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造时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门,故命名承天门。明朝天顺年即1457年7月,承天门遭火灾,城楼焚毁。1465年明宪宗派工部尚书自圭重修承天门,由牌坊式改建成宫殿式,基本上有了现在天安门的规模。1644年,承天门又毁于兵火。第二年再次重修承天门,6年后竣工,从此正式改名为天安门。
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具有550多年历史的天安门城楼,由于长期失修,建筑结构已严重坏损变形,并且,主体开始渐渐下沉。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虽经多次维修加固,但未能彻底解决问题。1966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了6到7.5级强烈地震,致使天安门城楼损坏变形更为加剧。1969年底国务院决定:彻底拆除旧天安门城楼,在原址按原规格和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一座新的天安门。
天安门城楼结构复杂,工艺难度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组成了由总参、北京卫戍区、北京市革命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天安门城楼重建领导小组”。被指定承担这项任务的是北京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现北京建工集团五建公司)。
北京第五建筑工程公司选派了一批根红苗正、政治可靠、技术过硬的精兵强将,其中大部分为党、团员,他们按部队编制,组成了木工连、瓦工连、彩油连、架子工连和混合连5个施工队,当时的八级木工姚来泉就是木工连的组长。以下都是姚师傅的回忆。
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高32米,要将这么大的建筑物整个罩起来,难度可想而知。如果用钢管搭架,需一个月。架子工人用杉篙绑在一起,层层连接,用苇席搭起天棚,除留出送料的循环马道外,整个城楼被包裹得严严实实,丝毫不露。搭起这个堪称世界之最的“天棚”,仅用了8天时间,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工人们又在中山公园内临时建起一座锅炉房,上下水管道直通城楼,苇席四周铺设了几层取暖的管子,尽管时值隆冬,棚里仍然温暖如春。
为严守秘密,不仅北京市市民不知道,就是近在咫尺的中山公园的工作人员也不知被苇席围起的天安门里在干什么。所有参加重建的人员更要严守秘密,不准和任何人说,甚至家人,这是政治任务。
天安门城楼除底座是砖混结构外,整个城楼为木结构。姚师傅带着两个人登着杉篙绑起的梯子,爬到天安门最高的脊瓦处。按指挥部命令,他要找出正中的脊瓦,至于干什么,不知道。他让两个工人分别从东西两侧往中间数脊瓦数,他则站在大约中间的位置,当两人各数到43块时,还剩5块。于是他在中央脊瓦作了记号,接着向指挥部作了汇报。
指挥部领导、专家、公安及警卫人员立即登上楼顶。中间黄色的琉璃脊瓦厚60厘米、宽80厘米,两个人根本抬不动。姚师傅用撬棍连撬带砸,瓦碎了,露出一个30厘米见方的木盒,上面清晰地显露出一对精美的二龙戏珠雕刻图案。领导示意姚打开。姚师傅用撬棍轻轻一戳,木盒松动了。
姚师傅伸出手,从中拿出一块“铜疙瘩”。尽管光泽不那么亮了,但却实实在在是个金元宝。接着他又摸出块拇指大的红宝石。再有的就是一粒粒像红铅笔头似的东西,手指一捻,变成朱红色粉状物,是朱砂。此外还有五彩粮:黄豆、高粱、黑豆、谷子和玉米,当然有的已分辨不清了。
这个金丝楠木盒里的所有东西后来都全部上交了国库。
天安门城楼有60多根柱子,最粗的直径1.2米,最小的也有0.6米,每根12米长,重7吨以上。当时曾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找到了质地较好甚至更大的原木,但因运输出现问题而改从加蓬和北婆罗洲进口。进口的木材颜色为红或黄,质坚,遇火只冒轻烟而不燃烧。干了多年木工的姚来泉说,他从没见过这么好的木材。
按照国务院“建筑材料全部更新”的要求,木构件由北京光华木材厂加工。新做的全部木柱和木梁均用整体木材,所有木构件都做了防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