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毛泽东从韶山到中南海》>>正文
第六章 十 陈独秀与张国焘
2007-04-09 16:41:18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中红网)
作者:贾章旺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毛泽东还经常到中央党校、马列学院以及由他提议创办的中国女子大学等学校讲课。
到六中全会召开时,这些院校已培养了几十万干部,其中共产党员达到25万人。在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把培养干部的问题提到更高的地位来看。他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526页。)
梁漱溟是中国乡村建设派的领导人,1938年1月到延安后,就抗战前途和阶级斗争等问题同毛泽东交谈了8次,每次时间都在两小    时以上,最长时通宵达旦。梁漱溟说:毛泽东说得头头是道,入情入理,使我很是佩服;可以这样说,几年来对于抗战必胜,以至如何抗日,怎样发展,还没有人对我作过这样使我信服的谈话,也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文章;蒋介石的讲话、文告,我听过、看过多次,个别交谈也有若干次了,却没有像这一次毛泽东那样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对阶级斗争等问题,双方有着不同看法,毛泽东并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梁漱溟说:他不动气,不强辩,说话幽默,常有出人意外的妙语;明明是各不相让的争论,却使你心情舒坦,如老友交谈。(《梁漱溟问答录》,汪东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4月版,第61、64页。)
    毛泽东会见平民教育会派来延安参观的诸述周时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的态度,看你是想和老百姓做朋友,还是站在老百姓的头上压迫他们,只要和他们接近,和他们打成一片,他们自然相信你,随你要他们的钱,要他们的命都可以办得到。只要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何愁没有人上前线,何愁没有人抗战?
    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是位著名的外科医生。1938年3月底,为了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白求恩率领加美医疗队到达延安。毛泽东在会见时热烈支持他建立战地医疗队的提议。后来,白求恩赴晋察冀边区工作,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诊手术时受感染1939年11月12日逝世于抗日前线。毛泽东十分悲痛,1939年12月21日写下著名的文章《纪念白求恩》,高度赞扬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1938年4月17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从前线返回内地途经延安时,受到毛泽东和延安军民的热情欢迎。毛泽东就合作抗战等问题同他广泛交谈。这次延安之行对卫立煌产生了很深的影响。陪他同行的秘书赵荣声回忆道:自此以后,卫立煌对于延安出版的书籍、杂志看得多些了;毛泽东同志的名著《论持久战》,对于卫立煌的“速胜论”、“唯武器论”等顽症有很好的疗效,使卫立煌对于八路军打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深入敌后建立根据地有所理解和同情。
    1938年5月11日,毛泽东会见国民党老党员施方白,就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前途问题作了回答。第二天,毛泽东为他题写赠言:“中国目前阶段一定要完成民族民主革命,即彻底战胜日寇与建立新的民主共和国。中国将来阶段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即实现更进步的更完满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完成这两个革命都要坚持统一战线政策,只有好好团结一切革命势力于统一战线里面,才能达到目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68—69页。)
    有些美国军人对延安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埃文斯•卡尔逊就是其中的一个。1938年5月,卡尔逊到延安,5月5日,毛泽东同他一直从晚上谈到次日凌晨。毛泽东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给这位美国军人留下深刻印象。毛泽东说:只要人民有志气,有决心抵抗,中国就不会垮台,日本兵力不足,无法占领全部中国;日本在五台山包围我们,围困我们,但我们有另一种围困,比如日本在太原驻守,太原的东北是聂荣臻的部队,西北是贺龙的部队,林彪的部队在西南,朱德的部队在东南,日军在山西一出动就会撞上我们的巡逻队;正像山西是华北的战略锁钥一样,五台地区也是山西锁钥,我们占领五台,日本人就不能控制山西;另一种围困是美国、苏联同中国一道围困日本,这将是一种国际的围困。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66—67页。)
|<< << < 11 1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六章 九 汪精卫
·下一篇:第八章 七 米高扬
·《毛泽东从韶山到中南海》连载
·贾章旺:《毛泽东从韶山到中南海》的作者贾章旺悼念邵华同志的挽联
·特稿:《毛泽东从韶山到中南海》的作者贾章旺悼念邵华同志的挽联
·第六章 三 《红星照耀中国》
·第八章 九 “七届二中全会”
·第八章 八 傅作义
·第八章 七 米高扬
·第八章 六 将革命进行到底
·第八章 五 平津战役
·第八章 四 淮海战役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黄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特稿: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王小霞: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周秉宜: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一幕悲壮,一个故事(图)
不忘历史教训,铭记烈士功勋——茅山老区革命英烈事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