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采访了四个月,离开陕北时已感恋恋不舍,觉得自己已成为“赤匪”中的一员。回到北平的寓所,他以满腔热情写下了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几个月后此书在美英出版,马上创造了销售纪录,还传到几十个国家。全世界由此知道了在苦难落后的中国内部,还存在一个朝气蓬勃的红色区域,还有一支刚经过长征的无畏红军。
听说斯诺进入受到严密封锁的陕甘苏区,日本情报机构马上派人来询问,着重探听此行是否经过国民党当局允许,因为这意味着国共关系已发生变化。国民党当局派人询问的重点,则是什么人帮助他进入陕北苏区。斯诺的回答很简单──“我是从蒙古草原自己进去的,如果你们愿意也可以试一试”。
不久斯诺的妻子也来到陕北
斯诺秘密离开陕北苏区去西安时,红军三大主力实现会师结束了长征。他没有采访到这一伟大事件,也未能见到朱德等领导人,回北平后深感遗憾。斯诺当时的妻子海伦(后改名尼姆·韦尔斯)提出想去陕北采访,得到丈夫的赞同。海伦到达西安后,同中共组织秘密接上了关系,终于到达了延安。
得知海伦到达,毛泽东和朱德马上会见了她,随后又进行了几次长谈,首次向外国记者系统介绍了红军十年的奋斗历史。海伦第一次体验到“大家同吃一个碗里菜,一年到头友好得像一家人”的同志式生活,感到非常兴奋。她换上红军服装,采访了几十名将领,又着重了解了参加过长征的女同志的情况。她拍下的一些照片和采访到的情况,补充到《红星照耀中国》之中。
书的力量: 罗斯福想接触中共 白求恩毅然来中国
陕北的生活对这位美国女人来说是很艰苦的,海伦因饮食住宿不适应和患痢疾,在四个月里体重减轻了10公斤,虽然虚弱不堪但仍坚持了下来。1937年9月她离开陕北,随后又根据自己的采访写下了《续西行漫记》一书。她本人后来也感叹,这部书语言平淡。该书未能引起太大的轰动,却仍是后人的重要参考资料。
美国总统罗斯福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后,从长远战略利益考虑,开始产生与中共接触的念头。斯诺夫妇回国时,罗斯福还专门请他们到白宫长谈,详细询问了中国的情况。加拿大共产党员、外科医生白求恩读到这本书后,对毛泽东和红军长征充满了敬佩感,不久便不顾一切危险来华支援中国的革命事业。
《红星照耀中国》用英文写作和出版后,随即被国内进步人士翻译成中文。为了便于在国民党统治区发行,此书改用中性书名《西行漫记》,不少书商还用了假封皮。
点评:一人入陕北 世界知红军
斯诺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看到了经过长征的红军后,终于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所在。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斯诺是进入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他用西方人的笔法写作,自称是在做“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其作品更易于被接受。那些对国民党长期的歪曲宣传感到厌恶的西方媒体,出于好奇也大量出版了斯诺的真实报道,使得红军的事迹得以在国内外广泛传播。
其实,斯诺在书中的政治观点很鲜明,《红星照耀中国》这一书名也说明了他对未来中国前途的估计。《西行漫记》畅销的本身,也显示出红军长征对当时人们的巨大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