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红色视频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各界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影视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黄光棉: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有一座红军庙(图)
2012-03-01 12:31:27
作者:黄光棉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中红网福建永安2012年3月1日电(黄光棉)在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8公里白粉山战斗遗址上有一座老百姓的红军庙。这座红军庙是由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及其周边的老百姓亲手建立起来的,在这座红军庙的兴建和修缮过程中,至今没有花过政府一分钱。
 


 阳光照耀下的石峰村红军庙(白粉山战斗遗址红军纪念亭)(郑德新 摄影)

    一、给逝去的生命最后尊严,偏僻小村素来敬重无名冢

    石峰村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方圆十里,共有七个大小不同的自然村,除了当地石峰村的高际岩上有一座很小的神农庙和每个村庄的水尾有一座很小很小的土地庙外,方圆十里,七个村庄没有一个香火鼎盛的寺庙。

    石峰村及其周边村庄的老百姓素来善良淳朴,自古以来,一旦遇到瘟疫、疾病或天灾人祸等原因造成当地有人去世而又无后人继承并料理后事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就会捐款的形式,将后继无人的死者郑重掩埋。其中的李姓曾在曾在石峰村历经过鼎盛至绝后,石峰村人便请来风水先生,象安葬自己的祖先一样,选择好风水宝地和良辰吉日,将所有李姓人口集中于石峰村的腊坑,统一命名为李氏冢。石峰村的吴姓,也在石峰村的水尾建立了水尾无名冢。

    千百年来,石峰村及其周边的老百姓祈求平安,求福求子,基本上靠村里的土地庙。也许是因为当地没有香火鼎盛的寺庙,而根据传统的民俗文化,土地庙所能祈保的范围很有限。这样一来,石峰村一带的老百姓,遇到需要祈求平安,求福求子,甚至了断纠纷时,往往求助于当地的无名冢。如,该村有个华姓小孩,小时候多病,算命先生建议他的父母把这小孩送给石峰村腊坑的李姓无名冢做儿子,于是写下阴书地文,烧给腊坑的李氏冢,并改名为华李万。结果华李万健康成长,长大成人,生儿育女,子孙繁茂。公元一九六二年农历六月的生于石峰村的一位管姓男孩,因为小时候多病,算命先生说他“命带伤官,头面有伤……”,于是给过当地的一块石头做儿子,年节供奉,依然不够凑效;后来,这位管姓男孩的父母请道士写下阴书地文,烧给腊坑的李氏冢,将那管姓男孩许给腊坑的李氏冢做嗣子。此后,管姓男孩的家人在每年八月祭祀祖先时,年年都要前往腊坑李氏冢祭祀。说来也奇怪,在这个人口只有四五百人的小山村里,长大后的管姓男孩,居然成为这个小村里为数不多的第一代走出大山的读书人,其他仿效其法把孩子许给腊坑李氏冢的人家,其孩子也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感觉上总认为是有了腊坑李氏冢的保佑而四季平安,做事顺心的,因此,本来是无后人祭祀的腊坑李氏冢反而成了石峰村香火很旺的一座古墓。民间习俗上把这一现象归纳为认鬼亲。

    此外,在石峰村民间,还有鬼断纠纷的习俗。传说石峰村曾有两家人,闹了纠纷,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其中一家提议:“你敢说没做亏心事,有胆的话,就跟我到水尾冢去神咒”,随即两人都到了水尾冢前,双方许下毒誓:“谁偷了俺山上的木头,谁就嘴巴歪掉”,结果,据说不到一刻钟,村里就有人中邪,嘴巴歪斜,说话依依呀呀,口齿不清。奇怪的是,那嘴巴歪斜者赔礼道歉,归还赃物后,歪斜的嘴巴又自然复原,正常如初了。

    数百年来,石峰村的无名冢就是这样扮演着一种有求必应,惩恶扬善、主持公道的角色,因此,无名冢在当地历来受人尊重。

    二、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百姓捐款,安葬红军英烈

    1931年(辛未)春,汀州党员范永章师徒来到石坊(石峰村旧名)打铁,秘密团结进步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建立了红色交通站。当时范永章师徒就住在管姓宗祠,并在与其毗邻的罗树生老厝设炉打铁,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此后就有多支红军队伍在石峰村活动。1933年7、8月间,红军独立第九团在姑田、小陶、罗坊一带配合东方军作战,打击敌区寿年部,并接连打击华仰侨、周焕文团匪。期间,东方军和红九团就曾多次进入石峰村。

    据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委托厦门大学出版的《燕江红旗——永安土地革命时期史实存录》记载,1934年7月9日,护送红七军团北上抗日的红九军团从清流县沙芜塘、永安市的安砂镇、罗坊一线进入石峰村及其周边的垇头、牛乙坑、高际坑一带,次日进入洪砂、桐林、大陶口、大陶洋各村。

    据新华社《中国工农红军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一文资料显示:“1934年夏,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扩大对华北的侵略,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围剿”的国民党军正以重兵向苏区腹地进攻。在此形势下,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以红7军团组成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立即向闽、浙、皖、赣边出动,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以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同时调动与牵制国民党军“围剿”中央苏区的兵力,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又据新华网军事频道《红军长征中到底有几次会师?》一文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主编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第8页介绍,“中共中央还在印刷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赶印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中国能不能抗日?》及《拥护红军北上抗日运动口号》等宣传材料。共160万份,供红7军团北上沿途宣传和散发”。又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写的《今日长征路图集》一书介绍,北上抗日先遣队的途经路线属于长征线路之一,北上抗日先遣队于1934年7月6日从江西瑞金出发,经长汀、连城县尧家畲,于7月15日首站进入毗邻的小陶镇石峰村和洪砂、小陶一线,部分在石峰村驻防并留下北上抗日标语,后经小陶镇麟厚、吴地冷水溪、大吴地、小吴地往漳平进发;而后,先遣队又突然挥师永安城关。又据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一书的《北上抗日先遣队经过路线要图》的时间标注,北上抗日先遣队于7月19日进入永安市青水畲族乡。因此,永安市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中国能不能抗日?》等4部提前印制、规定发布日期的北上抗日宣言第一发布地。由于石峰村距离连城县尧家畲最近,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1934年7月15日进入永安境内的第一站,因此,石峰村也称为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小陶镇成为北上抗日宣言第一镇,永安市成为北上抗日宣言第一发布地,同时也是最早的长征出发地。由于当时北上抗日先遣队来到永安小陶镇石峰村、洪砂一线及其小陶本镇一带与红九军团会师时采用的是两支部队混编驻扎,并且在石峰、垇头、牛乙坑、上坂、美坂等村庄驻防,因此,整个洪砂片及小陶村都是长征出发地,也是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2012年2月23日下午14:57时,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以《红色旅游地——“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为题报道了石峰村的红色遗址遗迹和历史定位。2012年2月25日,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林强在电话中告诉石峰村人管其乾“石峰村是名副其实的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

    1934年8月6日至8月23日,红一军团一师、二师和少共国际师等红军部队从石峰村及其周边的牛乙坑、高际坑、长美、垇头等地进入上述村庄及洪田镇马洪村、水东村、大窠村、留山村和寨中村的矮岭等地,并发生了8月12日在石峰村衙岭活捉敌营长、在石峰村白粉山与敌军发生遭遇战和8月18日、20日、21日、22日和23日分别在大陶洋石莲山、矮岭、大行贵山和石峰村增坑栋等地处的激战,以上战斗统称小陶战斗,其中,仅石峰村境内牺牲的红军英烈就多达二三百人。

    小陶战斗期间,石峰村的老百姓主动把自己的家里腾出来给红军住,石峰村农民积极分子、农会干部吴洪龙、罗树生、罗圣全等,积极为红军带路,并为红军采草药,抬伤员,支援红军。红军撤退后,石峰村的老百姓又捐款请来土工,分别以就地掩埋或集中安葬于无名冢的形式,安葬了牺牲在石峰村的红军英烈,也埋葬了阵亡的白军官兵。

    在现石峰村红军庙的附近是当年的白粉山战斗遗址,也是红军在遭遇敌人伏击时牺牲红军英烈最多的地方。1934年8月小陶战斗期间,从石峰村前往美坂村寻找哥哥的石峰村民吴盛隆在途经石峰村红军松一带时,吴盛隆曾看到在现石峰村红军松下,当时的小路上躺着7位红军烈士的遗体,第二天,吴盛隆和他哥哥又从家里带来锄头,悄悄安葬了7位红军烈士。

    三、发现红军标语,石峰村人寻找红军墓,改建红军亭(红军庙)

    历史走过数十年,在石峰村的民间一直流传着红军在石峰村的与敌军激战的故事,直到改革开放后,石峰村的古民居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红军标语:“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福建”、“ 打倒出卖华北给日本帝国主义的国民党”、“ 白军士兵要抗日反帝就要到苏维埃政权底下来,苏维埃才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权”、“ 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 反对剥夺白军士兵言论的法西斯帝国主义”、“ 工农群众联合起来,配合红军,为保卫福建领土而战”、“ 红军是抗日反帝的军队”、“ 全中国抗日的工人农民士兵团结起来,实行对日作战”、“ 国民党说抗日,为什么把东三省送给日本帝国主义?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工农劳苦群众起来实行土地革命”、“打到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卖国的国民党,打到投降帝国主的国民党”、“ 红军是真正抗日的武装”、“ 工农群众起来打土豪分田地”、“ 工农群众起来收割地主田里的稻子,工农群众起来建立工农兵的苏维埃政权”、“ 白军弟兄,日本又从东三省杀到北方来了,立刻北上抗日”、“ 全中国的海陆空总动员对日本作战”、“ 白军士兵不打红军,不打中国人”、“ 反对国民党食盐封锁”等等。这些红军标语,有的落款“红军宣”,有的落款“红军产宣”,有的落款“红共宣”。

    数十年来,这些红军标语时常扑入当地群众的眼帘,可是,当地村民不知道这些红军标语有什么特殊意义;他们只知道红军曾在村里住过,并在石峰峡的衙岭和白粉山打过战,更不知道当年来到村里的红军是哪一支队伍。

    2006年春节期间,生长在石峰村的永安市广播电视台记者管其乾在返乡探亲时看到在石峰村的瓦窑头厝和管辉彩老厝,均保留着不少红军标语,于是他用自己刚买来的一台数码相机将标语拍摄下来,并写成一篇见闻式的稿件投给了《海峡都市报》。让管其乾没想到的是,当时的《海峡都市报》记者方传柳看到这份材料后,马上回电话告知,他将亲自到石峰村采访。2006年2月19日《海峡都市报》记者方传柳、王浩志等赶到石峰村分别采访了见过红军的老人冯秀银、管灶龙等。

    2月21日《海峡都市报》A12版以半个多版发表了《永安石峰村:永远的红色记忆》;22日,《海峡都市报》A14版发表了《海峡都市报》记者方传柳的后续报道《“永安石峰村,永远的红色记忆”——省委党史专家:红军标语应好好保护》,文章说“省委党史研究室宣编处处长刘云刚告诉记者,永安石峰村的标语,是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革命时期,派出第一支抗日先遣队,途经永安时留下的重要证据。它对党史研究有很大价值,还是开展爱国教育很好的文物”,“省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表示,‘石峰村的标语,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政府应加以保护!’”

    为了探究石峰村红军标语背后的故事,管其乾一边阅读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主编的《燕江红旗燕江红旗——永安土地革命时期史实存录》,一边与当时的石峰村党支部书记管培德、党员管树本和见过红军的老人吴盛隆、管灶龙等一道开始了寻找红军墓活动。

    2天的时间里,管其乾、管培德、管树本等3位石峰人先后走访了4个见过红军的老人,具体的红军墓地没有找到,但是找到了两处红军与白匪激战的古战场。2006年6月11日,石峰村见过红军的老人吴盛隆、管灶龙都很确切地证实,在石峰村8公里公路边的两棵松树下,曾牺牲了7位红军无名英烈,而且是吴盛隆和吴盛兴兄弟俩亲手掩埋的。由于1957年开了小陶至石峰的公路,2005年又修了水泥路,吴盛隆所述的当年的小路已在修公路时被公路边的黄土填埋了。在管其乾的建议下,石峰村两委于2006年6月11日将烈士牺牲地上长出的两棵松树命名为红军松;6月23日,石峰村将距离红军松约50米的一座由石峰村第5生产队兴建于60年代的干打垒路边凉亭,进行重修粉刷维修,并命名为白粉山战斗遗址红军纪念亭,在亭内设立了白粉山战斗遗址简介牌《永远的丰碑》。亭内书写永安市燕江诗社社长李廉德先生创作的对联“青山有幸埋英骨,松柏多情伴国魂,浩气长存”;亭外两侧书写李廉德先生创作的对联“沿足迹继续长征家国固;慰英灵发扬传统子孙贤”。 6月30日,石峰村人在吴盛隆和吴盛兴掩埋7位红军烈士的地方重修了红军墓。

    四、象祭奠祖先一样祭奠红军英烈,石峰村探索村居委会祭扫无名烈士墓机制

    “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先后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些先烈大多数没有留下姓名。目前,有姓名可考、已列入各级政府编纂的烈士英名录中的仅有180万人左右”,这是新华社记者卫敏丽在《两千万烈士多是无名英雄》一文中的报道。

    长征前夕的1934年8月牺牲在永安小陶镇石峰村和大陶洋石莲山、矮岭、大行贵山等中央苏区保卫战小陶战役中牺牲的红军英烈有近千人,土地革命时期牺牲在永安境内的红军烈士有上千人,有名有姓有墓碑的只有100多人。这是根据永安市党史资料汇总的数字。在许多地方,许多无名红军烈士连一块墓碑也没有。而在石峰村却终于有了一座由当地老百姓将路边凉亭改建的红军纪念亭,还有一座连墓碑也没有,却每年有人祭奠的红军墓。

    尽管石峰村的那座红军纪念亭显得非常地简陋,那座红军墓也很小,其墓坪甚至小到无法同时站立10个人,但却年年有人来祭奠。其中的原因是石峰村党支部带了好头。在管培德担任石峰村党支部书记期间,这个高中毕业的村支书,不仅亲自参与了每条红军标语的普查,而且还带头寻找红军墓,命名红军松,改建红军纪念亭,并邀请永安市区的党团员于2006年七一前夕首次在石峰村红军纪念亭上举办了石峰村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暨公祭红军英烈活动,从石峰村走出去的永安市松保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董继雄为村民赞助了6套红军服和一批红军旗,使石峰村成为永安市第一个穿上红军服,高举红色旅游旗帜的村庄。村委主任吴修忠在致《红军英烈祭词》时,他说“70多年前,你们和所有牺牲在永安及其小陶地区的红军战友们,为了真理,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流血牺牲,你们来到这里,牺牲在石峰就是石峰人,牺牲在小陶就是小陶人,牺牲在永安就是永安人。做为石峰村民,做为小陶人和永安人,我们应该象对待自己已故的亲人一样,每年都来祭奠你们”,“我们修建红军纪念亭,举行每年一次的民间公祭活动,目的是告诉从这里过往的群众,红军英烈为了共和国的红色江山,曾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现在我们过上了安稳的生活,我们不能忘记你们,你们在我们的心里树起了一座永远的丰碑”,“你们在石峰,小陶及永安地区的战斗业绩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我们将永远铭记你们的英雄事迹,牢记你们的精神,让红军精神代代相传”,“青山有幸埋英骨,松柏多情伴国魂。安息吧,红军英烈们,今后石峰就是你们的故乡,我们将以红军精神激励自己,时时发扬艰苦奋斗的红军精神,为富我石峰,美我石峰而努力奋斗!”

    继管培德之后的石峰村党支部书记吴金兴同样继承了热爱红军,弘扬红军精神,建设红色村庄的优良传统。自2006年以来,石峰村两委每年都要在石峰村红军纪念亭前举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暨公祭红军英烈活动。

    香烛、纸钱、百米粿和煮熟的鸭子,这些当地老百姓用来祭祀祖先的祭品同样出现在石峰红军松下的红军墓和红军纪念亭内。不仅如此,一些村民祈求平安、神断纠纷、祈福求子等,也经常有人来到红军纪念亭内焚香作揖;永安市小陶镇中坂村八旬老农余礼堂经常赶十几里路到石峰村红军纪念亭来焚香祈福,并将自己省下来的卖菜钱雇请小陶镇麟厚团结村的民间艺人刘兴学在红军庙的墙壁上画上了松、梅、荷、竹等泼墨写意画。久而久之,当地老百姓都把石峰村红军纪念亭说成是“红军庙”。

    鉴于当地老百姓总喜欢把白粉山战斗遗址红军纪念亭说成“红军庙”, 2011年9月2日,石峰村索性在石峰村白粉山战斗遗址上红军纪念亭上挂上了“白粉山战斗遗址红军纪念亭”和“老百姓的红军庙”两块牌子。

    对于石峰村红军纪念亭上的两块牌子,石峰村红土地文化的积极推动者管其乾说:“过去,石峰村一直未出现过全日制大学生,也许是红军烈士九泉有知,2006年改建红军纪念亭时,亭外两侧的墙上写着永安燕江诗社社长李廉德先生创作的对联‘沿足迹继续长征家国固;慰英灵发扬传统子孙贤’, 改建石峰村红军纪念亭以后,石峰村接连有一批优秀青年考上了大学,其中有一年还有7人考上大学。将‘红军纪念亭’改名为‘红军庙’,说明了当地老百姓十分敬重牺牲在石峰村境内的红军英烈,他们把红军烈士当做神仙来供奉,倘若烈士九泉有知,也一定会保佑石峰村财丁两旺,繁荣昌盛”。

    “寺庙文化,向来被称之为信仰文化的博物馆,把路边凉亭改建为红军纪念亭,而后有改建为红军庙,有利于在民间弘扬红色文化,也有利于进一步多渠道募集资金,建设好更加规范典雅的红军庙”,石峰村现任村委会主任管子建说。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管其乾、张玉生:党史专家林强乐当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荣誉村民(图)
·下一篇:无
·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有一座红军庙(组图)
·特稿: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有一座红军庙(组图)
·“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组图)
·“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组图)
·特稿:石峰村请永安老年大学的朋友们合唱一首红军歌谣
·石峰村请永安老年大学的朋友们合唱一首红军歌谣
·管其乾:石峰村请永安老年大学的朋友们合唱一首红军歌谣
·特稿:石峰村请永安老年大学的朋友们合唱一首红军歌谣
·罗光初:永安石峰村发起为红色遗迹保护寻找认养人活动(组图)
·特稿:永安石峰村发起为红色遗迹保护寻找认养人活动(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黄光棉: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有一座红军庙(图
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有一座红军庙(组图)
特稿: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有一座红军庙(组图
党史专家林强乐当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荣誉村民(图)
管其乾、张玉生:党史专家林强乐当北上抗日宣言第一
党史专家林强乐当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荣誉村民(图)
特稿:党史专家林强乐当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荣誉村民
项英未杀高敬亭 叶挺报蒋介石批杀 项英为此责备叶挺
龙耳东:项英未杀高敬亭 叶挺报蒋介石批杀 项英为此
特稿:项英未杀高敬亭 叶挺报蒋介石批杀 项英为此责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李德生在安徽
毛主席语录
特稿:十里长街送总理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