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纪念毛泽东诞辰113周年>>生平轶事>>正文
老厨师回忆毛泽东的饮食:“还是吃红烧肉过瘾”
2006-12-26 13:19:40
来源:文史精华
作者:陈远发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娃娃菜与国宴

  1960年5月,毛泽东到武汉时,有关负责同志告诉杨纯清:“不要弄肉给主席吃。不然,主席会发脾气的。”

  原来,因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毛泽东给自己定下了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主席历来是“说话算数”、“交代了的事情就要照办”的。在那些日子,毛泽东有7个月不吃一块猪肉,有时工作一天吃一盘马齿苋或菠菜之类。同志们心里很焦急。当时的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走进厨房说:“杨师傅,你们一定要想办法让主席在湖北吃好点!”

  有一天,杨纯清心里实在过不去,便斗胆给主席做了一道“青菜汤”。他将母鸡清炖,然后取出鸡肉,将鸡汤里的油汁过滤干净,再将青菜叶下进汤里。吃饭时毛泽东似乎有所识破,对公务员说:“你去问一下杨师傅,这菜汤里怎么有鸡汤味?”他只好前来敷衍回答:“大概是多放了点味精。”事后,汪东兴与杨纯清开玩笑说:“杨师傅的水平真高,青菜汤做出鸡汤来。”

  那些日子,为了能改善一下主席的生活,杨纯清和警卫人员商议,有时到磨山脚下,东湖边上打猎。如果运气好,可以打到野鸡野鸭,还能捉到一些泥鳅、鱼虾。这就大大丰富了主席的菜谱。

  不知内情的人也许会推测:按毛主席的地位,他每餐都会有美酒佳肴、山珍海味,肯定是十盘八碟的,应有尽有。其实不然,主席的生活十分俭朴。他严格要求四菜一汤。除了猪肉定时定量,平时吃得最多的是人人都吃的家常蔬菜。他吃米饭也有些“特别”,米要求是农家人吃的糙米,做饭时还要掺合麦米、玉米、豆子等杂粮,有时还要求米饭内加红苕。主席对世人所崇尚的“山珍海味”不屑一顾,对海参、鱼翅等美味大不以为然。

  有一回杨纯清为主席做了一碗“芙蓉鸡片”,主席却一片也没吃。他问清这道菜的名称后对杨纯清说:“听这名字我就不爱吃,现在不吃这东西,就是将来条件好了,我还是吃红烧肉过瘾些!”

  主席对这些高级东西有他自己的见解。他说:“所谓山珍海味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这些东西本来是老百姓吃的,一旦皇帝老子吃了,它的名望就提高了,到后来就高不可攀、神乎其神了。所以,那些有了权、有了钱的人是肯定要想方设法弄来吃的。吃了皇帝老子吃的东西,自己便成了皇帝,这就叫着沾光吧。”

  主席还说:“本人生来不高贵,故高贵之物不敢问津。”主席一贯认为:人吃五谷杂粮和粗茶淡饭,能通便畅气。我们还是不要把自己养娇贵为好。

  主席对作料也不感兴趣,他不吃大葱、生粉之类,连酱油也不多吃。他说:“还是原汤原味好,这叫‘保持本色’”。主席几乎天天吃娃娃菜,有时也吃苦瓜和臭豆腐。

  “娃娃菜”是主席的“发明”,也是主席给起的名字。这道菜是主席叫杨纯清用萝卜苗和叶柄烧制而成的。农家一般都不吃萝卜苗,因为它味苦、粗糙,附有细细毛刺。主席却很爱吃。他说:“我就是爱吃它的苦味。”并把它推荐上了国宴。那是1960年,毛主席在武昌东湖设国宴招待朝鲜贵宾,上了娃娃菜。主席向外宾介绍:“这道娃娃菜营养价值很高,中国皇帝也吃娃娃菜。萝卜在中药书上有名位,叫‘地阳参’,很补人哩。”

  主席说的“娃娃菜”,中国皇帝也吃,史料无从稽考,却把在场的好多人逗笑了。后来,在湖北的每次国宴,主席总没有忘记上这道“娃娃菜”。


  “豆皮是湖北风味,要保持下去”

  老通城酒楼83岁的“豆皮大王”曾延林师傅接受笔者采访时介绍说,豆皮是湖北江汉平原上的传统食品。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摊好些豆丝,来了客人后,配上腊肉、鸡蛋煮着吃。

  解放前,曾延林和他的师兄、“豆皮大王”高金安,在总结武汉肉丁工艺基础上,创新出三鲜豆皮做法。老通城是1929年开业的老字号,1946年该店老板打出“豆皮大王”的旗号。

  建国后,曾延林师傅的一个最大心愿就是见见毛主席,请他老人家尝尝自己亲手做的豆皮,以表达对新中国人民翻身作主人的感激之情。回忆起1958年4月3日,毛主席到老通城分店吃豆皮的情景,曾延林师傅心潮起伏:“那时我很激动,见他老人家一面不容易,怎么也说不出话来,就祝他老人家健康。”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
·上一篇:毛泽东与周恩来最后一次留影(图)
·下一篇:毛泽东、朱德在延安喝外国咖啡(图)
·特稿:水调歌头.忆毛泽东——纪念毛泽东诞辰121周年红词选
·郭迅:水调歌头.忆毛泽东——纪念毛泽东诞辰121周年红词选
·特稿:水调歌头.忆毛泽东——纪念毛泽东诞辰121周年红词选
·奇才俊杰 举世无双——谨以此纪念毛泽东诞辰121周年
·陈莹峰:奇才俊杰 举世无双——谨以此纪念毛泽东诞辰121周年
·特稿:奇才俊杰 举世无双——谨以此纪念毛泽东诞辰121周年
·青苹果数据中心编辑部:青苹果红色主题活动献礼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组图)
·特稿:青苹果红色主题活动献礼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组图)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书画座谈会在京举行(组图)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书画座谈会在京举行(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黄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特稿: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王小霞: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周秉宜: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一幕悲壮,一个故事(图)
不忘历史教训,铭记烈士功勋——茅山老区革命英烈事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