升雾起,暮闻五龙瀑跃涧轰鸣。我想,她老人家九泉之下有知,一定在和那些过早地献出生命和热血的战友们,欣慰地分享着革命胜利的成果,分享着祖国日益强大带来的无比兴奋与喜悦。他们一定热切地渴望着自己为之浴血奋斗的祖国,衷心爱戴的党,永不变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