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的胡天定,50多岁后艰难转身,倾全家之力,创建洪洞红军八路军纪念馆。从而成为山西个人投资修建纪念馆、搞红色旅游的第一人
洪洞红军八路军纪念馆的创办人胡天定,豪爽、义气、爱交朋友。老胡原是一名税务干部,2006年退居二线。就在这一年,老家洪洞白石的村干部找上门来,希望他帮助家乡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一席长谈后,老胡作出了一个很大的决定:开发温家大院,创建红军八路军纪念馆。因为,从1936年起,先后有红军红一军团部、八路军115师两个旅、八路军随营学校等,在温家大院安营扎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有一些需要记忆的东西,这种记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就如同生物遗传密码一样重要,博物馆、纪念馆就起着这样的作用。为了创建纪念馆,50多岁的胡天定,从一名国家干部迅速艰难"转身",称不上华丽,但对他来讲可谓有生以来最重大、最艰难的选择。如今,几年时间过去了,他和他费尽心力创建起来的洪洞红军八路军纪念馆,已经成为当地一处较有影响的红色景点。"八一"前夕,笔者赶赴洪洞,见到了这位热情如火、雷厉风行打捞红色记忆的胡天定。
天命之年 艰难转身
白石村位于洪洞县城西南的汾河西岸,美丽富饶,物华天宝,传说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工作场地。近现代史上,这里产生过诸多名人,如白石村的温寿泉、杜戌村的王世英、董寿平、赵城村的南汉宸等。
温家大院,是辛亥革命名将、山西副都督温寿泉的故居,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温寿泉早年留学日本,与阎锡山同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生,还一同参加了孙中山组织的反清武装"铁血丈夫团"。回国之后,又一同举行太原起义,推翻清朝在山西的政权。1936年,红军东征时,林彪、聂荣臻率红一军团征战晋南,军团部就驻扎在温家大院。1937年秋冬,八路军115师主力在平型关战役之后,南撤到临汾一带,部队驻扎在白石村周边村落,两个旅部驻扎在了温家大院。不久,八路军总部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率领随营学校也转移到了白石村,把校部设在温家大院。
与此同时,朱德总司令率八路军总部在洪洞苏堡、韩家庄、高公、马牧驻扎了92天,在这期间,朱德等总部首长经常到白石村为随营学校的师生们讲授时事、军事。出于战争特殊情况的考虑,朱总司令时常到随营学校办公,活动时间还同随营学校的师生们一起打篮球。这一时期,白石村可谓风云际会,将星云集,发生过许多载入史册的重大活动。如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在白石村演出过;上海演剧队的贺绿汀在这一带体验生活,创作的抗战经典歌曲《游击队之歌》在随营学校首唱;《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从这里走上了革命道路。
胡天定在白石村生活到14岁,在他的青少年时期,白石村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富有传奇色彩的红色故事就已经渗透到他的血液里了。在纪念馆修复落成典礼上,老胡作了这样的阐释:"也许是这块浸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黄土地的召唤,也许是曾经战斗生活流血牺牲在这里的英烈们冥冥之中的指引,同时也抱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家乡做点贡献的想法,我决意修复温家大院为纪念馆。"
在此之前,老胡在税务部门干得很出色,不仅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还当过省劳模。他一向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上世纪90年代,白石村建小学,他就捐了一万块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他做人做事很有原则,凡事凭心,不图虚名。他曾经资助过4名山区青年学生上大学。有一次,这个山区县教育界组织了一次受助学生与资助人的见面会,邀请他参加,想表彰表彰他,可他却婉言推辞了。事后,有人问他为啥不去?他很平淡地笑了笑,没正面回答。回家之后,他和老伴掏了心窝子里的话:"咱资助那几个孩子,本来就出于咱的真心,并没想着回报,图个什么名。如果去参加,看着能露个脸,可违背了咱最初的想法!"
这就是老胡,一个坦坦荡荡、实实在在的人。也正因为如此,当初,温家大院因撤乡并镇失去乡政府驻扎地的功能后,对于如何开发温家大院,白石村的"村官"很自然地想到了老胡,而老胡也没有让他们失望,他毅然决然地挑起了这副担子,成了白石村这份最值得铭记珍藏的红色记忆的守护者……
其始不易 其作也巨
胡天定属马,据说属马的人热情奔放,从不轻言放弃。在修建纪念馆的两年多时间里,不管遇到多少艰难险阻,他总是勇往直前。
老胡投资搞红色旅游开发,首先遇到的阻力便是家庭内部。无论是老胡的父亲,还是妻子、孩子们一致反对,在大家看来,投那么多的钱,值得不值得?许多朋友也善意地提醒他:"建纪念馆,是政府的事,你有钱,搞什么不成,你搞红色旅游,不但投入多,见效慢,而且风险也大!"但老胡硬是鼓动全家人干了起来。老胡从来就是个说干就干的人,他决定的事,从来没有因为受阻而改变。
从2007年开始,老胡对温家大院进行修缮,接着又无数次地往返北京、太原,在四周乡村奔波,到处征集文物与资料。有一次,他偶尔得知,当年温家大院曾有一块珍贵的寿匾,据说是温寿泉的父亲过六十大寿时孙中山、黄兴等人所赠的。他四处打听,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这块匾居然还让他在几十公里外的一个小山村里找着了,他又跑了几趟才从一个村民手里买回了这块匾。
创业艰难百战多,有一年多的时间,老胡几乎天天守在工地上,吃住也在工地。他的精神打动了周围的人,80多岁的老父亲隔三岔五到工地去看他,为他出谋划策。老伴侯秋玲尽管一边唠叨埋怨,一边又为他排忧解难。比如资金短缺的时候,老胡琢磨着卖掉大儿子结婚的新房先付工程款,可他又觉得对家人没法开口,最后,还是侯秋玲给家人再三做工作,才办成了这件事。到现在,大儿子一家和他们挤在一个家里,他和老伴反倒小心翼翼地,总觉得亏欠了什么。
|