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井冈山 十 井冈山(三) |
2006-07-26 11:41:54 |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 |
作者:贾章旺 |
浏览次数: |
|
|
|
|
这次在塘边,她的这种愿望更加强烈了。
这时,在塘边,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有一天,一支外县的地主保安队突然向塘边村袭来。四五十名全副武装的敌人,以密集的枪弹向守在要道上的塘边暴动队发起进攻。塘边地处在遂川、莲花和永新三县的交界。虽然永新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但塘边附近几个县仍是敌人的天下。从塘边逃出去的地主向附近的保安队报告说,共产党有个中央委员毛泽东在这里活动,蒋介石正以五万大洋作悬赏,捉拿毛泽东呢!保安队这些家伙贪财心切,立即纠集起来向塘边发起突然袭击。
正在堂屋同毛泽东分析调查材料的贺子珍,听到枪声和暴动队员的报告,不禁大吃一惊。她知道,塘边附近有一个连红军,还有毛泽东的一个警卫班。但是,因为事前没有料到会发生意外,队伍全部分散到各个庄子去做群众工作,一时无法集中。暴动队员大部队没有枪,只有梭镖,光靠他们能不能顶住保安队的火力,实在是个问题,万一顶不住,毛泽东的安全就没有保障了。要是毛泽东出了什么事……贺子珍越想越紧张,脑子全乱了。
她抬眼看看毛泽东,他却非常沉着冷静,仍然慢条斯理地抽他的烟,稳稳地坐在那里,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事实上,毛泽东正在分析眼前的局势。贺子珍想到的,他都想到了。他觉得,来者是敌人的先头部队还是一小股保安队,尚未搞清楚,这一仗如果冒险去打,有可能陷入被动,危及塘边人民的安全。于是他果断地作出决定:“通知村里群众,马上撤出村子!”
塘边村地处群山之中,走出村落就是山,村里的干部和群众很快都撤到山上。毛泽东同贺子珍,还有老婆婆一家,一起上了山。他们隐蔽在密林深处,注视着敌人的动向。
敌人进村后,找不到人,知道这里的百姓已经有了准备。他们人数不多,怕中了红军的埋伏,不敢久留,在村子里抢掠一阵子就走掉了。
一小队民团,小小的一次骚扰,在炮火纷飞的年代,同多少重大的战役相比,是小事一桩,根本不值一书。但是,它在贺子珍的生活中,却是一次关键性的、有决定意义的事件。
她亲眼看到毛泽东在危急的时刻,是怎样镇定自若,沉着应付。这种冷静、自信和力量,正是她所缺少的。同毛泽东的接触中,贺子珍常常拿自己同毛泽东相比,每次相比,都感到自己年轻幼稚,同时感到在毛泽东的身上,不仅有丰富的斗争经验,而且有无穷的力量。毛泽东这种优异的、革命者的素质,强烈地吸引着她。每当她来到他的身边,就感到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有他的帮助和指点,自己也变得聪明和成熟多了。毛泽东对她的帮助是十分热心和真诚的。大到政策、思想、方针,小到工作作风、工作方法,都耐心地作指导。有一次,贺子珍出去做群众工作,到了吃饭的时间,群众要留她吃饭。她想起红军的纪律,婉言谢绝了,饿着肚子把事情办完,回到军部才吃饭。毛泽东知道后,夸奖她说:“你做得对,老百姓生活很苦,他们留你吃饭,肯定要给你做点好的,这样就增加他们的负担了”。自从毛泽东上了井冈山,贺子珍就把他当作自己的好老师了,遇到有什么事情想不通,或者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总喜欢去征求他的意见,请他帮助出出主意。在地主武装袭击塘边之前,她对毛泽东更多的是同志的敬爱之情,但是在塘边遇到这次意外事件,他们一起商量对付敌人办法,一起上山隐蔽以后,她的感情起了微妙的变化,产生了一个念头:“要是能够永远在他的身边工作,经常得到他的帮助和指点,该有多好!”
毛泽东从她的神态和表情中,懂得了她的心思,仿佛看到了这个年轻、质朴的姑娘那颗火热的心。
有一天,贺子珍外出工作回来,和往常一样轻手轻脚地走进毛泽东的房间。她见毛泽东正在伏案写着什么,便一声不响地倚在门框上,深情地注视着。也不知过了多久,毛泽东停笔沉思,一抬头,正遇上那双炽热的眼睛。两个人的目光仿佛撞击出晶亮的火花,贺子珍赶紧把目光移到了自己的脚尖上,不自然地揉搓着土布上衣的衣角。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