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长征 九 张国焘 |
2006-07-26 12:18:40 |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 |
作者:贾章旺 |
浏览次数: |
|
|
|
|
8月15日,左路军先头部队开始由卓克基地区经查理寺向阿坝开进。为保证北上方针的执行,这天军委电示张国焘:“不论从地形、气候、敌情、粮食任何方面计算,均须即以主力从班佑向夏河急进。”
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沙窝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常委分工,会议决定,王稼祥负责政治部工作,张闻天负责组织部工作,秦邦宪负责宣传工作,毛泽东负责军事工作,何凯丰负责少数民族委员会。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常委会每周至少开会1次。《毛泽东传(1893—1949)》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360页。
北上方针基本上取得了一致,又出现了西进与东进的分歧,陈昌浩等主张西进,占领西宁。8月20日,党中央又在毛儿盖召开政治局会议。首先由毛泽东作关于夏洮战役计划的报告。毛泽东说,我们向北行动以后,目前存在两个方向:一个是积极占取以岷洲为中心的洮河流域东岸,然后依托这一地区向陕甘边发展,以实现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战略目的;另一个方向是向黄河以西青(海)、宁(夏)、新疆发展;向东还是向西是一个关键问题,我认为向东进取是转入反攻,向西深入是退却,蒋敌正是迫我向黄河以西。会议经过充分的讨论,一致赞成毛泽东的报告。
毛泽东作了总结。他肯定了陈昌浩最大限度集结兵力的意见,但他认为占领西宁目前是不对的,在民族政策上不应该,在兵力上说来也不够。应该集中红军一部或全部兵力走包座至岷洲路线,坚决坚持向以岷洲、洮河为中心的东部地区发展。左路军应向右路靠拢,共同东出。根据毛泽东的发言,做出了《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决定》。指出,甘陕地区对我们不论目前与将来发展都是有利的。在这次会议上,中央制定了《洮夏战役计划》。毛儿盖会议的第二天,右路军先头部队从毛儿盖向班佑开进。8月24日,党中央将毛儿盖会议决定电告张国焘。张国焘率左路军到阿坝地区按兵不动。杨成武率领的红4团首先踏进了草地。草地,是黄河上游的高原,海拔在2000米左右,没有人烟,没有树林,没有飞鸟,一个死寂的世界。出发前,毛泽东与杨成武谈了话。毛泽东说:胡宗南在松潘地区的漳腊、龙虎关、包座一带集结了4个师;东面的川军也占领了整个岷河东岸,一部分已占领了岷河西岸的理县(杂谷脑),追击我们的刘文辉部已赶到懋功并向抚边前进;薛岳、周浑元部集结于雅州。敌人判断我们会东出四川,不敢冒险横跨草地北出陕、甘这一着棋,但是我们偏要走敌人认为不敢走的路。毛泽东详细分析了过草地可能遇到的困难,他让杨成武尽量多准备些粮食和衣服。当毛泽东了解到红4团已找到一个60多岁的藏族通司作向导,并由8个战士抬着向导过草地时,毛泽东说:“要告诉抬担架的同志抬稳当些,要教育大家尊重少数民族、团结少数民族。一个向导解决不了大部队行军的问题,你们必须多做一些‘由此前进’附有箭头的路标,每逢岔路,插上一个,要插牢靠,好让后面的部队跟着路标,顺利前进。”同时毛泽东还叮嘱杨成武要与新编入红4团的原红四方面军的同志搞好团结。指出,团结是党的事业胜利的保证。一望无垠的草地,草丛下河沟交错,淤黑色的积水散发出腥臭气味,腐草结成的表面十分松软,泥泞不堪,一不小心就会陷进泥潭,难以自拔。战士们抬着向导,选择草根较密的地方,一步一跳,艰难地行进着,并为后续部队留下一个又一个路标和安全标记。沿着先头部队开辟的道路,右路军主力随后陆续进入草地。变幻无常的草原气候,时而晴空万里,暑气蒸腾;时而乌云翻滚,浓雾弥漫,风雨冰雹降临。每逢夜晚,战士们常常是裹着湿漉漉的单衣露营,背靠背以相互的体温御寒。随身携带的干粮吃完了,部队只得挖野菜、煮皮带充饥。许多同志在寒冷、饥饿的折磨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经过七天六夜的艰难跋涉,红军指战员走出了人迹罕见的草地,于8月底全部到达班佑、巴西地区。班佑以东的上下包座,是红军进入甘南的必经之地。红军到达前,胡宗南已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在包座南北的大戒寺、求吉寺拒险防守。胡宗南发现红军北上后,又令其第49师由松潘附近向包座急进。企图增援包座守敌,堵截红军东出甘南。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