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瑞金 十四 第五次反“围剿” |
2006-07-26 12:04:53 |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 |
作者:贾章旺 |
浏览次数: |
|
|
|
|
同时,蒋介石实行“7分政治、3分军事”的政策。大力加强反共宣传,从政治、文化、思想各方面配合军事“围剿”红军根据地。并对根据地采取经济封锁措施。
在第五次“围剿”中,蒋介石进一步加强了南昌行营的力量,不仅直辖江西、福建、广东、 湖南、湖北5省,还影响着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和沪、宁、汉3个特别市。起用贺国光任参谋长,杨永泰任秘书长,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兼任办公室主任。在各军中任用顾祝同、
陈诚、蒋鼎文、卫立煌、陈济棠等人担任要职,分东西南北四路对红军进行合围。
北路军总司令顾祝同,前敌总指挥蒋鼎文,辖第1、2、3路军,共33个师又3个旅,担任主攻。第1路军总指挥顾祝同兼,于吉水、新淦、永丰、乐安、宜黄地区构筑碉堡封锁线;第2路军总指挥蒋鼎文兼,于金溪、藤桥、崇仁地区构筑碉堡封锁线;第3路军总指挥陈诚,集结于南城、南丰地区,沿抚河两岸构筑碉堡封锁线,第3路军是北路军的主力。北路军还扼守赣江西岸的吉安、泰和等地。
南路军总司令陈济棠。辖11个师又1个旅,构筑扼守武平、安远、赣县、上犹地区阻止红军向南发展,相机向筠门岭、会昌推进,配合北路军作战。
19路军总指挥蔡廷锴所部及其所指挥的7个师又两个旅,扼守闽西和闽西北地区,阻止红军向北发展。
西路军总司令何键和浙赣闽边区警备司令赵观涛部分别在“围剿”湘赣、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同时,担任阻止中央红军向赣江以西和赣东北机动的任务。
同时,还有空军5个队配置于南昌、抚州、南城,掩护和支援地面部队作战。
蒋介石直接用于作战的兵力为50万人,飞机105架。
1933年5月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召开第41次常委会,决定将中革军委从前方移至瑞金,在前方另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兼第一方面军司令部。任命朱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兼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周恩来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政治委员,并决定增加博古、项英为中革军委总政治委员。在朱德留前方期间,由项英代理中革军委主席。此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实际上由博古、项英在瑞金主持中革军委的工作。
6月13日,中共苏区中央局按照临时中央关于“分离作战”的方针,把红一方面军主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抚河、赣江之间作战,一部分入闽作战,实行“两个拳头打人”。企图在两个战略方向同时求胜,尔后集中方面军及地方部队,会攻抚州和南昌。
这时,红一方面军部队进行了整编,第1军团辖第1、2、3师,第3军团辖第4、5、6师,第5军团辖第13师、第14师,第7军团(10月份才正式建立)辖第19、20师,另,福建军区第19军改编为34师(归第5军团),第12军改编为独立第1团,赣南地区的第23军随后也改编为第22师。
7月1日,中革军委根据中共临时中央关于分离作战的方针,以红一方面军第3军团(暂欠第6师)和第19师组成东方军(第3军团第6师、第5军团第13师、第7军团第20师等部陆续编入该军战斗序列),彭德怀兼任司令员,滕代远兼任政治委员,并就近指挥闽赣军区、福建军区的地方部队;活动在抚河和赣江之间(欠第3师)及江西的4个独立团组成中央军(随后第3、14师也加入该战斗序列),林彪兼任司令员,聂荣臻兼任政治委员。
彭德怀、滕代远率领东方军主力由广昌地区出发,5日到达福建省宁化以西地区,开始入闽作战。至8月2日,经过1个月的艰苦作战,先后占领归化(明溪)、清流、泉上和朋口、连城、新泉、白沙等地,俘敌3000余人,恢复和扩大了大片根据地。15日,朱德、周恩来根据项英电令,令东方军经清流、归化进至夏茂地区,以主力攻占洋口、峡阳等地,消灭洋口、顺昌、将乐地区之敌。彭、滕率军北进,8月下旬,以一部兵力围攻将乐和顺昌,主力围攻延平(今南平),未以攻克。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