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吉林省集安鸭绿江铁路桥。抗美援朝期间,有42万大军和17.2万随军担架队员、近15万车皮的物资由此进入朝鲜,仅从此桥运送回国的伤员就有18.2万人。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7月7日,党中央命令: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所属38、39、40军并3个炮兵师,务必于7月15日开始向东北开进,编入刚组建的东北边防军序列。调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任第13兵团司令员。此时的邓华刚刚结束海南岛登陆战役不久,即带领第13兵团部(原为第15兵团部,中央军委已命令将第13兵团和第15兵团番号和兵团部对调)。从广州乘火车赴东北。
而第38、39军正在河南进行营房建设,已复员了一些人,还有的干部、战士正准备回家结婚。他们接到军委命令后迅速边从分散在300多公里的各驻地集中,边乘车赴东北,当时,只是说执行命令,干什么去都没讲;第40军是打完海南岛战役后,按原计划进驻河南北上的火车上接到的命令,经河南没有下车就直接开到东北,下级干部、战士以为是调回东北老家呢。
各部队8月初,在辽宁、吉林二省鸭绿江边集结后,才向战士讲明是准备出国入朝作战。东北局和东北军区后勤部尽全力解决了部队出国作战前的各种装备、器材、车辆和吃、穿、用等所需物资。
不久,中央军委调洪学智任第13兵团副司令员、解方任参谋长,他们到任后马上着手研究入朝作战的实施方案。
当时,中、朝二国在鸭绿江上有安东(今辽宁丹东)、长甸河口、辑安(今吉林集安)3座铁路桥,为力争在2至3个晚上,将25万大军渡过鸭绿江,还不能让美军发现,工兵团每天入夜后,在长甸河口和辑安反复进行架设和拆除浮桥的演练;同时,在大桥上钉上枕木,方便人马和车辆通过;经中央军委同意,部队一律摘下军服上的红五星帽徽和胸章,穿着不带有我军任何标记的服装入朝;规定入朝后,各部队电台一律保持沉默,但要注意接收兵团部电讯信号;编制密语通话本,供电台和无线电使用;紧急从东北各地挑选一批朝鲜族高中学生和干部到各部队做翻译;各部队派出先遣队过江熟悉、勘察兵团指定的隐蔽集结区域、道路等情况。
10月4日,时任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彭德怀正在西安主持会议,突然接到毛泽东的紧急命令,马上到机场乘专机飞赴北京。
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当天,彭德怀飞赴沈阳,第二天,即同兵团部及各军的主要领导人见面,他要求各部队要在15日之前,完成最后的准备工作,随时准备过江。他谦和地说:“你们这几个军都是四野的主力,解放战争时期,我没指挥过你们,这次入朝作战不一定指挥得好。”而各位军长却一致说:“彭总,我们这些部队都是您带出来的,我们个人也是在您的培养指挥下成长起来的,现在由您指挥,我们更有信心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打败美国侵略者!”
至10月18日,志愿军各部队已秘密集结在鸭绿江大桥附近,做好了渡江的一切准备。晚21时,兵团部接到毛泽东“第13兵团于19日晚开始入朝作战”的电令。
1950年10月19日午后,彭德怀仅带一名参谋、两名警卫员和一部电台,乘车由安东铁路桥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开始指挥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黄昏后,邓华、洪学智率第39、40军及炮兵第1师从安东;解方率兵团部随第39军117师、炮兵第2师和高炮团从长甸河口;第38、42军和炮兵第8师从辑安跨过鸭绿江。由于各部队在渡江前进行了充分准备和反复演练,过江后,每日拂晓前进入茂密的松树林中隐蔽,晚间运动。拥有现代化侦察装备的美军竟没有发现我25万大军已安然过江。
同一天,平壤失陷,美军与南朝鲜军分东、西两线向中朝边境逼进。各部队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