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湘江河畔渡口的红军防御阵地,成了一个巨大的“绞肉机”。双方的兵力被不断投入,然后被不断消耗,再不断投入,再不断被消耗。这种战术对于兵力和武器处于劣势的红军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在渡口南面,红三军团抗击回头北上的桂系两个军,战况尤为惨烈。五师师长李天佑看着部队伤亡过半,一面严令坚守,一面催促机关人员“走快点”。
在湘江渡口北面,红一、九军团主要抗击湘军进攻。第三师的团、营干部大部分牺牲或负伤,四师在一天之内竟有两位团长阵亡。
担任全军后卫的红五军团与中央军追兵日夜激战,到达湘江边时渡口已被敌控制,军团部和第十三师只得另寻渡河点涉水而过。随红五军团担任后卫的刘伯承最后渡江时,看到路边倒下的大批红军遗体,四处散落的机器、装备,满江漂流的文件和苏维埃币,不禁长叹。
红三十四师和红六师第十八团被截断在湘江东岸,战至最后大部牺牲。
红五军团的三十四师是后卫中的后卫,在师长陈树湘的率领下,在湘江以东阻击追兵,全师6000余人仅剩300余人,与主力红军失去了联系。陈树湘负伤被俘,敌人为他医治并准备诱降时,他拒食拒医,并用手从腹部伤口处挖出自己的肠子,用力扯断而壮烈牺牲,年仅29岁。
点评:红军不死 转折契机
湘江之战战斗之烈,牺牲之惨,是红军史上从未有过的。但是红军没有失败,蒋介石消灭红军的战役目标并没有达成,红军还是突破了他最重要的一条封锁线,折向湘桂边界的越城岭(老山界)山区。对此,蒋介石叹道“无异纵虎归山,数年努力,功败垂成!”
血的教训使红军对“左”的错误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为人谦和的周恩来,也坚决反对洋顾问李德再来指挥红军。这就为随后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
(摘自:徐焰 马祥林《重解长征之谜》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