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重解长征之谜32:茫茫草地 红军靠什么撑过七天?
2009-05-12 11:16:35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徐焰 马祥林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老红军们说:“没过草地路,难知长征苦!”民谣则说:“自古到今朝,看到有鸟儿进去了,还没有见风儿送出一片羽毛。”

  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在回忆录中叙述:红军过草地牺牲最大,这七个昼夜是长征中最艰难的日子。走出草地后“我觉得是从死亡的世界回到了人间”。

  红军长征有四大难事:“打、走、吃、穿”。“走、吃、穿”的问题在穿越草地时体现得最为突出,这不仅是战士个人以生命与自然搏斗,更是人类群体对大自然生存极限的挑战,也是红军向自己命运的挑战。

   草地先遣队 损失惨重被迫返回

  1935年6月,中央红军翻越大雪山与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面临的情况却很严峻:西面是荒无人烟的青藏高原,北面是一望无垠的草地;蒋介石害怕红军会东出四川,以几十万大军严阵以待。

  红军若要北出陕、甘,或要穿越草地,或走松潘古道。在中共中央同张国焘为北上还是南下争执不下时,蒋介石已命嫡系将领胡宗南率第一军抢先控制了松潘,并且在城北的漳腊修建了飞机场,专等红军送上门来。

  中央考虑,不如出其不意,从草地中闯出一条生路。

  7月间,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六团和第五团三营便作为过草地的先遣队,由康猫寺出发,探查经由草地北上的途径。该部路上找不到粮食,又遭反动藏族土司的2000多名骑兵拦截,六团向总部发出求粮急电,称“因为粮秣已绝,茹草饮雪,无法充饥,饿死冻死者触目皆是”。因损失惨重,这支部队的剩余人员被迫返回。

  每人只有几斤粮食 毛泽东让出晚饭

  长征中一向为中央红军打先锋的红四团,接着为过草地开路。临行前,毛泽东向团政委杨成武布置任务,突然发现他还没有吃饭,便把自己的晚饭——六个鸡蛋大小的青稞面馒头交给了饥肠辘辘的杨成武。杨成武说,当时每人只有固定的一份口粮,他不忍心吃主席的饭,却又无法推辞,便只吃了两个小馒头。

  吸取了第一批探路部队的教训,红军对过草地的准备工作提出很多具体要求,强调每人带足15天的粮食,收集土布、羊毛等,做到每人有皮衣、每连有帐篷。然而红军两大主力会师后人数达到10万,所控制的地区不到3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0万。10万人要带足15天的粮食,按最低的糊口标准也需要150万斤。在人烟稀少、农作物产量不高的高寒藏区筹集到这么多粮食谈何容易?况且红军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已消耗了上百万斤粮食。经过一个月左右的紧张筹粮,红军各部队中粮食最多者只能每人携带8至10斤,多数单位每人能带5至6斤,最少的只有三四斤。因粮食不足,红军只好向藏民请教,辨认无毒、可食的野菜,并宰杀马匹、牦牛做成肉干。衣被等物资的筹集也远没有达到要求。

  在草地经常会遇到反动土司的骑兵,红军又缺乏打骑兵的经验。中革军委于8月上旬专门发出《关于对敌人骑兵战斗的指示》,加强了打骑兵的战术训练。

   一过草地走七天 艰苦如同炼狱行

  1935年8月中旬,红军分成左、右两路军,分别从卓克基和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计划到巴西一带会合,继续北上。

  草地面积约1.52万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这个区域在历史上一直为松潘县管辖,因此称为松潘草地。

  8月18日,在右路军担任参谋长的叶剑英率领先头部队3个团,从毛儿盖北面的洞亚卡至梁加卡进入草地。8月21日,右路军主力队伍陆续开拔,队伍分成两路,一路由林彪率红一军先行,彭德怀率红三军殿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和中共中央机关在这一路队伍中;另一路是红四方面军的四军、三十军,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在这一队伍中。

  草地是高原湿地的俗称,为泥质沼泽,植被主要是藏嵩草、乌拉苔草、海韭菜等,形成草甸。夏季像鲜花编织成的魔毯,一望无际,色彩斑斓。入秋后,无边野花开始迅速凋谢。在表面迷人的景色之下,草地却处处弥漫着浓浓杀机。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齐膝,深处没顶。这里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是没有人烟村寨、没有道路的灰绿色海洋,东西南北茫茫无垠,不知何处是尽头。人和骡马在草地上行走,须脚踏草丛根部,从一个草甸跨到另一个草甸跳跃前进;或者拄着棍子探深浅,几个人搀扶着走。一天走下来,人们精疲力竭,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直至没顶。

  红军过草地时正值秋天,又是雨季,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成了漫漫泽国,遍地的积水散发出一股腐臭的气味。草地上野草茂盛,笼罩着阴森迷蒙的浓雾,难辨方向,只有在太阳偶尔露出云层时才能纠正行军路径。在沼泽中行走,破了皮的腿脚泡过后很快会出现红肿甚至溃烂,还常有小拇指粗的蚂蟥叮咬。草甸上河沟纵横,水寒刺骨,几乎每过一条河,都有身体虚弱的战士倒下。

   互相帮助战士友情重 丢失伤员科长被枪毙

  软绵绵的草地下常隐藏着泥潭,一个人陷进去后,援救者如用力不当,也会被拖入泥沼,同归于尽,为救同伴而牺牲者屡见不鲜。草地中没有人家,只有选择较干地面露营,夜间战士们就坐在背包上,背靠着背相互取暖。一条破烂不堪的毯子或油布都是奢侈品,大家在严寒中互相你推我让,往往是盖在伤病员或年老体弱者身上。

  过草地时,红军指战员宁愿自己吃野菜、草根和树皮,把仅有的一点干粮都让给伤员和体弱者。部队筹到的粮食有多有少,筹粮多的就要匀些出来给筹粮少的。每天开饭时,以连为单位围成一个圈子,由指导员发放小半茶缸青稞作为一天的口粮。每人带的那袋粮食属于集体的,没有命令谁也无权动用一粒。有的战士饿得昏了过去,也不肯动用自己身上的粮食。红军的高层领导也是如此。

  身患重病的周恩来随三军团过草地,他连续发高烧,五六天没吃东西。彭德怀命人组织担架队,宁可把装备丢掉一些,也要把周恩来抬出草地。干部团团长陈赓自告奋勇当担架队队长,兵站部长(相当于后勤部长)杨立三见人手不够,也加入担架队,结果走过草地便累得病倒。杨立三于1954年去世,身为共和国总理的周恩来亲自给他抬棺送葬,以示不忘在草地抬担架相救的革命友情。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重解长征之谜31:敌机脚下飞 红军怀揣什么“救命果”?
·下一篇:三任总书记在“周家”——周恩来故居二三事
·校彦利、刘瑜晴: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阳师范学院“践行荣辱观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阳师范学院“践行荣辱观,重走长征
·讴歌红军母亲——纪念长征80周年(组图)
·何丽:讴歌红军母亲——纪念长征80周年(组图)
·特稿:讴歌红军母亲——纪念长征80周年(组图)
·特稿:继承红军传统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培育红色后代——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
·继承红军传统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培育红色后代——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
·何丽、红小鬼:继承红军传统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培育红色后代——纪念红军长征
·特稿:继承红军传统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培育红色后代——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
·余圆亚、刘令洁、刘瑜晴:追忆往昔,河南大学生重走长征之路诵党歌——记洛阳师范学院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李中权同志生平(图)
瞻仰先烈事迹,缅怀红色经典——安师大江淮社工“向
细雨传递雷锋情 青春托起中国梦——雷锋导游团队赴王
校彦利、刘瑜晴: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
刘姣: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特稿: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