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5月24日清晨,89岁的习仲勋老人在北京与世长辞了。
在习仲勋住院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总书记、李鹏、朱容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建行、李岚清,曾一一到医院看望了习老,向家属详细询问了病情,指示有关部门要尽最大努力为习老进行治疗。
追随刘志丹建陕甘根据地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党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的许多领导人,当年与习仲勋并肩战斗过的许多老同志,也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对习仲勋的病情表示关切。在同病魔作斗争的日子里,习仲勋表现出的坚强意志,让家人与医护人员都深受感动。直到生命了最后一刻,这位老人始终没有因为病痛吭过一声。所有前往医院探望的人们,都希望这位坚强的老人能够再站起来,像他漫长的一生所经历过的那些坎坷一样,永不言败。
习仲勋逝世的消息传到陕北,许多当年从陕甘根据地过来的老人难过地说:再也见不到我们的习主席了。延安各界群众还特意送来了一幅大字书写的挽幛:习老,延安人民永远怀念你!
陕北老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当年是习仲勋等人追随刘志丹,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革命根据地,为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提供了落脚点。十多年征战和建设,黄土高原的每一道山梁上,几乎都留下了习仲勋的足迹。早在好多年前,他就对家人说过,希望将来把自己的骨灰放到陕北,他想永远陪伴他所热爱的黄土地和黄土地上爱戴他的人民。
毛泽东见到他时大吃一惊
得知习仲勋逝世的消息,老一辈革命家薄一波特地请人送来了亲手书写的挽词:“惊悉‘炉火纯青’逝世,深表哀悼。”薄老在这里引用的“炉火纯青”,是一个曾经广为流传的典故。1953年,中央各大局撤销,各大局的负责人邓小平、高岗、邓子恢、习仲勋、饶漱石等5人分别进京任职。习仲勋先后担任了中宣部部长和政务院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等党政要职。“炉火纯青”就是毛泽东在这一时期为习仲勋写下的评语。
毛泽东初识习仲勋是红军长征到陕北之后,他从当时一些村落院墙张贴的布告上知道了陕甘苏区主席习仲勋的名字。当时,习仲勋与刘志丹等人正遭受党内极“左”分子的迫害,被关押在瓦窑堡的土牢里准备处死。毛泽东知道后,立即通知“刀下留人”,释放了刘志丹和习仲勋等遭受迫害的同志。见到习仲勋后毛泽东大吃一惊,想不到这位“习主席”只有22岁。深受极“左”之苦的习仲勋,对“左”的那套深恶痛绝,他一生都不犯“左”的错误,应当与这一段切身经历有关。
最早关注疆藏问题
抗战时期,习仲勋分别担任过陕甘宁边区的关中特委书记和绥德地委书记,先后为延安把守过南北两大门,被中央公认为模范边区的模范干部。抗战胜利后,经毛泽东提议,习仲勋担任了中共西北局书记。在向中共中央领导推介习仲勋时,毛泽东评价说,习仲勋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领袖。1947年,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发布命令:西北野战兵团及边区各部队“统归彭德怀、习仲勋指挥”。在三年时间里,习仲勋协助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成功地保卫了延安,解放了大西北。随后,习仲勋又被任命为新成立的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和西北军政委员会的副主席。因彭德怀赴朝参战,那一时期西北五省区的工作实际由习仲勋主持。
在西北局工作期间,习仲勋因很好地解决了土改中的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西北复杂的民族问题,深得中央器重。他还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开始关注西藏问题、新疆问题的领导人,同时也深得十世班禅和包尔汉的信任,被公认为党内的统战专家。
习仲勋在国务院担任秘书长和副总理,前后长达十余年。一向对工作要求极为严格的周恩来,对习仲勋的工作也甚为满意。也许正应了那句老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早在延安就对习仲勋心怀嫉恨的康生,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诬陷习仲勋支持小说《刘志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