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长征 一 湘江 |
2006-07-26 12:06:52 |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 |
作者:贾章旺 |
浏览次数: |
|
|
|
|
红军发现敌人的动向,为取得先机之利,决定迅速夺取汝城、城口等地。红军指战员昼夜奔袭,夜间打着火把照明,穿行在山间密林的小道上。11月2日,进至敌人的第二道封锁线。这首封锁线,碉堡相望、沟壤相通、火力相连。但是,湘军还未来得及向周边靠拢,只次第结于衡阳、郴州之间。在汝城守备的只有湘军第62师陶广所部的1旅,驻守城口的只有粤军李汉魂、叶肇部的部分军队,其他守军多为敌人的保安队。
11月4日晚,红1军团的先头部队以奇袭的方式夺取了城口;因敌先占领了汝城,红3军团即派一部监视汝城,其余部队绕城南通过,并接连摧毁敌人的碉堡30多座。5日至8日,后续部队通过了敌人的第二道封锁线。
中央红军分左中右三路继续西行。左路:红1、9军团,沿九峰山向宜章边境前进。右路:红3、8军团,经延寿、文明司向宜章进军。中路:由红1师当先锋,随后是军委第一、第二纵队,红5军团继续殿后。敌人失掉了两道封锁线后,立即在郴县、宜章、乐昌间沿粤汉铁路两侧布置了第三道封锁线。这一带,敌军原已筑有碉堡工事,加上交通方便,敌军的集中和调动非常有利。为掩护军委纵队,红5军团在延寿一带与尾追之敌激战数日,堵住了敌人的追击。
右路红3军团到达赤石、平和,他们在临近粤汉铁路时,与地方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得到了当地游击队的接应。并了解到敌人的重兵主要部署在郴县、良田间,宜章、嘉禾、临武方向尚无大敌。中央红军决定红3军团佯攻郴县、占领宜章,主力从中突破,向嘉禾、临武进军。11月11日,红3军团一部攻陷良田、后进至郴县城西南摆出攻占郴县的架势,牵制敌人,接着,红3军团一部在地方游击队的配合下由平和经樟桥南下逼近宜章城,在红军炮火的攻击下,守城民团弃城逃跑,宜章被红军占领。红1军团越过大王山,沿湘粤边境到达宜章的白石渡(红岩)。
15日,中央红军全部从良田至宜章间顺利通过。敌军的第三道封锁线再次被突破。
11月12日,蒋介石任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指挥西路军全部和北路军之薛岳部、周浑元部、李韫珩(李抱冰)部、李云杰部,共16个师77个团。同时电令广东军阀陈济棠、广西军阀白崇禧、贵州军阀王家烈各派有力部队分别到湘粤、湘桂、湘黔边堵截,利用湘江天险构成第四道封锁线,要求把中央红军“务须歼灭湘、漓水以东地区”,11月14日,何键走马上任,将“追剿军”分为5路:刘建绪为第一路司令,率4个师出湘赣边向全州以北之黄河地域集结,筑碉堵截;薛岳为第二路司令:率4个师又1个支队,由茶陵、衡阳进至零陵地域集结;周浑元为第三路司令,率4个师由资兴、郴县向道县方向追击;李子杰为第四路司令,率2个师同第三路配合,由桂阳经嘉禾向宁远方向追击;李韫珩为第五路司令,率1个师协同粤军和桂军由郴县、桂阳经临武、蓝山、江华方向追击。
在各路敌军中,只有湘军行动积极。位于中央红军右侧的蒋嫡系薛岳、周浑元部行动相当迟缓。此时,从宜章至湘江间的广大地区国民党的防御力量很薄弱,便于红军机动作战。如红军趁极寻歼敌一部或一路,战局将出现有利的变化。可博古等认为,只有到了湘西,同红2、6军团会合,放下行李以后,才能对敌反攻。从而使红军失去了一次战机,继续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红2军团是湘鄂西的子弟兵。1928年春,贺龙、周逸群、段德昌领导湘西农民举行起义,先后创立、发展了湘鄂西、洪湖及襄(阳)、枣(阳)、宜(城)等根据地,红军人数曾达到2万人,由于夏曦执行了六届四中全会的“左倾”路线,实行“左”的肃反路线,错杀了包括原6军军长段德昌在内的一批有长期斗争经验的领导干部,使根据地遭受到了损失,致使不得不退出洪湖根据地。1934年春,这支队伍在贺龙、夏曦、关向应的领导下,进军黔东,开辟了黔东根据地。1934年10月24日,在黔东根据地的印江县木黄地区,红2军团红2军团一度改名为红3军,和红6军团会师后,恢复了名称。与来自湘赣苏区的红6军团会师。红6军团是由朱德、毛泽东领导的井岗山红军留下的火种发展起来的,从1929年起,在湘赣边浴血奋战创立了湘赣边根据地,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团。1934年8月,红6军团奉中央命令,在中央代表任弼时、军团长肖克、政治委员王震肖克为军团长兼17师师长,王震为军团政委兼17师政委,李达为军团参谋长,张子意为军团政治部主任,龙云为18师师长,甘泗淇为18师政委,谭家述为18师参谋长,方礼明为18师政治部主任,全军团约1万人,途中18师师长龙云被何建逮捕后杀害。两军团会师后,红2、6军团缩编为3个团。的领导下,历时78天,行程5000多里,跨越赣、湘、黔、桂四省,来到黔东地区。与红2军团会师。两军团会师后,决定进军湘西,发动攻势,建立根据地,策应中央红军的转移,并在任弼时、贺龙统一领导下,建立与扩大湘鄂川黔根据地。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