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红色精神的初步认识 |
2006-04-21 16:56:13 |
来源:红色旅游网 |
作者:聂晓民 |
浏览次数: |
|
|
|
|
:“坚定信念”。历史地看,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长征精神最显著的特点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最显著的特点是艰苦奋斗,这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疑是井冈山时期和长中表现出来的特别能吃苦的革命精神发展而来的。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同时也是自尊、自立、自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西柏坡精神的主要内容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依靠群众,为民创业和守业。西柏坡精神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凝聚和体现着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永不停顿的建功立业,艰苦奋斗的精神。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是这一精神的主题,其显著特点是“戒骄戒躁”。
总的看来,四大精神的提出简略了具体的时间和过程,抓住了事件的本质。井冈山精神是红色精神的源头,奠定了中国革命精神的基础。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对井冈山精神的弘扬、丰富和发展。这当中,如果说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代表,那么,西柏坡精神则是延安精神的继续发展。它们共同反映了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中国革命史的主旋律和时代主题。建国以后,党领导人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奋进,期间又形成了大庆精神、大寨精、红旗渠精神以及1998年的抗洪精神等等,这些都是红色精神的延续。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系列的红色精神,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已有的红色精神,还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赋予其新内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提炼新的革命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的、时代需要的红色精神鼓舞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完成红色旅游赋予的光荣使命。
红色精神的传播受到党的各级机关的重视。战争年代,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口口相传、报刊、电台等是主要形式,建国以后,报刊、电台、影视、戏剧等多种形式对同一红色精神的传播起到了段时间、大范围、快速度的作用,使得红色精神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鼓舞干部群众的强大精神动力。进入新世纪,网络又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渠道。
三、红色精神种种
全国红色精神有许多种,以下是近年来得到社会各界认同的,主要的有古田会议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98抗洪精神、临沂红嫂精神、嘉兴南湖红船精神、红旗渠精神、129师精神、四川万源精神、重庆红岩精神、杨靖宇精神、刘胡兰精神、抗战谨慎、抗大精神、抗联精神、新四军精神、鲁迅精神、二七精神、百色精神、一二一精神、一二九精神、新疆建设兵团精神、南泥湾精神、王杰精神、白求恩精神、佳木斯精神、西路军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红色精神可以简单的分类为,坚定信念类,如井冈山精神、红岩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类,如长征精神;爱国类,如抗战精神;爱党类,如刘胡兰精神;勤政为民类,如孔繁森精神等等。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各地的红色精神太多了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