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鄂边游击队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围绕开展“三抗”、反“清乡”、反“围剿”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在白色恐怖下建立起中共地下党的秘密据点和地下钱庄“和成商号”,为党的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据资料统计,从1940年“和成字号”创办到1949年解放,为党的活动筹集经费不下于10万银元,同时为迎接解放,掩护同志,发展革命骨干等做了大量工作。
1940年冬的一天,礼花绽放,爆竹声声。西沱街党支部按照中共石柱县委的布置,组织谭卓安、秦万多、崔英福、谭学德、彭家杰、彭普昭、彭普庆等人凑了300斤棉花的本钱,在西沱镇上隆重开业,成立了“和成棉庄”。不久又集资金5000元(法币),租用下盐店对面街房作铺房,于1941年3月成立了“和成商号”。经营范围以西沱为中心,逐步扩展至万县和湖北利川、忠路、小河、恩施以及重庆、自贡等地,并在万县设立分号(由彭家杰负责),业务人员由最初的3人增加到11人。1943年春,“和成字号”迁到西沱豪绅、石柱县参议长谭栋安位于平街的门面,生意逐渐兴隆起来,门庭若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成为古镇的一道风景线。
随着业务的发展,同时也为了安置和隐蔽更多的革命同志,1944年2月,“和成字号”在“和成商号”原址又建立了“永成字号”,由共产党员崔英福任经理,经营项目与“和成字号”相同。1944年冬,秦禄廷、王家滋奉中共中央南方局指示,与西沱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之后,西沱党组织在“和成字号”、“永成字号”的基础上,又建立了“翁成字号”。扩大商号经营,为党筹集活动经费。1947年10月,中共石柱县特支建立。同年12月,西沱党支部建立。“和成”、“永成”、“翁成”3个商号在西沱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大力开展党的工作。不久,“和成字号”等商号的革命活动引起了敌人的注意。
1948年2月,为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党组织派秦万鑫、谭学德开展统战工作,争取已卸任的原国民党石柱县长熊福田的支持。在熊福田的帮助下,地下党的3个商号与“同济商号”、“南宾垦殖社”实现联营,取名“同福字号”。作为党的秘密联络站。
“和成字号”创立后,不断发展壮大,不仅扩大了经营范围,为党组织筹集了大量活动经费。早在1938年秋,西沱镇5个保中的一、二、三保保长已由党组织安排党员和革命群众担任,打下了一定的革命基础,建立了两面政权。建立“和成字号”之初,为适应部分同志逐步将工作重心转身经济工作的新情况,1940年冬,中共石柱县委通过赵玉峰的关系,选派彭家杰、黄永清、秦正炳、张大义、李顺洪到石柱县国民兵团受训。1941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张义兴被委任为一保保长,李洪顺被委任为一保副保长,黄永清被委任为二保保长,彭家杰被委任为三保保长。直到抗战结束,这3个保的政权一直掌握在党组织手中,有力地掩护了党的活动,成为名符其实的“地下工作站”。
“和成字号”建立后,党组织团结了一批在地方上有名望、有影响的人士,对“和成字号”进行商业上的支持和政治上的掩护。通过党组织的积极努力,“同济盐店”、“义记商号”、“熊长兴药店”等商号和万县商界人士常信芳等人先后在经营和资金上给“和成字号”以支持。通过入股等方式,使熊福田、谭栋安、潘俊民、杨麟甫、谭肖岩、杨达钦、龙瑞云、向大林等地方士绅加入“和成字号”的经营,在客观上掩护了“和成字号”里面的党组织,并担负了当地党组织的全部经费和上级党组织的部分经费,同时还解决了部分地下党员家属的生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