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长征 九 张国焘 |
2006-07-26 12:18:40 |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 |
作者:贾章旺 |
浏览次数: |
|
|
|
|
早晨8时,风波全散。当时有的同志对李特的行为很气。毛主席说:“捆绑不成夫妻。他们要走,让他们走吧!以后他们自己会回来的。”(伍修权《回忆与怀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137页)不愿北上的红军回到班佑。北上的红军向俄界开进。
9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张国焘:“阅致徐、陈调右路军南下电令,中央认为完全不适宜的。中央现在恳切地指出,目前方针只有向北才是出路,向南则敌情、地形、居民、给养都对我极端不利,将使红军陷于空前未有之困难环境。中央认为,北上方针绝对不应该改变,左路军应速即北上,在东出不利时,可以西渡黄河,占领甘、青、宁、新地区,再行向东发展。”
同日,中共中央发出《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
同日,中共中央在阿西向陈昌浩、徐向前发出指令:8日张国焘电令你们南下,显系违背中央累次之决定及电文,中央已另电取消该电。
9月11日,党中央与红3军到达俄界地区,同先期到达的红1军会合后。再次致电张国焘,要他向班佑、巴西开进。并通知他,中央已决定右路军统归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指导,已向罗达、俄界集中。
12日,张国焘电红1、3军:“望速归来”,称北上“战士无棉衣,不拖死也会冻死。” 9月12日,党中央在俄界高吉村召开了政治局紧急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张闻天、博古、毛泽东、王稼祥、凯丰、刘少奇、邓发、蔡树藩、叶剑英、林伯渠、李维汉、杨尚昆、林彪、聂荣臻、朱瑞、罗瑞卿、彭德怀、李富春、袁国平、张纯清等人。会议着重讨论了北上红军目前的行动方针,同时点名批判了张国焘分裂红军退却逃跑和军阀主义等反党错误。毛泽东作了报告,他根据会上多数同志提出要给张国焘作组织结论,开出其党籍的要求。指出,我们与张国焘的斗争,目前还是党内斗争,组织结论是必要的,但不一定现在就作;因为它关系到团结和争取整个四方面军干部,也关系到一方面军在他那里的很多干部的安全,应尽一切可能争取四方面军北上。并提议要在1、3军中作解释工作。关于红军的行动方针,毛泽东指出:目前应经过游击战争打到苏联边界去,争取国际的指导与帮助,整顿休养兵力,扩大队伍,可以首先在苏联边界创造一个根据地。过去中央曾反对这个方针,而现在不同了,现在红军的主力只有1、3军。张国焘南下,使中国革命受到相当严重的损失,但我军并不是走向低落,而是要走向大张旗鼓,以游击战争打过去,更大规模、更大力量的打过来。会上,彭德怀建议改变军队的编制,会议采纳了他的建议。决定将北上红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林彪为副司令员(兼第1军军长),政治委员毛泽东,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主任杨尚昆。以彭德怀、林彪、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为5人团,负责军事行动。建立编制委员会,以李德为主任,叶剑英、邓发、蔡树藩、李维汉为委员,研究部队的整编方案。
俄界会议正式作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决定》。全文如下:
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一九三五年九月十二日于俄界) 听了毛泽东同志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之后,政治局同意已经采取的步骤及今后的战略方针。并指出:
(一)四方面军的领导者张国焘同志与中央绝大多数同志的争论,其实质是由于对目前政治形势与敌我力量对比估计上有着原则的分歧。张国焘同志从对于全国目前革命形势的紧张化,特别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积极侵略而引起的全中国人民反日的民族革命运动的高涨估计不足,更从对于中央红军的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斗争中及突围后的二万余里的长征中所取得的胜利估计不足出发,而夸大敌人的力量,首先是蒋介石的力量,轻视自己的力量,特别是红一方面军的战斗力,以致丧失了在抗日前线的中国西北部创造新苏区的信心,主张以向中国西南部的边陲地区(川康藏边)退却的方针,代替向中国西北部前进建立模范的抗日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布尔什维克的方针。必须指出张国焘同志这种机会主义的倾向,于胜利的粉碎了四川敌人对于通南巴苏区的进攻之后,自动放弃通南巴苏区时已经开始形成。目前分裂红军的罪恶行为,公开违背党中央的指令,将红四方面军带到在战略上不利于红军发展的川康边境,只是张国焘同志的机会主义的最后完成。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