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十九年前的今天,一颗耀眼的红星永远的陨落了,他就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陕甘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刘志丹。

刘志丹,1903年10月4日,生于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金丁镇,名景桂,字子丹。
1922年,考入榆林中学,与魏野畴、李子洲等共产党员教师交往甚密,深受民主、进步思想熏陶和影响。
1923年,当选为榆林中学学生自治会长,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进步活动。同军阀井岳秀等封建势力作斗争。
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接任书记。
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秋,被党组织派往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学习。
1926年初,入军校四期步兵科第一团二连学习,不日转入炮兵科。北伐战争开始后,刘志丹参加了北伐誓师大会。10月,于黄埔军校毕业,被派往冯玉祥国民军联军工作,任第四路军政治处长。在马鸿逵部建立了政治机关,进行新式训练,使这支部队成为攻打军阀刘镇华,解围西安,东出潼关,配合北伐的一支劲旅。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与刘伯坚、邓小平等共产党员被“礼送出境”。后在中共陕西省委从事秘密交通工作。
1928年1月,陕西省委派刘志丹与唐澍、谢子长到达洛南县,参与以中共党员许权中为旅长的陕军新编第3旅的起义组织工作,任参谋主任。不久,率一批干部到豫陕边界地区开展农民运动,培训赤卫队骨干。4月,参与领导了以新3旅为骨干力量的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5月,震惊西北的渭华起义爆发,刘志丹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渭华起义失败后回到陕北,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主持特委工作。在召开的中共陕北特委红石峡会议上,他提出了著名的通过白色、灰色、红色三种形式开展武装斗争的策略。
1929年7月,刘志丹出任省委候补常委。后到陕甘边界从事兵运工作,领导创建了南梁游击队。
1930年前后,刘志丹、谢子长在陕甘边界一带开展革命活动。
1931年10月,和谢子长等将南梁游击队与陕北游击支队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1932年2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先后任副总指挥、总指挥,总结过去失败的教训,学习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开辟以照金、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苏区。
1932年1月,刘志丹任西北反帝同盟军副总指挥兼第二大队队长。2月,西北反帝同盟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先后任总指挥、三支队队长。年底,红二十六军二团成立,任政治处长、参谋长,领导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左”的错误领导下,红二团南下失败,刘志丹等辗转回到照金,出任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参谋长。11月后,任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参谋长、师长。
1934年5月,任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在刘志丹的正确指挥下,红四十二师与红军游击队密切配合,打垮了国民党陕甘当局对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的“围剿”,在陕甘边界十多个县的广大农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1935年2月,西北工委、西北军委建立,刘志丹先后出任西北工委委员、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前敌总指挥,统一指挥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在领导第二次反“围剿” 斗争中,率领红军先后解放了安定、延长、延川、安塞、靖边、保安六座县城,使红色根据地扩大到东临黄河,南到淳化、耀县,西接庆阳,北抵长城的广大区域,使陕甘、陕北两块根据地完全连成一片。主力红军发展到5000多人,游击队扩大到4000余人。
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组成红十五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参与指挥了劳山战役。10月初,西北根据地发生严重错误的肃反,刘志丹等被捕入狱,中共中央及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后在毛泽东同志的亲自过问下获释,先后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副主任和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警备司令、红军北路军总指挥、红二十八军军长、西北军委委员等职。
1936年3月,率红28军参加东征战役,由罗峪口附近东渡黄河,挺进晋西北,迭克敌军。1936年4月14日,在攻打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时牺牲,年仅33岁。
1936年4月24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举行追悼大会,沉痛哀悼刘志丹将军。毛泽东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6月,中共中央决定将保安县改为志丹县。
1943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刘志丹将军移陵公祭典礼,朱德、任弼时致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党、政、军领导为其题词,表达了党中央和人民群众对刘志丹将军光辉一生的崇高敬意和高度评价。
1993年,为纪念刘志丹同志诞辰90周年,江泽民同志题词:“学习刘志丹同志的革命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96年,刘志丹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

丹心照千秋
陕甘革命领袖刘志丹同志,是陕甘革命根据地和陕甘红军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早年义无返顾地投身中国革命,为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呕心沥血,顽强战斗,最终在陕甘这块土地上,开辟出了红色圣地。这块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在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必须首先寻找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的先辈是从哪里走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刘志丹在榆林中学时期所作的爱国歌

刘志丹与老乡亲切握手交谈


毛泽东、周恩来接见刘志丹

毛泽东题词

周恩来题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