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说:“志愿军打败了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
美军一个军有坦克430辆,志愿军最初入朝的6个军,一辆坦克也没有。美国空军在朝拥有1100架飞机;志愿军入朝时,别说飞机,连防空武器都极度缺乏。我志愿军扬长避短,以劣胜优,达到了军事指挥艺术和部队素质表现的最高境界。
在海湾战争中,被称为杰作的是从伊科边界向巴士拉迂回作战的“左勾拳”行动。有学者比较,“左勾拳”行动中美军是用装甲部队打伊拉克的溃军,行军速度仍不及当年我志愿军38军第113师在第二次战役中大穿插创下的纪录:113师依靠铁脚板一夜急行军145华里,比敌人早5分钟赶到三所里。并与敌人激战3昼夜,使南逃北援之敌相隔不到1公里,虽有飞机、坦克支援,却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正是依靠这种有我无敌的气概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我志愿军27军全歼美国陆军精锐步兵团——“北极熊团”,创造了一次战斗全歼美军1个多团的范例。如今,“北极熊团”的旗帜静躺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
1953年7月27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不得不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没有取胜的停战条约上签字。
跨越拐点新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大国
1942年底,在取得北非阿拉曼战役胜利后,英国首相丘吉尔有句名言:在阿拉曼之前,我们没有一次胜利;在阿拉曼之后,我们没有一次失败。
抗美援朝战争对于新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历史拐点,“新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大国”。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回忆说,抗美援朝战争前他在欧洲旅行,人们常对华人持歧视态度,可是新中国出兵朝鲜并连获胜利后,西欧海关人员一见华人都肃然起敬。从此,许多漂泊海外的华人毅然回到新中国的怀抱。
西方的习惯观念认为,一个新生的国家只有打败老牌的大国才能具备公认大国的条件。抗美援朝战争,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大国地位的尊严之战,是中华民族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之战。
边打仗边建设,抗美援朝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发轫。到战争后期,步兵基本上换成了苏式装备,改变了“万国牌”武器混用的局面;炮兵、装甲兵等兵种的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空军、海军从无到有,发展迅速。中央军委还抽调了27个野战军轮流到朝鲜参战。
不到1岁的中国空军展翅惊世界,有212名飞行员击落或击伤过敌机。1988年,空军被授予中将以上军衔者32人——其中有13名飞行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共击落击伤敌机53架。
一个民族的精神,经历过一次战火的冶炼,就像沉过水的木、淬过火的钢,必然会在品质上得到重大提升。
抗美援朝战争中,各族儿女团结一致,爱国主义精神空前蓬勃昂扬。广大青年踊跃参军,不少人形容是“百里挑一,比挑媳妇还严”。全国开展了爱国捐献、爱国公约和爱国增产节约运动。在一年时间里,各界群众捐献资金5.56亿元,相当于购买3710架飞机的价款。
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历史惊人地相似。在汶川大地震中,外电评论,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解放军报》2009年8月5日 星期三 10版:国庆特刊·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