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1932年中共徐海蚌地区特委组织的武装暴动规模比较大的有4月12日周斌、吴鸿基(吴明新)领导的曲马暴动,7月26日南宿州反烟捐斗争,8月13日铜山薛湖暴动,8月14日铜山白湾暴动,8月13日萧县张庄寨、洪河集暴动,8月6日永城火神庙暴动,8月10日宿县古饶集暴动,9月2日铜山褚兰区眉山暴动等,东海一带有贯庄暴动、鲁兰暴动等,长淮一带有寿县瓦埠暴动,颍上黄家坝暴动,定远吴圩暴动,灵璧大山暴动,盱眙西高庙暴动等。
这一时期中共徐海蚌地区特委在皖东北睢邳铜灵边界地区创建起来了第一支曲头、马浅、风山农民革命武装,建立了边界九顶山区红色革命根据地,而且各地暴动队伍、各路豪杰好汉正向这里靠拢聚集。他们纷纷高举“红十五军“这面大旗,看上去却似一簇簇生动飞扬的火焰。
在徐海蚌地区此起彼伏的革命风暴中,饥寒交迫的农、工、知识分子和挺身而出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开打出“红十五军”的旗帜,手拿梭标长矛,举起斧头大刀,肩扛猎枪土炮,高呼“打倒地主豪绅!”“打倒吃人的野兽蒋介石!”“红军打天下,穷人坐天下。”“抗日红军万岁!”等革命口号,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恶势力。他们杀贪官除污吏,开仓分粮,焚烧田约地契,沉重打击了豪绅地主阶级的嚣张气焰,大大动摇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基础。强大的暴动声势一时震动了整个徐海蚌地区,波及到苏鲁豫皖四省边区20余县的广大范围。
一时徐海蚌地区“满城风雨、议论纷纷”,都在传说农民暴了动,共产党人来了,红军来了,连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徐州报纸也用大号铅字印着“民变”,“民变”!大小反动统治者昼夜处于极度的震动和惊恐之中。
(八)
徐海蚌地区虽未完整地组建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但风起云涌的农民革命武装暴动,已使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反动势力十分惊慌,调遣大批兵力和地方反动民团武装围追堵截。同时国民党反动当局也改变了策略,用特务组织和自首政策双管齐下对中共徐海蚌地区特委的各级组织实行进一步的破坏;对暴动领导成员和骨干分子,国民党江苏省反动政府和地方反动当局悬赏通缉,并实行屠杀政策。
白色恐怖并没有吓倒徐海蚌地区共产党人,特委军委继续组织兵变,做兵士策反工作,继续领导、组织和发动更大规模的农工革命武装暴动,组建红军队伍。
1933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军委和江苏省委联合召开了专题会议。会上中央和省军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了刘瑞龙、阮啸仙等同志在徐海蚌地区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并肯定了中共徐海蚌地区特委军委所组织的一波又一波农民武装暴动及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与巨大作用,共同认为武装暴动唤起了民众抗击日寇,播下了革命的种子,谱写了农民革命的悲壮浩歌。各地暴动虽然遭受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却充分显示了江苏的农民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共产党人为着人民的利益勇于抛头颅洒热血的献身精神。由此深刻地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激励着千千万万的革命者继续不断地向反动统治者进行斗争,成为革命的后来人,从而推动着徐海蚌广大地区的革命力量不断向前发展。
至1933年秋冬之际,徐海蚌地区因此就义的就达百人,被捕上千人。其中以陈履真、朱务平、周斌、孙达之、冯菊芬、李桂五、徐德文、李英、唐志远、曹鼎、程东方、戴国兴等革命先烈为代表,他们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革命事迹和献身精神可歌可泣。
正如当年领导徐海蚌地区革命暴动、为创建“红十五军”呕心沥血的刘瑞龙同志所评价的:由于缺乏战斗经验,加之敌我力量悬殊过大,各地暴动虽遭镇压,却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支援了鄂豫皖苏区红军的反“围剿”斗争,为快要到来的伟大的抗日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做了充分的组织准备。
徐海蚌地区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