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旅游建设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影视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旅游意义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石峰村请永安老年大学的朋友们合唱一首红军歌谣
2011-12-29 17:19:01
作者:管其乾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中红网福建永安2011年12月9日电(管其乾)据了解,2012年1月6日,永安老年大学将组织部分书法家和部分学员将到石峰村去给石峰村的老乡送春联,并与石峰村的老乡们一道举行文艺联欢活动,届时石峰村的村民将在联欢会上唱京剧革命样板戏,也唱山歌《来了红军有靠山》和《工农政权一枝花》。


    按王福利老师的观点,这首《工农政权一枝花》朗朗上口,易于演唱,而且也很适合合唱,石峰村打算在1月6日的联欢会上,让石峰村的全体村民和从村外赶来参加这次活动的老年朋友们齐声合唱这支歌;王老师还说“叙事山歌《来了红军有靠山》很适合于用永安方言演唱”,因此,在市区工作的石峰村人阿管还义务帮家乡人把王老师教唱红军歌谣的过程用专业摄像机录制下来并制作成DVD光盘分发给石峰村的老乡,互相传唱,同时将视频发布在网上,以方便各位乡亲和各位爱好山歌的老年朋友们通过视频学会这两支红军歌谣的新曲。

石峰村请永安老年大学的朋友们合唱一首红军歌谣


    红军歌谣:工农政权一枝花
 

    白花谢了红花开,白匪败了红军来,

    开天辟地头一回,农友成立苏维埃。

    工农政权一枝花,花根扎在穷人家,

    中国有了共产党,红色政权遍天下。

    石峰村积极打造永安苏区文化盛宴

    2011年12月25日下午,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瓦窑头厝的红军标语墙前,歌声嘹亮。来自永安教师进修学校的高级音乐教师王福利先生正在这里教当地村民学唱由红军歌谣新曲。许多村民闻讯纷纷赶来观看。

    石峰村位于永安市西南部,距永安市区53公里,1931年春,长汀籍党员范永章师徒以打铁匠的身份在在石峰村建立了红色交通站,此后,曾有多支红军队伍在石峰村驻扎或宿营,1934年7月9日,护送红七军团北上抗日的红九军团先头部队从清流境、安砂、罗坊一线进入小陶镇西北面的垇头、牛益坑(旧称牛乙坑)、高际坑、石峰一带,10日下午占领湖口、麟厚、小陶、洪砂、桐林、大陶口及大陶洋各村。7月15日,中革军委发表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红七军团主力由连城、尧家畲进入小陶镇石峰村及小陶镇洪砂等地与红九军团会师。为防不测,北上抗日先遣队还在石峰设驻防部队并在瓦窑头厝设指挥所。在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入永安境内的第一村石峰村,第一镇小陶镇,北上抗日先遣队向广大民众散发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等3部宣言书,同时书写了大量与北上抗日3部宣言书口号一致的红军抗日标语。同日三部北上抗日宣言书的发表奠定了永安成为北上抗日宣言第一发布地的基础。据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特邀研究员、永安民间收藏家安孝义先生所掌握的资料,《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的落款日期是1934年7月15日,但却是事先印好的传单,“中央交付部队随带的宣传品就有三百几十担(一百六十万份),连同部队的后勤物资及炊事担子,总共五百多担”。北上抗日先遣队是于1934年7月14日晚从连城县的尧家畲夜里行军到达石峰村的,石峰村是现永市辖区距离这条行军路线最近的村庄,北上抗日先遣队赶到石峰村时正好是1934年7月15日的天亮时分,部队达到以后马上散发传单,书写标语。因此,石峰村成了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小陶镇成为北上抗日宣言第一镇,永安市也成为北上抗日宣言的第一发布地。1934年8月6日至23日,红一军团主力一师二师和少共国际师进入石峰村,并在石峰村驻扎,期间发生了8月12日早红军在石峰村衙岭活捉敌营长的战例,当日上午10时许至下午3时又发生了敌我双方伤亡均在300人以上的白粉山战斗。

    红军在石峰村驻扎期间,石峰村“家家户户有红军,老百姓的房子住不下,红军自觉睡屋檐,有的还住山上”,红军走后,留在石峰村的红军标语至少上千条,至今仍有80多条,其中80%涉及北上抗日,有的还明确提到“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反对国民党出卖中国的塘沽协定及一切秘约”等。此外,在这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里,还有北上抗日先遣队石峰驻防部队指挥所、红一军团二师指挥所、红九军团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石峰指挥所、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点、少共国际师驻扎点、红一军团二师驻扎点、红一军团二师战地医院、红一军团战士剧社驻扎、白粉山战斗遗址红军纪念亭、红军墓、红军松、衙岭战斗遗址暨红军营连级临时指挥所、红军哨等十余处红色遗址遗迹。

    2011年11月15日,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巩玉闽,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林强等考察组一行到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小陶镇石峰村考察调研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工作。在石峰村村部二楼会议室,随同考察的永安市代市长的郑清华同志当场表示支持石峰村做好红色遗址遗迹的保护,并建设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陶的学生现在就可以来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了”。在场的三明市委常委、秘书长余红胜秘书长也鼓励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石峰村两委要进一步积极做好红色遗址遗迹的保护,并根据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建设好红色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好地教育干部群众和下一代,也为石峰村村民增加收入,石峰村民要有信心发展好这里的红色旅游,争取下次来到这里时,能在这里吃上红军餐”。离开石峰村后,考察组召开了专门会议,要求一边申苏,一边打造红色旅游,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注入红色文化元素。

    从石峰村回来后的第2天,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正厅级巡视员、福建师大兼职教授林强又在11月16日三明市委宣讲团在永安市举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会上所说:“永安的苏区文化和抗战文化是永安的两颗璀璨明珠”。

    为贯彻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11·15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工作考察组一行的指示精神,石峰村两委立即行动,很快制定了《石峰村红色遗址保护及红色文化振兴工程规划书》。组建本村的红色歌谣山歌队就是其中的规划项目之一。石峰村也属于永安方言区,当地村民也唱永安山歌;但由于原有的永安山歌调许多人都感到不怎么好听,因此,石峰两委决定请作曲家帮忙给古老的红军歌谣谱新曲。他们找到了永安申苏主题歌的作曲家、永安教师进修学校的王福利老师,石峰村是一个年村财收入只有1.6万元的贫困村,为弘扬永安苏区文化,为永安申苏助力,王福利老师不嫌贫爱富,他很爽快地答应无偿支持,而且还开着自己的私家车赶到石峰村去教当地村民学唱由他为永安红军歌谣而谱写的新曲《来了红军有靠山》、《工农政权一枝花》等。因此,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1970年至1971年,省京剧团副团长、“全国第一女武生”田子文下放石峰村期间,曾帮石峰村组建过农民京剧团,当年这个京剧团的老演员管南兴、吴宝芹和当年台下的观众管联汉至今都能唱京剧,听说城里的老师开着私家车到村里来教唱红军歌谣,他们纷纷赶来拜师。经过3个小时的教唱,目前已有石峰村民管联汉较为熟练地掌握了《来了红军有靠山》、《工农政权一枝花》两支红军歌谣的新曲。

    据了解,2012年1月6日,永安老年大学将组织部分书法家和部分学员将到石峰村去给石峰村的老乡送春联,并与石峰村的老乡们一道举行文艺联欢活动,届时石峰村的村民将在联欢会上唱京剧革命样板戏,也唱山歌《来了红军有靠山》和《工农政权一枝花》。

    按王福利老师的观点,这首《工农政权一枝花》朗朗上口,易于演唱,而且也很适合合唱,石峰村打算在1月6日的联欢会上,让石峰村的全体村民和从村外赶来参加这次活动的老年朋友们齐声合唱这支歌;王老师还说“叙事山歌《来了红军有靠山》很适合于用永安方言演唱”,因此,在市区工作的石峰村人阿管还义务帮家乡人把王老师教唱红军歌谣的过程用专业摄像机录制下来并制作成DVD光盘分发给石峰村的老乡,互相传唱,同时将视频发布在网上,以方便各位乡亲和各位爱好山歌的老年朋友们通过视频学会这两支红军歌谣的新曲。

    王福利老师无偿无私帮石峰村谱曲并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到石峰村教唱红军歌谣的事迹让石峰村民深受感动,石峰村党支部书记吴金兴十分感激地说:“王福利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很让我们感动,希望各地有一技之长的朋友们也能象王老师一样,多关心我们红军村;除了组建红军歌谣山歌队,我们还打算利用村部围墙建成一条红军画廊,具体的做法就是每一幅如同电影银幕大小的白墙上画一幅人物漫画或泼墨写意画,一幅画面,讲述一个红军故事,希望有画画专长的画手或艺术院校的师生们也能象王老师一样无偿地援助我们,有心帮助我们的网友们可以通过百度搜索‘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找到我们村两委的联系方式”。

心系永安苏区的作曲家、永安市教师进修学校高级音乐教师王福利(右一)等在石峰村白粉山战斗遗址红军松前缅怀牺牲在石峰村境内的红军无名烈士(管其乾 摄影)

心系永安苏区的作曲家、永安市教师进修学校高级音乐教师王福利(左一)在北上抗日先遣队石峰村驻防部队指挥所石峰村瓦窑头厝前教唱红军歌谣新曲(管其乾 摄影)

    叙事山歌:来了红军有靠山

  (男)石坊自古好地方,

  好山好水石坊洋。

  辛未年春来贵人,

  建了红色交通站。

  (女)汀州党员范永章,

  师徒打铁住石坊。

  平日说话讲道理,

  红军来了先找他。

  (男)失散红军吴长生,

  红七军团一战士。

  解放永安他参加,

  北上抗日他也行(走)。

  (女)来到石坊他腹泻,

  抬到小陶回到家。

  等到病好已掉队,

  住在石坊做谷席。

  (男)石坊垇头管占贤,

  生于一九一八年。

  读过高小还健在,

  说起红军故事多。

  (女)小陶战役发生后,

  永章师徒在石坊。

  长生告诉管占贤,

  永章师徒是党员。

  (男)当年占贤十六周,

  听在心里不吱声。

  他的心里很明白,

  共产党员是好人。

  (女)石坊自古好地方,

  好山好水山重重。

  癸酉六月来红军,

  甲戌四月有农会。

  (男)分了猪肉分田地,

  穷人都来加农会。

  来了红军有靠山,

  贫苦民众把身翻。

  (女)日头一出红彤彤,

  阿哥出门当红军,

  你去当兵路途远,

  路途遥远要小心。

  (男)我今出门当红军,

  你在家中要放心,

  当兵不知几时转(回),

  等俺转(回)来再结婚。

  (女)自古男儿志四方,

  游州达府过大江,

  今日离开俺家乡,

  不知多久回家中。

  (男)我今出门当红军。

  当兵就要当红军,

  左手戴了红袖章,

  右手扛着一支枪。

  (女)阿哥出门当红军,

  老妹听到真开心,

  家中大小都欢喜,

  打倒土豪斩劣绅。

  (男)甲戌五月二十八

  红军来到石坊乡。

  垇头牛益高际坑,

  早溪上坂去小陶。

  (女)石坊小陶都驻扎,

  唱戏杀猪分穷人。

  抓来土豪筹粮款,

  穷人听了真开心。

  (男)甲戌六月初四日,

  红军下余来石坊。

  大写标语发传单,

  红军多得住在山。

  (女)宣传抗日打日本,

  户户红军和标语。

  称呼白军是兄弟,

  当了红军能抗日。

  (男)甲戌六月二十九,

  红军再次来石坊。

  告诉百姓来打战,

  希望乡亲躲在山。

  (女)垇头长美牛益坑,

  都有红军来驻扎。

  都来打禾去煮粥,

  走后钱币埋田边。

  (男)石坊秀银和灶龙,

  见到飞机来轰炸。

  炸弹投在大坡栋,

  机枪打在石磨上。

  (女)石坊有个罗树生,

  农会主席是他当。

  带着红军过茶畲,

  就在曾坑堵敌人。

  (男)石坊有个吴洪龙,

  当了农会副主席。

  带着红军去衙岭,

  活捉敌人一营长。

  (女)七月初三十点多,

  白军营长抓转(回)来。

  石坊白粉响枪声,

  牺牲不少我红军。

  (男)这仗打得真是惨,

  双方死伤三百人。

  红军伤员八十人,

  抬在吴厝来疗伤。

  (女)石坊百姓真是好,

  扛来伤员送药草。

  腾出春亭住伤员,

  真把红军当亲人。

  (男)战士剧社重宣传,

  住在管姓的祠堂。

  上来寨栋把戏演,

  慰问伤员慰穷人。

  (女)甲戌七月十四日,

  红军退出石坊洋。

  牺牲红军在石坊,

  乡亲捐款来安葬。

  (男)部分埋在水尾冢(zhong2),

  部分就地葬在山。

  红军庙前一棵松,

  牺牲红军有7人。

  (女)石坊村民吴盛隆,

  他和哥哥吴盛兴;

  读书路过遇烈士,

  英勇献身为穷人。

  (男)拿来锄头和土箕,

  安葬红军七烈士。

  具体地点记得清,

  真把烈士当亲人。

  (女)公园一九五七年,

  小陶石坊修公路。

  路边长出一棵松,

  村民称它红军松。

  (男)二零零六石峰村,

  发现标语八十条,

  红军漫画真是宝,

  还把红军墓地找。

  (女)再次请来吴盛隆,

  还有村民管灶龙。

  现场指认红军墓,

  红军松下定无疑。

  (男)路边有座小凉亭,

  从此改称红军亭。

  百姓称它红军庙,

  老农捐资画松梅。

  (女)青山有幸埋英骨,

  松柏多情伴国魂。

  继续长征家国固;

  发扬传统子孙贤。

  (男)石坊自古好地方,

  便于屯兵好筹粮。

  小陶战役发生后,

  红九团来石坊洋。

  (女)红军首长是方方,

  有来多住管家祠。

  既打游击又筹粮,

  他和百姓一家亲。

  (男)一九三六的春天,

  端掉碉堡小陶营,

  全歼白军骡马队。

  住在石坊游击队。、

  (女)石坊自古好地方,

  有山有水好风光。

  心形盆地石峰洋。

  孱孱流水过村庄。

  (男)高际坑岭大坡栋,

  各有一处红军哨。

  红军放哨挖阵地,

  鸟瞰村庄有绿意。

  (女)幽幽树林透阳光

  溪流瀑布白如霜。

  苗寨乌鸡能上树,

  珍稀血橙独家产。

  (男)民俗小吃好又多,

  糍粑白粿家鸭汤。

  发糕浆粿和粿条,

  红米饭来南瓜汤。

  (合)看风景来听故事,

  红色旅游到石坊。

  保护遗迹献爱心,

  希望人人都出力。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张德本建造红色革命纪念园(图)
·下一篇:特稿:“北京精神”春联(组图)
·特稿: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特稿: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图)
·特稿:淮河源头红军花(组图)
·特稿:以史为鉴向左转
·特稿:为红色精神在上海的弘杨作贡献(组图)
·特稿:送温暖到抗美援朝老战士手中(组图)
·夏斐然:送温暖到抗美援朝老战士手中(组图)
·特稿: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看望慰问守护重要红军遗址的困难群众
·特稿:《红梅赞》、《长江之歌》响彻在榨菜故乡—两江广场送欢乐下基层2012中国文联在
·特稿:徐建平、马继奋参观一代伟人刘少奇故里景区(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2012年迎新春诗歌四首
特稿: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黄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图)
杨文忠: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
特稿: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图
甘心田、吉卫红、张胜利、魏静:淮河源头红军花(组
特稿:淮河源头红军花(组图)
从周总理处理“两件衬衣”看作风纯洁性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李德生在安徽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主席语录
特稿:十里长街送总理
100首红歌歌词(写红歌画红歌内容参考)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