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2025年3月30日 星期天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历史上九对拥有兄弟关系的著名共产党人
2015-08-24 21:41:2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杨尚昆(1907—1998),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杨闇公的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回国后在上海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等职。1933年到瑞金,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三军团政委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1945年后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等职。建国后,长期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副秘书长、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在“文革”中受到冲击被监禁达12年之久。1988年4月在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是中共六届中央候补委员,是中共第八届、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98年9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杨白冰(1920—),杨闇公、杨尚昆的弟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至1939年在延安陕北公学和延安抗大学习。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组织部干事、八路军一二九师延安留守处政治协理员、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第二野战军后勤部组织部副部长。1950年起任西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组织部长、解放军第二政治干部学校政治部副主任、成都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87年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88年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委员。1989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同月在中共第十三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92年10月当选为中共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是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十五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方志敏与方志纯

    方志敏(1899—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西省弋阳县人。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后被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时年36岁。

    方志纯(1905-1993),方志敏的堂弟。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中共弋阳支部书记,参与领导了全县工农运动。1928年参加弋横起义。1931年任赣东北亦色警卫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3年1月随红十军转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红一方面军红十一军第三十一师政治委员、中共黎川中心县委书记兼黎川军分区司令员与政治委员、闽赣省中共均口特区委书记兼均口军分区司令员。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任闽浙赣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任中共支部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社会部第二室主任,中央卫戍司令部参谋长,中共江西省委常务委员兼省政府副主席等职。建国后,历任江西省副主席兼政法委员会主任、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兼江西省副省长,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处书记、江西省省长,江西省政协主席等职。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在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纪委委员。在中共十二大上被选为中顾委委员。1993年病逝。

沈雁冰和弟弟沈泽民

    沈雁冰(1896—1981),著名作家。原名沈德鸿,常用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人。1913年入北京大学读书。1916年北京大学预科读毕后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曾主编《小说月报》。1928年夏离开上海到日本,同中国共产党失去组织关系。1930年沈雁冰从日本回国,同鲁迅一起参加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担任领导工作。1932年完成长篇小说《子夜》。抗日战争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长篇小说《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等。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筹备第一次全国文代大会,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建国后,任第一任文化部部长,曾主编《人民文学》等刊物。1981年3月27日在北京病逝。中共中央根据他的请求和一生的革命功绩,在他逝世后恢复了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

    沈泽民(1902—1933),沈雁冰的弟弟。原名沈德济。五四运动后参加少年中国学会,编辑《少年世界》月刊。1920年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习。1921年回国,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50名党员之一。1922年1月沈泽民出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团中央委员,参与了团中央领导工作。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1926年春,沈泽民、张琴秋夫妇受党派遣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4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担任大会翻译工作。1930年10月回到上海。1931年初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委员,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1931年3月,沈泽民受党中央的派遣,与夫人张琴秋秘密进入鄂豫皖根据地,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委、中共鄂豫皖省委书记。1933年11月20日,沈泽民因病在湖北黄安县天台山芦花冲逝世,时年31岁。

张国焘

    张国焘(1897—1979),江西萍乡人。1920年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曾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在根据地推行“左”倾冒险主义,利用“肃反”诬陷杀害了许多革命干部。后擅自放弃鄂豫皖、川陕苏区。1935年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今小金)会师后,任红军总政委。长征途中,张国焘反对中央关于红军北上的决定,另立中央,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延安会议,批判了他的分裂主义和军阀主义错误,但他拒不悔改,并于1938年4月逃往武汉,投靠国民党特务集团。1979年12月3日病逝于多伦多老人病院。

    张国庶(1905—1930),张国焘的弟弟。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由中共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攻读政治。1929年冬回国任中共中央巡视员,到上海各区巡视工作。同年3月,赴九江重建中共江西省委,任省委书记,1930年5月29日,中共江西省委、共青团江西省委及其交通机关和中共九江中心县委及其所属支部等全部被破坏,张国庶等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40余人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被捕后,当时国民党南昌警备司令张辉瓒亲自派员审讯。张国庶受尽酷刑后于7月5日被绞杀,尸体被抛入赣江,时年仅25岁。

    惠浴宇和周惠

    惠浴宇(1909—1989),曾用名惠美琬,江苏灌南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秋去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次年9月被捕入狱,在敌人长达7年的残酷折磨面前,始终坚贞不屈。出狱后奔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起任新四军江南挺进纵队大队指导员、中共苏中工委书记、苏北临时特委书记、苏北特委副书记、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警卫团政委、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三纵七团政委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惠浴宇先后任苏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华中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十一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二十九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建国后,先后任中共苏州市委书记,南通市委书记、市长,省委书记处书记、省长,华东局常委等职。是中共八大代表,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文革”期间,遭受残酷迫害,蒙冤达10年之久。平反后,惠浴宇先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小组组长、江苏省委常委、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主席、省委书记等职,1980年重新担任江苏省省长,是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和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9年病逝。

    周惠(1918—2004),原名惠珏。惠浴宇之弟。1937年参加革命后,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捕,也为了不连累家里人,他改随母亲的周姓,名惠。1938年去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起任中央北方局群委秘书、偏城县工作团团长、中共夏津地委书记、湖南省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兼中共益阳地委书记等职。1952年起先后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书记处书记和省委常务副书记等职。在庐山会议上,周惠和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坚定地站在彭德怀一边,被批为“彭黄张周周”。一贯主张“缩小打击面,扩大教育面”的毛泽东,抓起笔在文件上把第二个“周”勾掉了。毛泽东的挥笔一勾,将周惠勾出了“反党集团”,但周惠并没有因此被勾掉自己政治上的磨难,从1959年到1977年,将近二十年的寂寞陪伴着这位坚持真理的共产党人。后来陈云在和周惠谈话时曾说:“我们都是十年,你是二十年,不容易呀!”1977年,周惠任交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78年,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第二书记兼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同年担任第一书记。1987年,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顾委委员。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2004年11月18日周惠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王宏坤(右一)和堂兄王树声

    王树声(1905—1974),原名王宏信,湖北麻城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与领导麻城暴动和黄麻起义。1928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师分队长、大队党代表,红一军第一师支队长、团长,红四军第十一师副师长兼三十三团团长,第十一师师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第三十一军军长,西路军副总指挥,红九军军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兼晋冀豫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1944年10月任河南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鄂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鄂豫军区司令员等职。建国后,任湖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湖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二政治委员等职,为加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特别是武器装备建设和军事科研事业做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十届中央委员。1974年1月7日病逝于北京。

    王宏坤(1909—1993),原名王宏春。王树声的堂弟。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红十一军排长,三十团团长,第十师师长,第四军军长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旅长。1942年12月任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初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兼第六纵队司令员。1947年9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同年12月兼任桐柏军区司令员,后任第四野战军五十八军军长。1949年5月任湖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50年5月任海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6年3月任海军第二政委。是中共第九、第十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文革”中犯有严重错误。1984年4月6日,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给予王宏坤同志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1988年7月15日,经中央军委和海军党委批准,授予王宏坤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3年王宏坤病逝。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贺炳炎让日军谈虎色变
·下一篇:聂荣臻元帅战地救助日本小姑娘美穗子
·朱佳木:陈云家风——共产党人家风的典范
·树立中国信仰必须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组图)
·特稿:树立中国信仰必须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组图)
·树立中国信仰必须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组图)
·树立中国信仰必须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组图)
·江山、敏峰、学叶:树立中国信仰必须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组图
·特稿:树立中国信仰必须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组图)
·李大钊同志永远是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姚老庚:李大钊同志永远是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特稿:李大钊同志永远是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佟麟阁:若不身先士卒,可挖我双目割我双耳
张云逸:戎马一生 居功至伟
项英:给女儿的爱只有十二天
娃娃情报员
《二月里来》:淳朴的军民齐心抗战赞歌
坚韧的后方:一切为了前线
聂荣臻元帅战地救助日本小姑娘美穗子
中共“36位军事家”中有11位为革命壮烈牺牲(组图)
缅怀李先念:毛泽东称赞为“不下马的将军” 曾长期分
万里与毛泽东等历任中共中央领导人珍贵合影(组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东北七旬土匪座山雕有多厉害?(组图)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语录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