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甫”舰原为英国“亨特级”护航驱逐舰,是一艘英国政府“租借”给国民党海军的护航驱逐舰,租期五年,蒋介石以在孟良崮战役中被击毙的张灵甫的名字命名,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桂永清将其作为座舰。
为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广泛开展高树勋运动的号召,中共上海局策反委员会对两舰工作同步秘密进行。林城、陈志远对“灵甫”号的军官和士兵进行了策动起义工作,在舰上先后发展了防潜中士尚镭和上尉防潜官兼枪炮官陈克及上尉航海官何鹤年,革命力量基本上能掌握全舰。此后尚镭在“灵甫”号上先后发展了高冲天、柏铭、黄杰、马光祯、江文炳、廖景圣、高光祚(后来改名高光)、王维、高炳琦等9人,组成“军舰起义核心小组”。
对起义后开往的目的地,尚镭、高光等人考虑有四处:连云港、烟台、葫芦岛、安东(今丹东)。具体行动设想是:等“灵甫”舰驶出吴淞口后,尚镭、高光立即持枪登上舰桥,迫使舰长郑天杰改变方向,向北转开向四个目的地之一;在“灵甫”舰改变方向后,起义人员立即向全体舰员宣布起义,要求全体舰员绝对服从起义委员会的命令;尚镭、高光在舰桥上指挥控制,并照顾舵房。
关于对军官的处置,准备暂时先关押在厕所里,由黄杰和江文炳负责看管,然后根据航行需要及每人表现逐个放出,对顽固者一直关押到解放区;柏铭和廖景圣分别到前后舱掌握舰员活动;马光祯负责掌握电源及机舱,并兼管无线电室,不准往外发报;如果没有敌舰跟踪,高冲天锁上弹药库,在甲板上巡逻;万一起义失败,由高冲天爆炸弹药库。
1949年3月20日,陈克获得一个重要情报:海军总司令桂永清已下令,“灵甫”舰必须在三五天内完成大修任务,判断可能近期有出航任务,他马上向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的代表林城、陈志远做了汇报。
3月23日傍晚,林城紧急约陈志远等来到陈克家开会。林城对陈克说:“你们可以在这次‘灵甫’舰南下航行中发动起义,将舰艇开往北方解放区港口。”
但陈克强调:“灵甫”舰在这次航行中会有火力强大的英国驱逐舰随航,如果举行起义,势必发生激烈战斗。“灵甫”舰此次南下,在航行中起义条件并不成熟。
经过激烈争论,林城说:“‘灵甫’舰这次出航,一定要争取起义,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等到广州后再说。”
3月24日11时,“灵甫”舰离开上海码头起航驶向广州,英海军驱逐舰随后航行。在南下航行途中,虽然尚镭坚持按照原计划行动,但陈克和多数人认为时机尚不成熟,因此没有发动起义。
3月28日下午,“灵甫”号在到广州之后,被软禁在沙面英国领事馆眼皮底下的白鹅潭。其间,尚镭等人加紧进行起义准备工作,并大力巩固和发展士兵参加组织。
4月15日,舰长郑天杰传达了“灵甫“舰准备护送第四军区(原广州第四基地司令部)司令杨元忠前往海南岛巡视的命令,要求做好出航准备。陈克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尚镭。
尚镭马上在广州体育场召集士兵起义核心小组会议。在会上,尚镭谈到这次航行机会难得,认为应该利用这次出航机会发动起义,将“灵甫”舰开往北方。陈克表示同意尚镭的意见,为保证万无一失,还专门向王民彝了解“灵甫”舰存油情况;又找到何鹤年,请他为起义准备好前往祖国北方的航线图。
4月21日上午,“灵甫”舰被告知先开往香港加油加水,然后再返回虎门接杨元忠去海南岛。谁知“灵甫”舰一到达香港,港英当局马上派出两艘拖轮和引水员将“灵甫”舰拖到一个较偏僻的码头停泊,既不加油,也不加水。紧接着,舰长郑天杰宣布:英国宣布将“灵甫”号提前收回!
“灵甫”舰武装起义计划完全被打乱。尚镭提出要组织“灵甫”舰起义官兵去北方,陈克表示支持,并提出尽可能多组织一些人员去解放区。4月25日下午,陈克乘飞机飞回上海找林城、陈志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