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从于都开始长征的。长征前,他在南方前线工作了一段时间。
长征前,贺子珍住在瑞金城外的云石山。此时她身边有一个儿子,已经两岁了。孩子是1932年11月出生的。江西人喜欢把小孩子叫毛毛,因这孩子生时长的瘦小,当地人就叫他小毛。
小毛生得端端正正,眼睛挺大,很象毛泽东,毛泽东非常喜欢他。这是毛泽东同贺子珍结婚以来,第一个在身边长大的孩子,而且是在毛泽东受“左”倾路线打击时生的,孩子曾经给毛泽东夫妻以无限的温暖和慰藉。
红军转移前,中央只批准了30名女同志随红军队伍出发,其中有贺子珍,但规定一律不许带孩子。贺子珍得知妹妹贺怡和毛泽覃夫妇要留下时,就决定把孩子托给他们带。
分离那天,小毛开始以为带他去走亲戚,非常高兴。当孩子听明白爸爸妈妈要出远门,把他留下时,伤心的大哭,抱着妈妈的脖子不放:“我要爸爸,我要妈妈,我不留下!”贺子珍强忍着悲痛哄孩子:“小毛不要哭,等打了胜仗,爸爸妈妈会来接你的。”1934年10月14日下午3时,贺子珍随总卫生部休养连从瑞金出发。
长征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均由李德、博古、周恩来“三人团”决定。高级干部的去留,一律由最高“三人团”决定。“三人团”规定了中央政府的中级干部随军数目,由张闻天提出名单请他们批准。转移人员名单中没有瞿秋白和何叔衡。当时的中央领导对他们采取排斥态度。
毛泽东、张闻天曾不止一次向中央领导建议,带走瞿秋白、何叔衡。毛泽东认为瞿秋白曾主持过中共中央工作,且患有肺病,留下他是很不适宜的。瞿秋白本人也要求随军行动,但中央否定了他们的意见。陈毅得知瞿秋白被留下,立即送给他马匹,劝他迅速追中央去,瞿秋白认为,既然中央要他留下,还是应该留下坚持斗争。
敌人占领中央苏区后,实行全面“清剿”。在形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中央分局书记项英接受陈毅的建议,决定疏散干部,送瞿秋白去上海养病。1935年2月,瞿秋白和邓子恢、何叔衡等人化装成商人,离开瑞金向江西会昌和福建长汀、武平交界的四都山区转移。2月24日清晨,瞿秋白一行在福建省委派人武装护送下,渡过汀江,到了长汀灌田区水口乡小迳村牛庄岭附近,因天落雨,在农家休息,在烧水时被敌人发现。国民党福建省保安第14团钟绍葵部分3路包围上来,在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激战半小时,护送的同志大半牺牲。瞿秋白落入敌人手中。
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陈立夫派中统特务从南京赶到长汀来劝降。他们对瞿秋白说:“你如果要生存下去,不一定叫你做反共工作,可以担任大学教授,或者做点编译工作。”
瞿秋白回答:“人爱自己的历史,甚于鸟爱它的翅膀。”
特务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可以学学顾顺章。”
瞿秋白说:“我是瞿秋白,不是顾顺章,我愿做一个不识时务的人,不愿做一个出卖灵魂的‘识时务者’。”
瞿秋白写下了驳斥国民党污蔑苏区的“供词”和自我解剖书《多余的话》。
国民党特务用尽了一切手段,都没有动摇瞿秋白的意志和气节。蒋介石发出电报,就地枪决!在杀害瞿秋白的前一天,国民党特务拿出电报给他看,并说:瞿先生最后应再三斟酌,如能回心转意,蒋介石还可望收回成命。瞿秋白轻蔑一笑,断然回答;“头可断,志不可改!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革命而死,是最大的光荣!”
特务说:“杀尽了共产党人,‘革命’便成功了”。瞿秋白说:“共产党人是杀不尽的,没有共产党,革命是不会成功的。”
1935年6月18日上午8时,瞿秋白被带到长汀中山公园的中心亭,他来到公园,信步走之亭前,已见酒菜4碟,美酒一瓮,他独坐其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酒半乃言:“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眠为真快乐。”
特务在亭中给他照了相,他高唱《国际歌》和《红军歌》,缓步走向刑场。走出长汀的西山,到了罗汉岭山脚下的草坪上,点头微笑:“这里很好。”面对罗汉岭,他盘腿而坐,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胜利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特务的枪声响 了,瞿秋白壮烈就义,时年36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