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底就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不久的习仲勋在布置1946年陕甘宁边区的任务时,就特别指出,要整顿党务,转变作风。克服脱离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告诫同志们“永远不要脱离群众”。(据5月24日《北京日报》)
应该说,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立场是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政治立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习仲勋60多年前告诫“永远不要脱离群众”,不仅在当时革命年代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对新时期指导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永远不要脱离群众”,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任务和目标所决定的,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半点含糊,不能有半点偏离。
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并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不能正确摆正自己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中忘记了党的群众路线,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有的群众观念淡薄,对上对下不一样,在群众面前“摆官架子”,漠视群众,脱离群众。有的衙门作风十足,对待群众诉求“冷硬横推”,不为群众着想,不急群众所急,对群众冷若冰霜,慢条斯理。有的对群众没有感情,对群众的所需所盼不够了解,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缺乏服务群众的主动性,执行党的惠民政策不主动、不到位、打折扣,“梗阻”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办事推诿拖拉,互相扯皮,让群众坐“冷板凳”,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
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来看,是一些领导干部公仆意识淡薄,宗旨观念淡化,官本位意识膨胀,把自己看成高高在上,把群众看得很低,认为自己是“官老爷”,对待群众是“冷面人”,缺乏对群众最基本的感情,对群众漠不关心、无动于衷。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直接影响到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如不及时遏制,必将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损害党群和干群关系,正所谓“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解决这些问题,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彻底清除头脑中或多或少、或重或轻的“官本位”等封建思想的影响,教育干部不能高高在上,不能自命不凡,不能瞧不起群众,而要高看群众、低看自己,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自己人,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行为上关心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把群众的忧乐当作自己的忧乐,眼光下看、重心下移,深情对待群众,真心服务群众。要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学会与群众打交道、交朋友,虚心向群众请教,说老百姓能够认同的话,讲老百姓能够接受的理,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上心”,在与群众接触交流中不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各级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清醒地认识到,百姓是衣食父母,群众是当家主人,做到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始终不渝地把群众放在心上,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好事和实事,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